术前适应性训练对高龄髋部骨折术术后的影响

2017-06-05 15:18陈珍珍陈思思郑东月蔡玉洁
浙江实用医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适应度适应性置换术

陈珍珍,陈思思,郑东月,蔡玉洁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温州325000)

术前适应性训练对高龄髋部骨折术术后的影响

陈珍珍,陈思思,郑东月,蔡玉洁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温州325000)

目的 探讨术前适应性训练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的影响。 方法 将8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适应性训练。 结果 观察组术后适应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前适应性训练有助于提高高龄髋部骨折关节置换术后活动适应度,患者对护理较满意,可促进康复。

关节置换;老年;髋部骨折;适应性训练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将人工合成的假体植入人体内,代替患病关节的功能,达到减轻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1]。由于髋关节置换手术复杂、创伤大、出血多,术后需要一定时间休息制动维持关节稳定,导致术后疼痛不适感强烈[2]。术后制动产生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可使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对组织器官功能衰退的老年患者尤为不利。文献报道[3],健康宣教、功能锻炼等方法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术前适应性训练是以术前预见性护理为核心,由专业人员指导、协助患者提前进行机体活动的一种方式[4]。本院自行设计关节置换术术前适应性训练方案,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80例。纳入标准:(1)符合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诊断标准[5];(2)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3)年龄≥60岁;(4)无严重心脑血管重大疾病;意识清楚,无心智及心理障碍,具有一定表达能力;(6)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病理骨折、骨肿瘤者、多发性骨折;(2)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老年痴呆及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4.90±8.63)岁;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3.28±8.18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手术方法等一般资料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和护理,即在入院至出院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关节置换术基本知识、饮食活动、功能锻炼等知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护理上实施术前适应性训练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具体如下:(1)体位适应训练。体位取外展中立位,即屈曲90°,外旋>45°,伸直>15°,两腿间放置梯形软枕;20~30min/次,2次/d;(2)定时翻身训练。护士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即健侧卧位30°~40°,腰背部垫软枕成45°,臀部悬空,患侧肢体在上,患侧大腿和膝关节处垫一软枕,避免髋关节内收、内旋;1次/1~2h;(3)五趾勾放训练。术肢下垫软枕,术肢五趾内勾5秒钟后放松,再换另一脚,交替重复各24次,锻炼术肢脚趾及小腿肌肉,10~30次/组,3~5组/d;(4)脚踝翻转训练。术肢下垫软枕,术肢脚踝顺时针小辐度旋转,再换另脚,交替重复各24次,锻炼术肢小腿及大腿肌肉,10~30次/组,3~5组/d。

1.3 效果评价

1.3.1 活动适应度 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标尺(VAS)[6],自制《髋部骨折患者活动适应度评分表》,标尺从左到右,依次为0~10分,得分越低越适应。0分:无不适应;1~4分:轻微不适,不影响治疗;5~7分:一般不适,能够忍受;8~10分:十分不适,不能忍受,影响治疗过程。于术后24小时进行VAS评估。

1.3.2 护理满意度 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7]评价,包括3个维度,26个条目,按Likert5分量表计分法评分。5分:非常满意;4分:满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1分:非常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术后活动适应度 术前适应性训练后,观察组术后活动适应度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活动适应度比较(n,%)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术前适应性训练提升术后适应度 良好的关节置换术后制动是保障手术效果、促进康复的关键,而长时间制动会对患者术后生理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一直是临床的难题[8]。高龄患者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心智退化,手术不仅带来巨大的生理应激痛苦,术后长时间卧床还会导致压疮,严重影响手术康复效果。文献指出[9-10],术前适应性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机体提前适应术后制动体位,积极调整机体防御功能,提高手术及术后耐受。本文观察组将术前适应性训练融入术前准备中取得良好效果,在生理和心理层面增强了患者手术治疗后的适应度,术后能够正确采取适宜体位、定时翻身、小范围活动关节,达到缓解肌肉僵硬、减轻局部受压,保证了术后良好状态,减轻患者对术后制动过程的不适应感,充分体现护理的人性化原则。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术前适应性训练后,术后活动适应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

3.2 术前适应性训练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采用术前适应性训练使得术前护理具有更强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护理人员及患者对术后长时间制动不良影响的重视及防范,使术前护理有效可行、主动积极,切实起到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100%,对照组仅80%,说明术前适应性训练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髋部骨折的高龄患者由于多种疾病并存、长期卧床所带来的困扰,在全面了解病情的基础上落实术前适应性训练,可加快术后康复,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1] 程春梅,李敏,杨敏,等.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78例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502

[2] 邓玉海,王序全,黄平,等.关节置换治疗5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安全性分析.重庆医学,2013,(26):3115

[3] 李妮妮.综合训练包对股骨头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0):76

[4] 钟伟琼,叶汉良,张丽,等.康复护理单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9):225

[5] 闫凤云,翟付敏,颜会凤,等.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6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1,17(8):59

[6] 冯晓兰,张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原因分析及围术期护理干预.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4):26

[7] 黄颖,李亚丹.超高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围术期的护理.护理研究,2013,27(9):802

[8] 刘建梅,范萌,杨希,等.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与护理干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2):4052

[9] 张泽琼,宁宁,李玲利等.精细化管理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341

[10]李颖川,安一凡,董维华,等.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围术期炎性反应的相关性.上海医学,2011,34(4):249

猜你喜欢
适应度适应性置换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改进的自适应复制、交叉和突变遗传算法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启发式搜索算法进行乐曲编辑的基本原理分析
反肩置换术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基于人群搜索算法的上市公司的Z—Score模型财务预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