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教授怒断师生关系”导写

2017-06-22 23:24吴国梁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校规教导教书育人

吴国梁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著名大学硕士新生郝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中对几位国内知名的史学教授出言不逊,用“垃圾”等词形容这些学者的学识和人品。他的导师孙教授看到之后,提醒郝同学为人治学要谦虚,谈人论事切忌污言秽语。但不久后郝同学又发布了类似言论,孙教授极度震怒,立即发表公开信宣布与之断绝师生关系。近日,学校正从校规和育人等层面评估孙教授的“断绝”是否合理。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中心内容是:孙教授宣布与郝同学断绝师生关系。只要不脱离这个中心立意,都可視为符合题意。

从孙教授的角度看,可以支持其宣布与郝同学断绝师生关系,赞扬其坚守尊师重教的原则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也可以认为方式欠当,指责其违背了“诲人不倦”的教育原则等。

从郝同学的角度看,可以批评其口无遮拦,言辞轻率,目无师长,才品不符。

从学校的角度看,可以肯定其恪守校规、遵章办事的行为,突出学校的育人功能。

总体来讲,学校角度的空间很小,不易写好,重点还是在孙教授与郝同学上。

例文

为值为之事,育可育之人

□柳明洋

硕士新生郝同学对多位史学教授出言不逊,他的导师孙教授教导他为人要谦虚,郝同学却再次发表类似言论,孙教授一怒之下与他断绝师生关系,引发争论。

若从校规层面来评判此事,孙教授此举也许并不合理,但从育人层面来说,孙教授的最初提醒就是“育人”,而学生执迷不悟,孙教授与之断绝师生关系并无不妥之处!

泱泱华夏五千年,浩浩神州九万里。孔子也主张“因材施教”,可施教的对象必须听从老师的教诲,这个过程才能进行下去,否则就是对牛弹琴了。郝同学刚刚成为硕士,心高气傲可以理解,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孙教授看到他的言论后,秉持教师的职责,给他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可没过几天郝同学仍出言不逊,连我们这些旁观者都会感到愤怒,更何况教导他的孙教授呢?

古有“程门立雪”的故事,表现的就是拜师的诚意。只有放下内心的傲气,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才能真正得到老师的认可。况且,在“育人”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只会悉心教导值得教的学生,而屡教不改的学生,也可以让他卷铺盖走人。教书育人是神圣的职业,育人便只育可育之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郝同学即使身为硕士,但在知名教授面前只是一个无名小辈,这种污言秽语只能表现出他对导师的不尊重。既想学到真本事,又非要骑在人家头上显得高大上,哪有这种事情?你不认可我,我没有理由去认可你,只有相互认同、相互尊敬,才能维持住师生关系。这样来说,孙教授不愿与其保持师生关系,更显得合理。

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只有学生从心底里尊重教师,教师才会教导学生更多。既然自己决定拜人为师,就要虚心听从教导,万不可狂妄自大,屡教不改,不要成为第二个郝同学。

“教书育人”是神圣的,是值得尊敬的,但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这个词而教书育人,我们要为了愿意虚心学习的学生而教书育人,这样的人才值得我们去付出心血。

正是——为值为之事,育可育之人!

评点

总体来看,文章最大的亮点有二:

1.观点鲜明,论证有力。议论文非常忌讳观点不明或模棱两可,有的同学或许是想全面分析,但在有限的时间与篇幅内想写好并不容易,所以对于驾驭文字非顶尖的同学来说,旗帜鲜明地论证某一方较好。作者选择了“育可育之人”这方面来写,就是基于对郝同学品行道德等方面的正确判断;而论证时分别从悔改、诚意、尊师等角度,体现出了对郝同学“不值得”带的判断,非常有力。

2.论据充分,结构严谨。此文运用了很多素材论据,如用孔子“因材施教”来说明教育可以有选择,用“程门立雪”来阐释学习应该有诚意,用费孝通的话来反对郝同学污言秽语,题目开头结尾三照应,中间频频扣紧“值不值”的关键词行文,最后得出“为值为之事,育可育之人”的结论也就非常自然了。

(编辑:于智博)

猜你喜欢
校规教导教书育人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教书育人
校有校规
校规之战:“严”与“爱”何以平衡
我想要的教导
篆刻
撒谎
“雷人校规”“雷人”的原因及思考
试论民办高校教书育人的途径
校规啊,校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