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士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2017-06-26 04:51刘丽娟
黑龙江医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

刘丽娟

(郑州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河南 郑州 450052)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进行性、慢性及反复性的特点,若不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可进一步加重病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也可出现焦虑、抑郁、等多种不良情绪[1]。所以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护理尤为重要。本次研究选取了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比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郑州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2015-03—2016-06间治疗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的年龄为30~6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4±2.9)岁;而实验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的年龄为29~6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8±3.3)岁。所有患者在入院治疗时均接受相关检查,其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指标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赞同本次研究。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1)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的规划,帮助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为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等。

(2)实验组患者。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具体包括:①护理人员应仔细查阅并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且通过患者的生活状况、工作情况,来为患者制定一套科学,高效的护理方案,尽快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2]。②患者的情绪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而陌生或不熟悉的环境容易增加患者内心的恐惧、不安等情绪,所以,护理人员给患者提供和布置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让患者有家的归属感,消化陌生感,从内心消除不安,进一步拉近与护理人员的距离[3-4]。③患者常因缺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正确认识,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情绪上难免会产生波动,作为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与患者或家属沟通,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鼓励患者倾诉自身遇到的问题,以得到及时解决。另外,还可以跟患者进行互动,多组织一些娱乐活动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获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5]。④根据患者的文化、教育水平,护理人员可通过组织患者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制定年度健康教育活动计划,向患者普及疾病的相关知识,疾病的发生机制,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从而主动配合治疗,听取医嘱。⑤按照患者具体需求及身体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康复指导训练方案,一般临床将康复训练分为急性期康复训练、缓解期康复训练、晨僵指导[6]。其中处于急性期患者一般以卧床休息为主,可引导患者尽量进行伸展运动,防止患者关节部位发生废用现象。对于处在缓解期的患者可每天利用早晨及午间扫床对患者定时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关节活动,例如手指操等。由于患者晨僵症状明显,因此夜间需加强保暖护理,并提高患者运动积极性[7]。⑥患者因长期服药治疗,再加上疾病痛苦、消极情绪的影响,易出现食欲不振等现象;另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也可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因此需掌握患者的饮食喜好,为患者制定一套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在以提高病人食欲的前提下加强营养搭配,饮食中禁止出现冷硬、辛辣刺激的食物[8]。⑦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向患者说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并进行定期随访。

1.3 评定指标

(1)关节疼痛评分:评分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2)SAS评分和SDS评分:是指患者的焦虑指数与抑郁指数。其中二者评分越高,患者的焦虑或抑郁症状越严重。本次研究通过对患者护理前后的SAS与SD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3)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好。(4)患者满意程度:针对两种不同护理方法,观察患者的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及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情况

治疗结束后,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可知,对比护理前、后两组发现,实验组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方面均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组间比较发现,实验组SAS、SDS指标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情况 分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关节疼痛、健康知识掌握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

治疗结束后,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可知,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关节疼痛、健康知识掌握及护理满意评分情况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候,早期主要临床症状为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及活动轻度受限等,中期可出现关节活动受限、肿胀及不能活动,大部分患者因难以耐受疼痛,放弃功能训练,出现消极等情绪;到了晚期,患者因炎症逐渐侵袭关节,可表现出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肌肉软弱无力以及功能严重受限等,部分患者出现放弃治疗的念头,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加重病情[9-10]。

实验结果表明;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由专科护士进行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疏导,而且患者的焦虑指数及抑郁指数可以得到明显改善,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并且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关节疼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并且弥补了常规护理的缺陷,效果突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其中由专科护士给予综合护理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产生了较为积极的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有效地减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复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 王冠,王晓非,庞亮亮.专科护士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及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2):293-295.

[2] 黄慧.临床护理路径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旬刊,2012,20(11):114-115.

[3] 石春红,范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4):543-544.

[4] SHELBOURNE K D,BRUECKMANN R R.Rush-pin fixation of supracondylar and inte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femur[J].J Bone Joint Surg Am,2010,64(2):161-169.

[5] 李梅芬.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状况、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内科,2014,9(3):346-348.

[6] 谢瑞红.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255-256.

[7] 温都尔嘎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5(5):494-495.

[8] 孙瑞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14,10(5):232-233.

[9] 齐慧贞,杨均芳.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人口学因素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876-878.

[10] 范仰钢,胡尊玲,姚国忠.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389-1391.

猜你喜欢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证型与AKA相关性研究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钛缆捆扎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