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视角下创意农业人才开发途径研究

2017-10-12 10:52权周启良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人才农业学生

张 权周启良

(1.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罗定 527200;2.云南财经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1; 3.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新常态视角下创意农业人才开发途径研究

张 权1,2周启良3

(1.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罗定 527200;2.云南财经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1; 3.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简述了新常态背景下创意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开发创意农业人才。创意农业人才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政府、企业以及涉农院校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圆满的效果。政府主要从宏观视角出台各种政策措施为创意农业人才的开发奠定基础;企业主要应该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通过开发、职业生涯规划、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的角度开发创意农业人才;涉农院校则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创意竞赛、建设创意型校园文化和建立创业孵化基地等角度开发创意农业人才。

创意农业人才;开发战略;开发途径;校园文化

Abstract:The new normal context,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agriculture is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agriculture talents. Creative agriculture talent development is a very complicated system work, which needs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work together to achieve satisfactory effect. Mainly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government introduced various policies and measures so a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talents of creativ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enterprises should develop creative talents of agriculture through training, career planning,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salary desig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ould develop creative lalents of agriculture from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 reform, creative competi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creative campus culture and establishing business incubator etc.

Key words:creative agricultural talents; development strategy; development approach; campus culture

1 引言

“新常态”是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后重新恢复正常状态,以之描述经济状况,即是经济新常态。目前我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具体表现为经济在总体上速度放缓,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不是依赖要素投入而是依赖创新驱动型。在“新常态”背景下,使产业结构中原本就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传统农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因此,转变传统农业,提升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地位是“新常态”背景下农业摆脱困境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改变传统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创意农业,发展创意农业的重要条件是如何培养出各种优秀的创意农业人才。笔者主要从政府、企业以及涉农院校三个角度探讨创意农业人才的开发途径,旨在全面而系统地开发创意农业人才,为创意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 创意农业人才的内涵

2.1 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与创意产业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在后者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 又叫创意经济(Creative Economy),创意产业是 “指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1]。创意农业这一概念有多种别称,国外学者使用较多的术语是“乡村创意产业(Rural creative industries)”与“乡村创意经济(Rural creative economics)”两词;“创意农业(Creative agridulture)”一词则主要出现在中文文献中,国内学者吕庆华等人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全面而内涵深刻的创意农业概念,即创意农业是以创意为基础,以知识产权为保障,以“生产、生活、生态”为经营理念,在生产过程中有效融入文化、艺术、技术元素,并以市场为导向,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新型模式[2]。从创意农业的本质来看,其产业功能与创意产业概念叙述相符。可见,创意农业是创意产业的组成部分,是创意产业在农业领域的具体体现。

我国的创意农业研究始于2007年,其后由于我国经济及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并在近年来步入经济“新常态”,完全依靠提供实体农产品的传统农业发展后劲不足,传统农业的发展主要依赖生产要素投入,难以体现农业发展的“创意”,而创意农业,主要提供服务产品,体现新的“创意”,产品具有更多的高附加值。为了保证创意农业的健康发展,专家学者们就创意农业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政府也高度重视创意农业的发展,从而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开展了创意农业的科研和实践活动。

2.2 创意农业人才

创意农业人才源于创意人才,是涉农产业中的创意人才。不同学者对创意人才有不同的阐述,林剑等人在总结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创意人才是源于创新人才和知识型人才的一个溯源概念,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从事创意(文化创意科学创造或经济创意)生产策划和经营管理的劳动群体[3]。而关于创意农业人才的定义,目前只有少数学者在研究,更多的学者关注的是创意农业而不是创意农业人才。秦向阳等人把创意农业人才界定为具备对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形式、工具、方法、技术、产品具有并进行创意和设计能力,并依赖这些创意和设计能力提高农产品的创意含量和科技含量,为广大客户创造价值,获得更高的农业经济效益的专门人才[4]。在本研究中笔者认为创意农业人才是指在农业领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在农业价值链中融入文化、艺术、技术元素,在产前、产中、产后以及在涉农服务机构中从事创意生产策划和经营管理的高素质群体。农业价值链中的创意应包含创意构想、创意性生产输入、再生产中的再创意、创意性交易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创意性的任务,因此相应的创意农业人才包括四种类型:原创型人才,创造加工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经营管理型人才[5]。另外,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创意农业人才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创意金领”,是位于创意农业价值链高端的“领头羊”,是可以开拓农业新领域、提供新思路、完成新作品的原创型人才。第二层是“创意白领”,是懂农业知识、懂农业技术、懂农业经营管理的策划设计者,这类人才是创意农业发展的支柱,决定涉农企业及农庄或者农场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第三层是“创意蓝领”,是能够根据农业产业的各种公众文化生活需要和生产需要的要求进行设计制作的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也称为创意农业中的工程师,这是实现创意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3 创意农业人才开发的重要意义

