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韧带样型纤维瘤一例及文献分析

2017-06-26 03:17周绮华廖鹏飞冯浩坚欧陕兴刘盼丽
黑龙江医药 2017年9期
关键词:肋骨包块胸腔

周绮华,廖鹏飞,冯浩坚,欧陕兴,刘盼丽

(1.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CT室, 广东 广州 511400;2.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放射科, 广东 广州 510010)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desmoid-type fibromatosis,DTFT)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来源于纤维母细胞或肌纤维母细胞,也称为韧带样瘤、侵袭性纤维瘤病、肌腱膜纤维瘤病等。它是一种纤维母细胞克隆性增生性的病变,以浸润性生长和易于局部复发为特征,但不发生转移[1],WHO分类属于中间型局部侵袭性肿瘤。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是一种罕见良性纤维增生,发病高峰年龄在10~40岁[2],虽然不是恶性肿瘤,但其侵袭特性给影像学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发生于左侧胸腔的腹壁外纤维瘤1例,现予报道,并结合其他文献所报道病例,探讨DTFT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性,19岁。体检发现左胸包块一周于2015年6月11日入院。患者一周前于当地体检时行胸部透视,发现左胸包块,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胸片提示左胸包块,未予治疗,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行胸部增强CT提示左胸包块,考虑胸膜来源肿瘤可能性大,病变侵犯肋骨。患者遂就诊于我院胸外科门诊,门诊以“左胸包块”收入院;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好,体力正常,食欲正常,睡眠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大小便正常;查体左下肺呼吸音消失,左下肺叩诊呈浊音,余无明确阳性体征。初步诊断:左胸包块,左胸腔包块侵犯肋骨,考虑胸膜来源肿瘤可能性大,不除外纵隔肿瘤侵犯肋骨可能,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1.2 治疗方法

入院行胸片、心电图检查,完善血液相关化验,术前检查回报未见明显手术禁忌,在全身麻醉下,于左侧第六肋横行切口,长约20cm,切开皮肤肌肉,切除第六肋大部,经肋床进胸。术中见左侧胸膜腔无粘连,病变与左肺、左侧纵膈胸膜轻度膜性粘连,病变位于左侧侧后胸壁,直径约11cm,类圆形,突入胸腔,包膜完整,基底宽大,侵犯第6~9肋后肋,根据术中情况及术前影像学资料,行左侧开胸胸壁包块、第6~9肋部分切除术。切除第6肋大部后经肋床进胸,切断胸壁包块与左肺,纵膈胸膜粘连,沿肿瘤基底部侵犯肋骨处外侧缘切开肋骨骨膜,骨膜剥离子游离显露肋骨,于病变侵犯肋骨处外侧缘0.5cm处切断肋骨,共切除第7、8、9肋后肋局部及肋间肌肉,致完全游离胸壁包块,移除病变,骨蜡封闭肋骨断端切缘,术野彻底止血,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胸腔,检查胸腔无活动性出血,第8肋间腋中线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一根,外接水封瓶,胸壁补片加固修补第6~9肋后肋局部缺损处后,逐层关胸。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

2 结果

2.1 CT表现

左侧胸腔见一大小约115mm×81mm不规则肿块影,邻近肋骨呈虫蚀样骨质破坏,部分骨质向病灶内移位,病灶内密度欠均匀,可见片状低密度影及少许条状高密度影,平扫CT值约30HU,增强后轻度不均匀强化,CT值约56~60HU;左肺组织受压、推移,左主支气管及左下肺支气管受压推移、未见中断。余双肺未见异常实变影,双肺门不大。纵隔窗示纵隔无偏移,心影及大血管形态正常,纵隔内未见肿块及肿大淋巴结。左侧胸腔见弧形液性密度影,右侧胸腔无积液,胸膜无增厚(图1-3)。

