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的效果分析

2017-06-08 05:50范鲁华查红群胡春霞
当代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消痞胃病泻心汤

范鲁华,查红群,胡春霞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九江 332000)

--临床研究--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的效果分析

范鲁华,查红群,胡春霞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九江 332000)

目的 分析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6例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对比分析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痊愈34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中痊愈21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1.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内6例发生不良反应,占10.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胃病;半夏泻心汤;应用价值

胃病是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幽门梗阻等各种胃部疾病的统称[1]。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胃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常规的西药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容易复发。半夏泻心汤是一种中医方剂,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本研究应用半夏泻心汤用治疗胃炎,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胃病诊断与中医治疗图谱》中有关胃病的诊断标准[2];经临床诊断、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诊断,患者均被确诊为胃病;临床表现为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返酸,恶心、呕吐等。排除标准: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性障碍的患者;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采用盲法和非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男31例,女27例,年龄20~60岁,平均(37.45±5.41)岁,病程1周~5年,平均(2.31±0.72)年;观察组患者男30例,女28例,年龄22~62岁,平均(38.13±5.64)岁,病程2周~6年,平均(3.27±0.97)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复方氢氧化铝片(上海青平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100605),每次2~4片,每天3次;口服硫酸阿托品片(山东仁和堂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90608),每次0.3~0.6 mg,每天3次;同时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110712),每次1粒,每天1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药方组成:半夏15 g,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9 g,黄连3 g,大枣4枚,水煎服,每天1剂。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1)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变、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2)疗效评价标准,痊愈: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胃镜检查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有很大改善,胃镜检查黏膜正常,溃疡面基本愈合;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胃镜检查溃疡面有所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变,胃镜检查黏膜不正常,溃疡面没有变化。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6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引发胃病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急性胃炎后胃黏膜损伤持久不愈,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刺激性食物(例如咖啡、烈酒、麻辣食物、粗糙食物等),长期大量吸烟等不合理生活习惯,以及经常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和有刺激性的药物等[3]。胃病患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严重者可有柏油便、黑便或血便。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胃病日益成为生活中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

临床上常采用抗酸剂、胃肠解痉药、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胃炎,虽然有较好的疗效,但长时间服用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且病情较易反复,因此临床疗效并不是很显著。

胃病属于中医虚痞症的范畴,多由寒热错杂、气机痞塞、中焦脾胃升降失和所致。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中气虚弱,寒热错杂,故为痞证。脾气主升,肝气主降,升降失常,故见呕吐,肠鸣下利[4]。因此在治疗上应以和胃降逆、消痞散结为治疗原则。半夏泻心汤是由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甘草、大枣、人参等组成的中医方剂,方中半夏散结消痞、降逆止呕,故为君药;干姜温中散邪,黄芩、黄连苦寒,邪热消痞,故为臣药;人参、大枣甘温益气,补脾气,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5]。全方合用具有调和肝脾,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之功效。将其用于胃病的治疗中,能够寒热平调,消痞散结,调节胃肠功能,保护胃黏膜,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1.0%,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10.3%。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王光铭.加减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

[2] 廖纬琳,陈国忠,夏李明.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meta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6):1526-1530.

[3] 邹水平,连建共.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5例[J].当代医学,2013,19(14):155-156.

[4] 孙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病临床价值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8):107-108.

[5] 丁美萍.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8-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14

猜你喜欢
消痞胃病泻心汤
别把胃病当小病!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辨证仍是中医之魂——从小泻心汤止血说起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枳实消痞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解郁消痞汤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
走路治好老胃病
老胃病:三分治,七分养
消痞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性不良疗效观察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