3.1 创意农业人才的欠缺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 “新常态”,整个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导致依靠传统农业为主要支撑的农村经济更加落后,收入相对其他行业增加更为缓慢,“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创意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形式,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非常有利于是缓解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因此国家对创意农业越来越重视。但我们应该看到,虽然我国创意农业发展迅猛,市场潜力巨大,但作为创意农业发展的核心资源的创意农业人才还相当缺乏,表现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和素质上都不能适应创意农业快速发展的要求。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的瓶颈,开发创意农业人才(培养只能让人们掌握显性技能,开发重在激发出人们的内在潜能),推进创意农业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6]。

3.2 创意农业人才开发的重要意义

从近 10 年的经验来看,世界各国创意农业的发展无不得力于各国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构建了一个“由政府、涉农院校、涉农人才开发机构、农民协会和各级农业服务推广体系等多元主体参与、相互补充、相互交流的农民教育开发体系”,培养了适应于各层次、涵盖农业价值链的各类创意人才,对日本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东亚发展农村经济的典范[7]。英国创意学人才培养体系从本科到研究生都非常完备,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2006年英国创意产业增加值(GVA)为573亿英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4% ,成为英国的第二大产业。此外,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等国家也有相当完备的创意农业人才开发体系,这些国家的创意农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发达国家不仅通过教育开发手段开发创意农业人才,而且还具备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以及对创意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和吸引全球高端创意人才加入[8]。可见,从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或者创意农业的发展可知,这些国家非常重视创意人才的开发,同时还制定了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保护创意人才的成果,并且非常注意对创意人才的激励,起到了培育创意人才、保护创意人才、激发创意人才的目的。可见,创意人才是支撑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同理,创意农业人才也是支撑创业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创意农业人才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 创意农业人才的开发途径

创意农业人才开发是一项综合型强,技术含量高的系统工程,不是某一个开发主体单独能完成的,必须依靠政府、涉农企业和涉农高校以及行业学会或协会等开发主体共同开发才能形成综合的开发力量。其中政府、涉农企业和涉农高校是主要的开发主体,只有这三个主体进行有机的配合与衔接才能更好的开发创意农业人才。

4.1 政府对创意农业人开发战略及政策措施

4.1.1 明晰创意农业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创意农业管理体制必将与世界接轨,创意农业也必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在这一过程中,创意人才必然面临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完善的知识产权,有利于保护创意者的成果不被复制,激发创意者的创意积极性,发达国家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比如英国对创意企业实施了跨部门的持续扶持政策,其中就包含知识产权保护等;日本也加强防范盗版的对策措施以保护知识产权;美国是世界上知识产权保护最严密的国家;新加坡执法严且惩处力度大;韩国软件保护法律完善[3]。可见,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相应的法律保驾护航,因此我们应该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明晰和完善创意农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从战略的高度为创意农业人才的开发提供法律保护,提高创意农业人才的“创意”积极性,保证促进创意农业的健康发展。

4.1.2 政府在创意农业人才开发中的政策措施

中央政府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强创意农业人才的开发工作。首先,中央政府应倡导全民性的“创造性教育”与“创意教育”,并给予相应的经费和政策支持,在全国掀起创业教育和创意教育的高潮,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创意农业的发展依赖于相应农业人才素质的提高和群体创造力的提高,随着全体农业人才素质和创造力的提高,就能够在农业行业中产生众多的创意。

其次,中央政府应积极出台各种激励政策,提高地方政府、涉农企业和涉农高校开发创意农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有利于地方政府、涉农企业和涉农院校合作开发创意农业人才的长效机制,达到长期激励地方政府、企业与涉农高校共同开发创意农业人才的目的。

