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竞争优势获取策略研究*

2017-11-07 08:27孙美佳毛军权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分工隐性标准化

孙美佳 毛军权

(上海行政学院,上海 200233)

企业创新竞争优势获取策略研究*

孙美佳 毛军权

(上海行政学院,上海 200233)

受“交互记忆系统”中知识分工思想的启发,本文识别了知识分工的三种类型:集合模式、序列模式和互惠模式,探讨了每种分工模式下知识的价值实现逻辑,并由此推论出知识管理的一般原则——将基于集合与序列分工框架的知识显性化,保持互惠分工模式下知识的动态隐性。根据知识价值链上的两个环节——产品设计与生产实施,知识分工框架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由此可将知识管理策略划分为手工艺模式、标准化模式、团组生产模式与磨合设计模式。以团组生产模式和磨合设计模式为最佳模式,手工艺模式和标准化模式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标准化生产、封闭化设计、细胞化生产向最佳模式转化。

知识管理;知识分工;创新;竞争优势;两难困境

一、引 言

伴随着全球经济低迷,出口贸易萎缩,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举措。围绕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四新”经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释放市场活力、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刘新竹,2016)。创新创业的本质在于技术知识与市场知识的整合与衔接,对重要知识资源的获取、创造、整合与应用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实力(Kogut和Zander,1992),尤其是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由于具有因果模糊性、难以模仿性、难以替代性,被认为是创新创业的战略资源(Wilcox-King和Zeithamel,2001),对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Zahra,2006;范太胜,2003)。

然而,隐性知识的属性引发了一种两难困境:为了获得技术上的规模效应,组织需要将隐性知识显性化,以提升成员间知识基础的一致性与认知共识(汤超颖和伊丽娜,2017),从而提升组织知识创新水平和知识价值的重复利用;但被显性化的知识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以及无形性、外部性等属性(李由,2017),破坏了“难以模仿”的原则,不仅增加了被竞争对手抄袭的风险,而且容易导致组织刚性,使组织的竞争优势不可持续。两难困境成为众多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阻滞因素,严重影响了企业技术研发的根本动力。对知识管理两难困境的理论解读,将有助于揭示创新的本质和隐性知识的价值实现方式,帮助企业解开创新困惑,从根本上扫清创新认知局限。为此,本文对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深度解读,从知识分工的角度探索了隐性知识的价值实现方式,并就可能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探索。

二、组织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内在逻辑

1.内驱力

隐性知识显性化由知识本身的属性、管理的内在要求以及组织的逻辑而决定。

(1)知识的属性

知识是具有意义和内涵的且被验证过的信息,它的价值在于主体能够借助于被解析出的含义增强自身行动的有效性。很多学者尝试着对知识进行分类,如野中郁次郎(1994)承接哲学家Polanyi的观点,按表现形式将其分为显性知识(Articulated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其中隐性知识包含大量具体的、非编码的、借助于情境才能得以体会的信息,这些知识不仅多样,而且分散、不易表达或难于分享,在理解、模仿和扩散上具有一定的壁垒,它是个人主观认知能力与客观境遇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土壤。显性知识则编码程度高、抽象程度高,易于扩散,如果正确加以利用,可以节约对数据的消耗,符合人类对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规避的偏好(Boisot,2005)。隐性知识显性化可以提升知识的利用率,获取知识价值的最大化。

(2)管理的需要

个体在获取、创造和储存知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的学习都发生在个体的头脑之中,换言之,知识创造是一种个体活动(Grant,1996;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1995)。由于人的大脑在获取、储存和处理知识上的能力有限(Simon,1991),个体通常需要专攻特定的知识领域。然而,不同领域的知识需要合作的基础,显性知识恰能够为成员提供协调与合作的基础规则与认知前提(Grant,1996)。因此,管理者倾向于利用标准化方式来控制与协调组织中的多元主体,以削减环境中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从而实现组织的稳定性、有序性、同一性及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显性知识的标准化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学习曲线效应与重复效应(Volberda,2005),从而降低产品与服务的边际成本,提升组织效能(Hansen等,1999)。

(3)组织的逻辑

Grant(1996)认为企业需要获得和整合不同雇员的专门化知识,将现有知识应用到产品和服务提供上,从而获得组织能力。因此,组织知识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社会的构造(Kogut和Zander,1992),会通过群体成员间的合作有规律地被表达,植根于组织规范之内,内在于群体之中(Alavi和Leidner,2001),从而实现大于单一个体加和的整体功能性。一方面,企业作为整合不同领域知识的机构而存在,它的功能之一就是对富有创造性的个体提供支持,或为个体知识创造活动提供情境;另一方面,企业也致力于在组织层面上放大由个体所创造的知识,并将其结晶为组织知识网络的一部分(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1995)。隐性知识显性化是为了通过组织情境下的微观互动,在组织层面上整合并深化个体知识的价值。

