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

2017-09-15 08:30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功能性病程症状

曹 雯

(泰州市人民医院北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

曹 雯

(泰州市人民医院北院,江苏 泰州 225300)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6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共45例,另45例则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评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加显著(P<0.05)。结论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利于进一步改善消化系统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护理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系统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或不适、早饱、烧灼感、恶心呕吐等症状[1]。功能性消化不良没有实质性器质变化,具有发病率高的特征,当前对发病原因仍未明确,一般认为精神心理因素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且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2]。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症状,本次研究对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详细研究过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均满足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诊断标准[3]。其中对照组患者最低年龄为22岁,最高年龄为58岁,平均年龄为(39.08±3.72)岁,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病程0.4~4年,平均病程为(1.86±0.72)年;观察组患者最低年龄为20岁,最高年龄为59岁,平均年龄为(39.85±3.42)岁,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病程0.4年至4年,平均病程为(1.93±0.76)年。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其中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及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对比研究(P>0.05)。

1.2 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含药物指导、注意事项告知等。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包含:①饮食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做好对患者的饮食指导,应当以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并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时间,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②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受到疾病的困扰,难免比较敏感,很容易出现焦虑和紧张的不良情绪,而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安抚患者的情绪,同时认真回答患者的疑虑,同时鼓励患者面对疾病,克服心理障碍,增强患者治疗信心。③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详细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检查结果,确保患者能够了解自身病情严重程度,同时介绍当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避免患者过于恐慌。④行为护理,为了促使患者更快康复,医护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和渐进式肌肉松弛训练,并指导患者进行唱歌、散步等简单运动,以放松身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食欲差、上腹胀、腹痛、早饱、嗳气)改善情况。评分标准:0分为症状消失,1分为轻度症状,不会影响生活,2分为中度症状,对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3分为症状严重,且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工作。总分21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评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加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分析(±s,分)

表1 两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分析(±s,分)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tP观察组4515.02±3.46.35±2.4113.95<0.05对照组4515.42±3.1611.85±2.585.87<0.05 t --0.5810.45----P -->0.05<0.05----

3 讨 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异质性疾病,具有发生率高的特征,主要是由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引起的各种不良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为了确保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除了需要对患者进行传统治疗外,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4]。如很多患者会因为对疾病的不了解,而出现恐慌心理,此时医护人员则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同时合理控制患者的饮食,嘱托患者多使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利于促进消化通气,缓解肠胃不适症状。另外还可以通过呼吸训练和简单运动等方式,改善患者胃肠功能。本次研究对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评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加显著,P<0.05,表明加强综合护理干预是促使患者症状改善的有效措施,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综上所述,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期间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效果,是促使患者恢复正常工作,消除和减轻不良症状的有效措施,应用价值较高。

[1] 赵 宁.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4):4845-4846.

[2] 刘艳玲.心理干预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5,21(8):136-138.

[3] 陈小欢,吴志华.心理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91-92.

[4] 李雪梅,江梅菊.整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0):263-264.

本文编辑:李 豆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22.9.02

猜你喜欢
功能性病程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
颞叶癫痫脑灰质和白质减少及其与病程的相关分析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