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的影响

2017-07-01 19:39张光明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钾镁氨酸室性

张光明

(博爱县中医院 普内科 河南 焦作 454450)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及对心电图PR间期和QRS时限的影响

张光明

(博爱县中医院 普内科 河南 焦作 454450)

目的 对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博爱县中医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两组疗效及心电图PR间期与QRS时限影响进行对比。结果 在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PR间期及QRS时限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门冬氨酸钾镁;胺碘酮

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属于心内科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氧自由基增加、心肌缺血程度加重,造成心肌细胞电不稳定导致的一种疾病,该病易引发猝死风险,因此在临床中需要给予患者及时治疗[1]。本文旨在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采用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博爱县中医院收治的68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0例,年龄为56~73岁,平均(57.2±4.6)岁,病程为5个月~4 a,平均(1.9±0.3)a;观察组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为55~74岁,平均(56.8±4.9)岁,病程为6个月~4 a,平均(2.1±0.2)a。入院患者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Ⅰ级9例,Ⅱ级15例,Ⅲ级18例,Ⅳ级2例;其中20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17例心房纤颤伴室性期前收缩,7例短阵室速。排除肾功能异常者、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及有胺碘酮禁忌证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以硝酸酯类药物治疗为主。对照组给予胺碘酮(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099)静脉注射治疗,首次取150~300 mg加入20 ml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注射10 min,然后按照0.5~1.5 mg/min注入速度维持;如果该计量对患者心律失常控制效果不佳,则间隔15~30 min追加1~2次注射,剂量1.5~3 mg/kg;控制效果较佳者,每天给予300~600 mg药物静脉注射。如果患者为偶发室早则用药采用口服方式,前1~3 d给予600 mg剂量空腹,4~7 d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剂量控制在300~400 mg,7 d后剂量控制在200 mg/d维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40 ml门冬氨酸钾镁(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111)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注射,每天1次,1个疗程3周。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静脉给药期间血压、心电持续进行检测,记录病情变化,治疗前与治疗后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对心电图PR间期及QRS时限进行测量;对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及心脏彩超等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评价 ①心律失常疗效。显效:临床症状消失,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期前收缩减少大于90%;有效:临床症状好转,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期前收缩减少50%~90%;无效:症状未缓解或加重,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期前收缩减少低于50%。②心功能疗效。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改善1级;无效:未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及心功能治疗效果比较(n,%)

2.2 心电图PR间期及QRS时限 在心电图PR间期及QRS时限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电图PR间期及QRS时限对比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观察组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甲状腺功能低下、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者共5例,发生率为14.7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胺碘酮在心功能改善方面效果较好,可降低患者猝死发生率,该药物主要对患者体内K+的外流进行抑制,对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和动作电位进行抑制,延长QT间期[3-4],对心律失常进行控制。但由于胺碘酮在药理学、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特性比较复杂,个体反应差异比较大,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对使用剂量要严格控制,同时胺碘酮对细胞内镁离子浓度能够提升,促使ATP酶活性提高;提高钾离子浓度,并对钾离子的外流进行抑制,可有效避免尖端转型室速的发生[5]。门冬氨酸钾镁属于镁盐与门冬氨酸钾盐的混合物,对肝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具有醒脑、解毒的作用[6]。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PR间期及QRS时限方面,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用药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1] 刘东岳, 范印圭, 操斌全, 等.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J]. 安徽医药, 2013, 17(10): 1771-1773.

[2] 丁桂根, 陈真祥, 陈莹.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 21(10): 75-76.

[3] 艾克拜尔·阿布都热合曼, 高学忠. 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 中国处方药, 2015, 13(8): 76-77.

[4] 覃晓波, 张琴, 孙中波, 等. 高血压病脉压与室性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相关分析[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 26(5): 718-719.

[5] 李大庆. 胺碘酮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22): 45-46.

[6] 德吉卓嘎, 索朗德吉. 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8): 138-139.

R 541.7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074

2017-02-21)

猜你喜欢
钾镁氨酸室性
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对内蒙古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玉溪烟区土壤钾镁交互作用对烤烟化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①
一种优化的茶氨酸化学合成方法简报
磷酸钾镁水泥力学性能研究进展综述
蒜氨酸抗菌机制研究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硅钙钾镁硼肥的开发与制备技术研究
黄连-厚朴药对9个配伍比例对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