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无公害栽培技术

2017-09-07 06:24郭章宏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3期
关键词:黄秋葵开花结果穴盘

郭章宏

(如意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115)

黄秋葵无公害栽培技术

郭章宏

(如意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115)

文章根据黄秋葵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详细阐述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主要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黄秋葵无公害栽培提供参考。

黄秋葵 无公害 栽培技术

黄秋葵,又称补肾草、秋葵、羊角豆等,是锦葵科1年生草本植物。黄秋葵原产非洲,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黄秋葵幼果肉质柔嫩、光滑,可以炒、拌或做汤食用,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健胃、润肠、保肝、强肾的功效。除此,黄秋葵还可以入酒,它的花、种子、根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恶疮、痈疖有显著疗效。近年来,我国已经大面积引进并种植,并且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 黄秋葵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黄秋葵的根系比较发达,吸收能力强,直根生,根深达到1 m以上;叶互生,叶子上下两面都有粗毛,掌状3~5裂或浅裂,在植株下半段的叶片比较圆阔大形,自上半段起叶片逐渐变成细狭小形;花腋生,花腋在主株上第4~10节开始着生,以后一般每节着生1花,化为完全花,花瓣黄色,通常是5片,花期只有数个小时,当天午后就会凋谢,花谢后3~4 d能够采收嫩果。果实是蒴果,长10 cm左右,先端细尖,微微弯曲,细长像辣椒或羊角,果皮薄革质,先端尖细,果色从淡绿至深绿色,内含多颗种子,种子呈球形,灰黑色,千粒重大概55 g[1]。

黄秋葵性喜温暖、耐热怕寒,种子发芽生长发育适合温度25~30℃,开花结果期最适合温度为26~28℃,月平均温度低于17℃会影响其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4℃生长不良。黄秋葵喜光,不仅需要长时间的光照而且对光照强度也有一定要求。充足的光照条件,能够促进黄秋葵的生长发育,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很快,产量高、品质好[2]。黄秋葵耐旱、耐湿、怕涝,结果期对水分要求较高,如果水分不够充足就会影响其长势和品质。黄秋葵需要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中种植。黄秋葵需要氮磷钾齐全的肥料,在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2 无公害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黄秋葵有绿色果和红色果2种,但现阶段一般选择绿色果栽培。挑选品种时,应选长势旺盛,抗逆性强,能够连续坐果,果形整齐美观,果实不褪色,成品率高,品质好,采收期长的品种。

2.2 种子处理

黄秋葵种子发芽需要在22~35℃的温度环境中,所以播种不应过早,一旦温度条件达不到要求很容易烂种。黄秋葵种子外皮粗且厚,所以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可以用30~35℃的温水浸泡10 h,捞出沥干后包好,放在25~28℃的培养箱中催芽2 d,当有50%以上种子露白时就可以进行播种。

2.3 育苗

在塑料大棚中使用基质穴盘育苗,穴盘规格72孔,基质配比是蛭石20%、草炭40%、珍珠岩40%。在剔除霉籽、瘪籽、虫籽后进行播种,每穴播种1粒,播后覆盖0.5 cm厚的珍珠岩,浇透水,保持基质的湿润。在穴盘下面铺设电加温线,以备温度不足时进行加温,出苗后一般不需要再加温。穴盘育苗其间距比较小,秧苗密度大、基质少,所以水分管理是育苗的关键,浇水可以采用微喷设施。根据苗情和天气情况叶面喷施肥料,通常情况下,育苗期追肥1~2次,每次喷洒尿素800~1 000倍液,要根据苗龄的增加而增加其浓度。当秧苗有4~5片真叶即可以定植大田。

2.4 定植

黄秋葵的根系发达,入土比较深,所以耕作层要深厚。在播种前要深耕土地20~30 cm,施足基肥,每667 m2施商品有机肥2 000 kg、45%三元复合肥40 kg。耕翻后筑深沟高畦,畦宽(连沟)1.5 m。通常在4月中旬定植,1.5 m宽畦中2行,株距60 cm,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

2.5 田间管理

开花结果期需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尤其7~8月高温天气采果盛期,需要大量的水分,所以要确保水分供给及时。夏季浇水时要注意在早晚时段进行,避免高温水伤根。当雨水过多时要注意及时排水,避免涝害。追肥以45%三元复合肥为主,结合浇水在开花结果前追第1次肥,开花结果盛期(通常8月中旬)追第2次肥,每次每667 m2追肥30 kg。定植后及时中耕除草,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都应中耕。封行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3]。植株生长前期需要及时摘除侧枝,能够促进主茎早结果并提高产量。生长中后期及时摘除老叶,以提升通风透光条件,控制养分消耗,预防病虫害蔓延。

2.6 病虫害防治

黄秋葵病虫害相对较少,病害主要为白粉病,虫害主要是蚜虫、蓟马等。白粉病可用400 g/L氟硅唑乳油5 000~6 000喷雾防治。虫害防治时使用防虫网、性诱剂、黄板等绿色防控技术的同时,蚜虫可用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5 000~6 000倍液防治,蓟马可用25 g/L多杀霉素悬浮剂300~500倍液防治。

3 结语

综上所述,黄秋葵无公害栽培技术中在对以上栽培环节进行正确掌控,可使单产达500 kg/667 m2。

[1] 张峰豪,郝春燕,王惠林,等.黄秋葵无公害栽培技术.上海蔬菜,2013,(2):33~34

[2] 李天洋.黄秋葵无公害栽培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15,(16):83~84

[3] 李作忠,王艺璇,蔡付琳,等.黄秋葵无公害栽培技术.农村科技,2016,(3):46,47

猜你喜欢
黄秋葵开花结果穴盘
牢记“三个务必”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江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黄秋葵对肉兔屠宰性能、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无公害黄秋葵种植技术浅析
黄秋葵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家禽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会开花结果的香椿树
桑树穴盘育苗组合配套技术要点
黄秋葵籽类咖啡产品的开发利用与发展前景
苔藓能“对付”空气污染吗?
浅谈园艺作物穴盘育苗技术
秋延辣椒穴盘基质育苗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