第三,中央政府可以设置涵盖农业价值链以及涉农行业各个层次的国家级奖项,对确实有重大创意的产品、方案、方法等给予重奖。此外,授权给地方政府,鼓励地方政府设置涉农行业的省市级的创意奖项,以激励所辖范围内的农业创意活动,提高创意人才的创意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着力打造主题各异的“创意生活圈”、“创意城市”以及“创意农业区”,以便产生创意农业人才的集聚效应,吸引世界各地创意农业人才在这些地区集聚,产生农业创意的放大效应。比如,作为世界创意产业的龙头美国,其企业家和学者均十分注重对创意产业、创意人才的研究,打造了不同主题的“创意生活圈“进而建立”创意城市”,让更多的创意人才在这里头脑风暴,产生了更多创意成果[9]。

第五、地方政府在不违背中央政府有关创意农业人才开发的相关政策条件下,根据本省、本市的实际情况积极创建创意农业园区、吸引农业企业在创意农业园区汇聚,以涉农企业为载体,积极吸引各种创意农业人才在农业园区落户,产生聚集效应,以便促进园区内各种创意农业人才之间相互交流,激发创意灵感;地方政府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可以积极出台各种吸引、激励性的措施,提高本地区涉农企业的经营积极性,为农业创意人才提供更好的创意载体和平台,同时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和激励农业创意人才在本区开展创造性的工作。

4.2 涉农企业对创意农业人才的开发途径

涉农企业是人才使用的主体,自然也是创意人才开发的主体,它们既为创意人才开发提供了物质条件,又为创意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重要舞台。涉农企业对创意农业人才开发途径比较多,但这些途径主要依赖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创意农业人才,主要是通过构建科学的开发体系、设置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通道、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以及科学的薪酬激励体系来开发创意农业人才。

4.2.1 构建科学的开发体系

涉农企业应构建科学的开发体系,对有创意潜力的员工进行专门开发,以便在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观念等方面进行开发,以激发出他们的创意潜能。

首先,可以参考有关学者关于创意农业人才胜任力特征,结合员工心理行为和日常工作行为确定待开发的员工名单。易华( 2010) 认为创意人才具有七大特征: (1) 具有创意与创造力;(2) 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3) 具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和能力;(4) 以团队化形式进行创作;(5) 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取向;(6) 对城市生活的便利条件需求较高;(7) 在创意城市集聚[10]。凡是具备这七大特征中的大多数特征的员工均初步确定为可开发的对象。

其次,企业需要从组织、工作任务和员工个人三个层面进行开发需求分析,分析与农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相关的工作岗位及胜任该工作所缺的知识及技能要求,更精准地确定开发对象。开发对象确定好之后,企业可以根据各个开发对象的具体情况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似性,划分不同的开发小组,然后针对各开发小组的情况确定具体的开发方案。开发方案包括开发内容、开发时间、开发方法、开发讲师、开发设施设备、开发预算、开发期间的考勤以及待遇等相关内容。

第三,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评估,包括开发的组织、实施过程的评估和开发效果。通过开发评估,能够了解开发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也可总结开发的宝贵经验。另外开发效果的评估更能够了解员工在开发前后的差异,包括产量、行为、态度、技能、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通过量化员工在开发前后的差异,准确地评估开发效果,这可以作为下一次开发时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也能准确地量化企业在创意农业人才开发方面的效果。

第四,需要注意的是,要使开发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作保障。比如把开发结果与员工的晋升、转岗、留学深造挂钩;把开发管理纳入绩效考核,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或者设置相关奖项等等。有了这些措施作保证,一方面可以保证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升员工的创意潜力。

4.2.2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质量关系到留才、育才、激励才等各个方面,因此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创意农业人才的开发。首先,农业企业应该为员工设计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通道,特别是根据创意农业人才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通道,使他们能根据企业的情况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沿着特定的职业生涯通道不断发展,从而实现创意人才由“创意蓝领”向“创意白领”乃至“创意金领”的路径不断发展。

其次,做好员工配置,根据员工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求职倾向等因素把员工配置到适当的岗位上锻炼,让他们通过工作认识自己和工作环境,同时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内容各异的创意大赛,科学合理的设置比赛规则和奖项,鼓励员工参加比赛,通过比赛,发现各种创意人才,然后指导这些创意性人才规划职业生涯,引导他们沿着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通道发展,从而达到开发创意人才的目的。

4.2.3 构建基于能力的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

绩效考核对人力资源开发有重要的意义,绩效考核在农业企业中是企业聘用、选拔和开发员工的重要依据,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能够较好的评价出有创意的农业人才,以此为重要的依据把他们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或者提拔到更高的岗位上锻炼,同时可以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最终达到提升他们的创意能力的目的。

