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膜同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6-26 03:19梁彩霞陆敏茹李妙珊
黑龙江医药 2017年10期
关键词:高压氧步行脑血管

梁彩霞,陆敏茹,李妙珊

(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 佛山 528300)

急性脑血管意外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主要是因脑部血管发生狭窄、闭塞或者是急性破裂致使脑血流循环异常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临床病发率较高,且具有高病死率、致残率以及复发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产生影响,同时给整个家庭以及社会增加沉重负担[1]。目前临床对于急性脑血管意外治疗方法较多,但仍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尼膜同是临床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的常用药物之一,效果较为显著。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多伴有缺氧症状,这也是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院在应用尼膜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高压氧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此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03—2015-03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28),均符合急性脑血管意外诊断标准[2]:病变起病急;伴一侧面部麻木或是肢体无力麻木;排除非血管性病变。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年龄23~75岁;无研究用药禁忌证;依从性好;身体状况良好,能耐受治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生命体征紊乱患者;伴较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精神系统病变,沟通障碍患者;血液系统病变患者。其中,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53.8±2.6)岁;急性脑梗死7例,急性脑出血10例,外伤性脑出血15例;左侧偏瘫17例,右侧偏瘫15例。观察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3.7±2.2)岁;急性脑梗死6例,急性脑出血10例,外伤性脑出血12例;左侧偏瘫16例,右侧偏瘫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脑出血除外)、缓解脑水肿、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临床常规治疗[3]。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尼膜同注射液(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03010)10 mg/50 mL,静注,微泵入 4.1 mL/h。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单人纯氧舱治疗,设定压力为2.0ATA,80 min/次,1次/d,10 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下肢步行能力进行测定。(1)临床疗效根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价[4]。治愈: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下降>90%;显效:评分下降范围在46%~89%;有效:评分下降范围在16%~45%;无效:评分下降<16%。统计(治愈+显效+有效)总数/总例数×100%计为治疗总有效率。(2)下肢步行能力测定[5]:应用Barthel指数量表,按其测量得分将患者步行能力划分为3个等级:0分或5分计为无步行能力;10分计为依靠帮助步行;15分计为独立步行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步行能力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步行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步行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步行能力情况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意外是临床十分常见的急危重症,主要包括缺血性以及出血性两大种类,死亡率及致残率极高,是临床导致死亡的3大病变之一[6]。急性脑血管意外发病及发展均极为迅速,若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极易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引起高致残率甚至是患者死亡。临床对于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治疗多是以药物为主,及早对损伤脑组织血流进行恢复,避免脑组织细胞的大量坏死,最大限度保护脑功能是临床治疗的主要原则[7]。

尼膜同属二氢砒啶类的钙离子拮抗剂,也是亲水性钙通道阻滞剂,脂溶性强,可强选择性作用于脑血管,有效阻碍钙通道内流,降低细胞膜钙离子通道开放数量以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以达到抑制因钙离子超载而引起的神经元细胞坏死、凋亡的目的,特别是在脑血管、大脑皮质、神经元以及下丘脑等某些特定区域,存在着众多的尼膜同结合位点,治疗效果显著[8]。但因急性脑血管意外病情较为复杂,单一治疗效果尚达不到满意,在此基础上综合治疗手段应运而生。马春玲研究发现[9],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多伴有缺氧症状发生,这也是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治疗过程中越早恢复对患者的氧气供应,脑部组织细胞越有可能减少凋亡。高压氧是临床常用的氧气供应手段,其作用机制主要是:(1)能够修复损伤脑组织细胞,诱导并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有效改善脑部组织发生坏死区域的代谢;(2)可降低脑部血供,有效降低颅内压;(3)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部组织损伤部位微循环状态,以达到对损伤部位进行有效氧供应的目的[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高压氧联合尼膜同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相较于单一西医药物治疗具有更为显著优势,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步行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步行能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尼膜同和高压氧均对神经功能缺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观察组联合应用两种治疗方法后,大大减少了因缺氧所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对改善偏瘫肢体运动能力较对照组更为强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1] 周莉,江涛,赵秋霞.逐瘀归真汤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46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113-114.

[2] 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12(21):57-59.

[3] 杨紫鸽.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4):183-184.

[4] 盛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国乡村医药,1995,11(1):45.

[5] 张继红,田开语,李雪松,等.MMSE量表联合Barthel指数在老年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5):30-32.

[6] 朱远群,阮海林,杨春旭,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院前急性脑血管意外病情及预后的评估[J].广东医学,2011,32(10):1278-1280.

[7] 田蕾,夏冰.大黄白芨粉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2):104-106.

[8] 王鹏,王丽华,李星晶.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对氧化亚氮、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和内皮素-1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17-18.

[9] 马春玲.尼莫地平辅助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79-80.

[10] 胡育新.早期高压氧联合关节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22):35-36.

猜你喜欢
高压氧步行脑血管
魔方小区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步行回家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皮肤破溃难愈一例的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从步行到奔跑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