2.2 病理结果

(1)送检左胸包块侵犯骨组织示梭形细胞肿瘤,结合免疫组化标记,病变符合纤维瘤病(韧带样型纤维瘤病,低度恶性),侵犯周边骨组织和横纹肌组织(图4)。免疫组化:CK(-),Vim(+),CD31(-),CD34(-),BCL-2(-),SMA少部分(+),Desmin(-),Actin(-),Calponin(+),CD99(+),S-100(-),Ki67约4%(+)。

(2)送检左胸包块及肋骨示梭形细胞肿瘤,符合纤维瘤病(韧带样型纤维瘤,低度恶性)。肿瘤侵犯肋骨组织,断端见肿瘤。

图1 CT平扫影像之一注:CT平扫示左侧胸腔肿块巨大肿块并侵及邻近肋骨

图2 CT平扫影像之二注:动脉期及静脉期左侧胸腔肿块轻度强化

图3 CT平扫影像之三注:动脉期及静脉期左侧胸腔肿块轻度强化

图4 肿块病理切片注:肿块的病理镜下表现。

3 讨论

DTFT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间叶组织的具有局部侵袭特征的软组织肿瘤,占所有肿瘤的0.03%,占软组织肿瘤3%,较罕见。DTFT呈散发性,部分有家族性聚集,无种族差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高发年龄在10~40岁之间,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2倍。从青春期到40岁,多发于女性腹壁。40岁以后发病部位以及发病性别间无差别[3-4],DTFT根据肿瘤发生的部位,可分为腹壁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约25%)、腹部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约占50%~60%)、腹内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约占15%)三类。腹部外韧带样型纤维瘤病主要累及颈、肩、四肢等骨肌系统,少数累及颅内、胸腔、乳腺、甲状腺等。腹腔内型多为肠系膜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散发或者与Gardner综合征相伴随。腹腔内纤维瘤病好发于小肠系膜,也可发生于结肠系膜、胃结肠韧带、大网膜及后腹膜[4-5]。

3.1 发病机制

DTFT在临床上表现为生长缓慢的实质性肿瘤,症状与肿瘤所在部位有关,肿瘤较小时多无症状,肿瘤增大压迫邻近器官时可伴疼痛不适,术后易复发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本病病因不明,发病原因包括外伤、手术、激素和遗传[6]。该病极为罕见,大多数为散发,但15%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可伴发该病[7]。该病虽属于良性纤维增生性病变,但具有明显的侵袭性生长的生物学行为[8-9],自然病史难以预测,恶变和转移少见,术后复发率很高[6-9]。

3.2 影像学表现

发生于胸部的DTFT少见,笔者通过联网检索1994年至2015年21年间中国知网中国医院知识库(CHKD)相关文献,可见19篇个案报道“胸壁硬纤维瘤”,其中8例肿块完全位于胸壁肌肉间,包膜完整或边界不清楚,可见肋骨或肩胛骨破坏,未见钙化;7例为胸壁肿块部分突向胸腔,边缘部分清楚,部分模糊,可累及肋骨,可见钙化;2例为胸壁肿块突向胸腔内外,均有完整包膜,未见肋骨破坏及钙化;2例肿块完全位于胸腔内,没有突破壁层胸膜,未累及胸壁软组织和肋骨,肿块包膜完整。本病例为年轻女性,肿块位于胸腔内,并侵犯肋骨,属于少见病例。DTFT瘤体大小差异很大,多数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缘可见分叶或结节状突起。病灶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见钙化,但坏死少见,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或轻度强化。

MR在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10]。T1WI上可呈低、等或稍高信号,以等或稍高信号为主;T2WI或STIR上呈高信号,可以均匀或不均匀,但大部分肿瘤信号不均匀。肿瘤增强后呈轻度、中度或高度强化,其中大部分肿瘤呈中度或高度强化。肿瘤的MR表现复杂可能与瘤内胶原纤维束、梭形细胞以及粘多糖的分布、所占比例有关。肿瘤内细胞成分越丰富、胶原纤维越少,T2WI或STIR序列上肿瘤就以高信号改变为主,反之肿瘤内高信号越少,肿瘤信号减低。刘庆余等报道26例韧带样纤维瘤病中有22例瘤内有T1WI、T2WI上均呈明显低信号改变的条带状、片状影,增强后无强化[11]。