构建基于能力的绩效考核体系。首先,要根据创意农业人才的特征设计有针对性的、体现关键绩效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应该以体现创造、创新方面的“软“指标为主,以创造性成果等“硬”指标为辅,须准确界定各个指标之间的界限和确定各个指标之间的权重;其次,必须恰当划分每个指标的等级(如优、良、中、一般、不合格),并准确界定每个等级的标准(比如创意农业人才在某一个指标方面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优秀、什么程度才算良好等等);第三,对每个指标的各个等级赋分,根据等级的不同赋予不同的分数,比如团队合作能力这一指标的优秀等级可以赋5分的话,那么良好等级就可以赋4分等等,当对每一个指标的各个等级赋分之后,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第四,企业必须成立绩效考核小组,人力资源部应该对绩效考核小组进行开发辅导,使他们掌握绩效考核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合理安排考核的进度和具体时间,有针对性地对企业各岗位的员工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重新聘用、选拔和开发员工,从而达到开发创意农业人才的目的。

此外,构建富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也是创意农业人才开发的重要方面,创意农业人才往往是学历较高,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农业企业在设计薪酬体系的时候必须有针对性地设计。创意农业人才的薪酬设计可以根据考核结果设计物质薪酬,并且增加能力和创意成果导向的薪酬权重,这样可以从物质待遇上激励创意农业人才;同时,针对创意成果的类型、价值赋予创意农业人才相应荣誉及其他非物质性的奖励,包括公费旅游、深造、职位晋升、职责权限、办公环境等方面的待遇。通过设计这种富有激励性和针对性的薪酬体系,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可以更大限度地达到开发员工创意能力的目的。

4.3 高等涉农院校的创意农业人才开发途径

高等涉农院校是培养创意农业人才的主阵地,涉农院校在培养创意农业人才方面与政府以及涉农企业有所不同,政府主要是通过知识产权战略促进有关单位和个人对创意农业人才的开发,涉农企业则是针对具体的业务要求对创意农业人才进行开发,而涉农院校主要是夯实学生要求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意精神,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人文、社科、哲学知识素养,使学生具有创意意识、创意精神和创意能力;对部分学生还可培养他们的自信、坚强、果敢、团队合作等特殊品质。因此,高等涉农院校应该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系统的创意人才培养体系。高等涉农院校创意人才培养体系可以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构建。

4.3.1 构建体现创新教育和创意教育的课程体系

构建体现创新和创意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在理论课程体系方面,涉农院校必须构建体现创新教育和创意教育以及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包括:第一,加强人文社科课程建设,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开设逻辑、创新思维训练、哲学、法律、文学、艺术类课程。第二,加强创意管理、创业管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业信息等学科课程培养学生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创意能力。第三,设置工具性课程,如统计学、数学、系统工程、计算机绘图,农业生态网络等课程。第四,创设跨学科、边缘学科课程,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11]。

在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方面,高等涉农院校所制定的教学计划也要体现出对创意农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真正体现出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在课时的分配上,应该适当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在设置实践课程体系设时要注意压缩课内学时,教师以项目驱动的形式增加学生课外自学、团队协作、小组实验的学时,以完成项目任务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可支配时间。所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学校实际,合理安排生产劳动、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论文设计实践课程体系;注意处理各个课程之间内在逻辑联系,合理安排各课程之间的学时,这些实践课程必须根据涉农院校各个专业的特点编写大纲、教案以及评估细则,这些大纲、教案和细则必须体系创新、创业和创意教学的要求。

4.3.2 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意农业人才的关键,涉农院校在实施创意农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不断根据创意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市场动态,结合地方创意农业实践和本校各专业的实情进行相应的改革。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选择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内容,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迁移、移植的能力;果断吸纳、更新和扩充农业学科发展的新知识、新理论以及农村经济改革、农业经营组织改革,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改革以及盈利模式改革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比较准确地掌握和预测农村、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动向,能够根据国内农业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产生新的农业“创意”。

在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上,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为学生构建一种严肃认真的气氛,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存量和技能存量。其次,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条件下,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教学法,即以完成项目为目标、以分工和分组讨论为手段、以创意评估指标为衡量标准,从而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授权给项目小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根据老师的安排完成项目。在采用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融入 “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塑造一种“求异、联想、逆向、归纳及推断等思维和操作技能”,并在项目式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解决“知”、“会”、“创”、“适”、“悟”的问题,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

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上,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学生社会实践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创业、创新、创意教育中的育人功能。涉农院校要加快教学体制改革,打破闭门造车的传统做法,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

首先,涉农院校应该设置负责外联的岗位,赋予外联岗位的外部联系功能,专门负责与掌握农业资源的农业企业、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示范区、涉农的科技组织、经营组织、农业生态观光示范区等机构联系,为学生深入这些机构开展实习和实训工作提供平台。

其次,积极引导学生或者带领学生深入调查农业企业、农业市场、农业服务机构、农村需求以及农民问题,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思考农产品、农肥、农药及其相应的研发、组织、生产和销售问题,从而在调查中激发创意动机和实际创意能力。

第三,让学生借鉴一些典型的创意农业经典经验,并且设法让这些学生参与一些典型的创意农业活动,对提升学生的创意意识和创意欲望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是让学生参与有创意的农业生产过程,如参与类似于浙江千岛湖巨网捕鱼的整个过程,学生可以体验到巨网捕鱼过程中种种创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欲望。二是让学生参与农业景观的设计过程,可以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体会到景观设计中的各种创意。如美国曾利用农作物或其他植物生长形成对视觉阻隔的环境,设计玉米迷宫,吸引大量游客参观,取得了可观的旅游观光收入。如果让学生参与此类似的迷宫设计,可以直接丰富学生的农业景观设计技能,激发他们的创意欲望和提升他们的创意能力,同时让他们直接感受到“创意”的收益。三是参与农业废弃物创意利用实践,比如让学生用废弃的鱼骨作画或者用农作物秸秆作画等等。四是让学生参与农产品用途转化,如可以通过微型化,把水果和蔬菜盆景化,做成观食两用的盆果、盆菜等等。五是让学生参与农产品奇异化生产,培养新、奇、特农产品,如培养特大南瓜、培养方型西瓜、饲养袖珍宠物等[12]。总之,让学生参与到农业生产组织、农业景观设计、奇异农业产品生产等活动中来,必将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意动机和能力,使创意农业人才的开发真正落到实处。

第四,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参观各地典型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示范区,激发学生的各种联想和思考,激发创造性思维和产生农业创意活动。如在位于北京密云县古北口镇汤河村的“紫海香堤艺术庄园”,种植了薰衣草、紫苏、马鞭草、洋甘菊等200余种世界珍贵香草品种,是一个集养生、度假、休闲、体验、艺术创作、婚纱摄影、影视拍摄为一体的综合性都市型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区,也是集“情景式休闲度假”、“文化创意产业”、“现代都市型农业”、三位一体的文化旅游模式。学生参观这些富有创意的农业发展模式,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各种联想和思考,激发创造性思维和产生农业创意活动[13]。

4.3.3 积极打造创意型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犹如企业文化一样,对涉农院校的师生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辐射功能。创意型的校园文化必然能构建良好的创意氛围,能对学生的创意意识和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 打造一种敢冒险、富于创新的校园文化。涉农院校通过营造一种敢于冒险、富于创新的校园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意意识、创意精神并使创意“落地”。所谓创意“落地”,可以理解为使创意构想转化为创意方案、再实施创意方案,最终使创意变成一种新的产品、新的方法或者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或者一种新型经营模式或者新营销模式等等。打造这种敢于冒险、富于创新的校园文化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要通过开展大量与创意有关的活动,收集农业创意典型人物及其优秀事迹,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创意欲望,提升各种与创意相关的能力。二是成立有利于进行创意教育的“创意实践工场”或者学生社团。如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的“创意实践工场在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该实践工场的实验室和工作室包括教学实验、内容创作实践、 展览展示实践、 仿真经营实践四个部分。其中教学实验方面包括新华08终端实验室、数字采编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内容创作实践方面有文心工作室、创意工作室、视觉传播工陶艺工作室作室、陶艺工作室;展览展示实践方面包括39号艺术空间、文化盛宴长廊;仿真经营实践方面包括文化用品商店、创业咖啡屋、模仿广告公司。中央财经大学的“创意实践工场”效果很不错,为学校培养高素质的文化创意领域的创意与管理人才做出了较大贡献,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文素质培养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14]。