3.3 鉴别诊断

(1)纤维肉瘤: 该病病史一般较DTFT相对短,边缘较清楚,病灶内常有坏死、出血,T2WI多呈高信号,强化不均匀。(2)结节性筋膜炎: 病变边缘渗出更明显,与正常组织结合带宽,少见尖角状;病灶强化峰值出现较DTFT迟,持续时间更长,且强化多不均匀,病灶内可见规则坏死液化区。抗炎治疗随访观察,病灶逐步吸收变小。(3)肌肉淋巴瘤: 病灶密度相对均匀,境界不清,边缘常可见增粗的肌纤维,与DTFT极容易混淆。但淋巴瘤一般呈轻中度强化,强化程度不如DTFT显著;淋巴瘤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STIR信号偏低。淋巴瘤内无致密胶原纤维形成低信号。

3.4治疗

DTFT影像学表现介于炎症和恶性肿瘤之间,属于良性、纤维增生性病变,但复发率高,手术缘阳性率高。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等,尚缺乏标准的临床治疗方法。部分病变可能自然消退[11-12]。目前绝大多数人认为手术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手段,但手术切缘与术后复发明显相关,因此,准确判断肿瘤范围很重要,MRT2WI、STIR 和动态增强是判断病变范围和境界的有效手段。但最终确诊须借助术中快速病理切片。

[1] KOTILIGAM D,LAZAR A J,POLLOCK R E,etal.Desmoid tumor:a disease opportune for molecular insights[J].Histol Histopathol,2008,23(1):117-126.

[2] 杨吉龙,王坚,朱雄增,等.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病理学与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8):537-539.

[3] 阮灿平,王元和,郑向民,等.腹壁韧带样瘤12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6):366.

[4] 张忠林,梁长虹,刘于宝,等.韧带样型纤维瘤病CT、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1):2495-2497

[5] FERENC T,SYGUT J,KOPCZYNSKI J,etal.Aggressive fibromatosis(desmoid tumors):definition occurrence pathology dagnostic problems clinical behavior genetic background[J].Pol J Pathol,2006,57(1):5-15.

[6] PIZA Katzer H,RHOMBERG M.Extra abdominal fibromatosis extra abdominal desmoid review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J].Chirurg,2000,71(8):904-911.

[7] FERENC T,SYGUT J,KOPCZYNSKI J,etal.Aggressive fibromatosis (desmoid tumors ):definition,occurrence,pathology,diagnostic problems,clinical behavior,genetic back ground [J].Pol J Pathol,2006,57(1):5-15.

[8] SUMI Y,SHINDOH N,KOMURA S,etal.Paratesticular aggressive fibromatosis:CT findings [J].Abdom Imaging,2000,25(2):210-212.

[9] KUHNEN C,HELWING M,RABSTEIN S,etal.Desmoid-type fibromatosis (aggressive fibromatosis ) [J].Pathologe,2005,26(2):117-126.

[10] 周建军,周康荣,曾蒙苏,等.韧带样型纤维瘤病的CT和MR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11):1700-1702.

[11] DALEN B P,BERGH P M,GUNTERBERG B U,etal.Desmoid tumors:a clinical review of 30 patients with more than 20 year’s follow-up [J].Acta Orthop Scand,2003,74(4):455- 459.

[12] DALEN B P,GEIJER M,KVIST H,etal.Clinical and imaging observations of desmoid tumors left without treatment [J].Acta Orthop,2006,77(6):932-937.

猜你喜欢
肋骨包块胸腔
包块型宫角妊娠的超声表现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一根肋骨
迷人肋骨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