其次,积极开展并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创意竞赛。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创意竞赛,能够深刻理解整个创意方案的形成过程、体验创意中的各种得失,以便总结经验,为各种涉农产业及相关产业价值链中各环节的创意奠定基础。此外,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意竞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和提升竞争能力,竞争能力的提升必将在创意方案制作中得到深刻的体现。在创意竞赛开展思路上,一方面可以设计校级、院级甚至系级的创意竞赛项目,具体的做法可以考虑出台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各学院、各系乃至各个相关专业的学生社团负责设计、组织相应的创意竞赛项目,并把宣传、组织报名以及参赛流程设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负责人,相关管理部门需做好监督检查,鼓励相关专业的学生组队参加比赛。各学院也可以依托院、系的学生会、职业生涯发展联盟、创意协会等社团组织设计、组织各种形式的创意竞赛。另一方面,学院就业指导中心或者职业技能中心及其他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辅助国家、省、市各种机构举办的涉农创意竞赛,并把相关信息转达给各院系,各院系应该积极部署,做好组织、宣传、安排指导教师、报名等相关事宜,积极主动地组队参赛。此外,院系应该形成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以便利鼓励教师对参赛小组进行指导,并给予相应的物质报酬和荣誉奖励。

第三, 积极推动创意项目孵化。一个好的创意,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可行的实施方案或者一个好的组织形式或经营模式,对农学类大学生而言,选择创业是创意“落地”的重要手段。但是大学生创业往往受到各种条件的约束变得困难重重,因此涉农院校要建立以专业为核心的创业孵化基地,帮助农类大学生或毕业生在农业孵化基地开展以专业为核心的自主创意,并给予如专业技术、创业技术、工商注册、财务管理、经营等方面的专业辅导以及相应的融资支持,使学生的创意成果通过创业过程转化为市场所需的实际产品。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不断碰到新的问题,促进他们不断产生新的创意解决创意难题,随着创业的成功,创业者的创意欲望和创意能力会进一步提高,从根本上达到了创意农业人才开发的目的。创业孵化基地的类型很多,比如有的叫创业园、有的叫创业科技园、有的叫创业孵化中心,涉农院校可以叫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可以为涉农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和其他硬件设施,能够使其将创意成果或发明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化,在孵化基地这个全真环境下,创业者可以零距离地接触市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经营观念[14]。同时在学生的创业过程中,相关专业教师需要随时进行指导和研究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对学生的创业起鼓励与助推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自信、预测与判断等能力有很大好处。总之,通过农业科技园的孵化和教师的精心指导,创业者的创业很可能取得成功,并在创业的各个环节中产生各种创意,可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创意欲望和创意能力,达到开发创意农业人才的目的。

[1] 褚劲风.世界创意产业的兴起、特征与发展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2005,14(4):16-21.

[2] 林炳坤 ,吕庆华. 创意农业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3(10):177-183.

[3] 林剑,李中斌.创意人才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12(10):165-171.

[4] 秦向阳,王爱玲,张一帆,等.创意农业的概念、特征及类型[J].中国农学通报,2007(10):29-32.

[5] 朱澍清. 对高职创意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33-35.

[6] 蒋亮.成都举办创意农业发展论坛专家称中国创意农业人才稀缺[EB/OL].[2010-10-17].http:llnews.ifengrcom/gundong17/2809400_0.shtm].

[7] 张永强,郭翔宇,秦智伟.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6):11-14.

[8] 杜海东,关冬梅 ,刘捷萍.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基于创意人才培养视角下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8):45-48.

[9] 李程骅,赵曙明.发达国家创意人才的培养战略及启示[J].经济学研究,2006(11):1-5.

[10] 易华.创意阶层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3):61-65.

[11] 叶雪影,苏利瑞,余少娜.论农业高职院校创意农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0):60-64.

[12] 王树进,张志娟.创意农业的发展思路及政策建议——以上海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264-270.

[13] 杨良山,朱奇彪,何海玲,等.生态文明视角下浙江创意农业发展模式选择[J].浙江农业科学,2015, 56(1):32-36.

[14] 王强,刘飒.高层次创意人才特色培养模式的个案研究——以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的“创意实践工场”为例[J].教育理论研究,2011(1):250-253.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agriculture talents under the new normal perspective

ZHANGQuan1,2,ZHOUQi-liang3

(1. Luod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uoding 527200, China; 2.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650221, China; 3. Jiangxi Foreign Languag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chang 330099, China)

2017-08-10.

张权(1971-),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E-mail:mbazhangquan@126.com.

2095-7386(2017)03-0079-08

10.3969/j.issn.2095-7386.2017.03.016

F 323.6

A

猜你喜欢
人才农业学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人才云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赶不走的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