2.内阻力

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深化知识价值、实现组织功能、促进管理协调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形成了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知识外溢和组织刚性两个方面。

(1)知识外溢的风险

与天然具有价值专属性的物力资源不同,知识本身具有非排他性特征,可以被重复利用,使这类资源具有价值界定上的双重标准——效用与稀缺性(Boisot,2005)。也因此,隐性知识显性化对组织将产生双向的作用。从效用角度讲,知识分享在不损失可用性的情况下扩展了知识的受益范围。作为一个价值单元,组织需要成员贡献个人的知识,将之编码化并转化为可供更多成员重复利用的组织知识,促进更多内部人从中受益,以获得最大化的整体价值。然而,从稀缺性角度讲,显性化的知识降低了知识传播的壁垒,为知识外溢提供了便利条件。商业竞争需要形成“人无我有”的竞争态势,知识外溢会影响知识的专属性程度,折损其稀缺性价值,影响组织独特竞争优势的构建(Barney,1991)。

(2)组织刚性的风险

出于管理的需要,管理者倾向于将岗位职责明晰化、先进经验制度化、操作程序标准化,以确保从知识中解析出的含义被所有组织成员共享,避免工作角色模糊、职责不清、资源浪费,从而促进管理控制与多单元协调合作,形成了从知识到价值实现的单环学习(Argyris&Schon,1978)。这种氛围下,组织容易被保守主义倾向所主导,当环境相对稳定时,知识的价值将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而成倍增长,帮助组织从中获益。然而,当环境高度不确定时,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单环学习系统将诱使成员强化不符合环境要求的行为,导致组织反应能力衰退,形成僵化的运营模式(Volberda,2005),使之陷入组织刚性的陷阱。甚至已经显性化的知识不再是帮助组织实现目标的手段,而变成了组织目标本身。

3.两难困境的核心

知识管理的两难困境不仅涉及是否应当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表面问题,而且还隐含着组织知识应当同质化还是多样化的深层次矛盾。把隐性知识表出化,形成编码程度、抽象程度、共享程度更高的显性知识,无形中会导致知识资源同质化,即强势知识战胜弱势知识,强势文化消灭弱势文化。这一过程虽然产生了秩序、稳定性与一致性,但也损失了组织多样性,不利于柔性与创新。然而,过度强调以隐性知识为代表的多元文化,也容易导致成员对组织准则不加区别的不信任,产生组织目标涣散、资源过度冗余、协调功能紊乱等消极影响,使组织陷入混沌状态。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对知识价值充分利用的同时保护其不被竞争对手所模仿。

三、知识分工协作与隐性知识的管理原则

知识的价值实现过程不仅取决于知识本身的属性,而且与知识储存、创造、交流、扩散的载体——组织成员密切相关。已有研究大多从组织层面进行分析,忽略了不同主体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及微观互动。“交互记忆系统”的相关研究,从知识分工的视角出发对组织知识的价值实现方式进行了探讨,为知识管理两难困境的厘清提供了有效借鉴。

1.知识分工:“交互记忆系统”的启示

“交互记忆系统”的研究中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存在相互依赖的群体中,通过对知识责任的划分,群体成员趋向于认领不同的知识领域,这种知识分工产生了适宜的认知工作量,成员也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责任领域实现专业化。同时,个体可以将其他成员作为外部知识存储设备,通过向其他成员寻求以责任领域为基础的信息,分散完成群体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负担 (Hollingshead,2003),使得储存在其他人记忆中的知识通过成员间的人际互动被获得,从而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间搭起了桥梁(Brauner和Becker,2006)。依据知识分布的地图,组织将成员的专业知识进行管理,形成一个比任何单独个体保有的信息更丰富的记忆系统(孙美佳和李新建,2012)。一些交互记忆领域的研究者认为知识管理未来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成员对组织知识分布的共享,这样既可以确保知识的共享性,又可以保护知识的难以模仿性,实现专业技能、知识和信息上的差异化,最终形成关于“谁知道什么”的群体共识(e.g.Brauner和Becker,2006)。该领域的研究对知识管理的启示在于:劳动分工是组织的重要特征,工作场所的分工协作方式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具体情境,结合情境探讨知识管理的一般原则有助于隐性知识的价值实现。

2.知识的分工模式与协作原则

知识的分工模式可以分为三类:集合模式、序列模式和互惠模式,如图1所示。以下将对不同分工模式与协作原则展开进一步的探讨,以在具体情境中探讨隐性知识的管理原则。

图1 知识分工的基本模式

(1)集合模式

一部分知识在价值实现时,不需要直接依赖于群体的其他成员,个体就可以充分实现它的价值,这种价值实现方式本质上与Thompson(1976)所识别出的集合相互依赖(pool interdependence)相一致,这类相互依赖中每名成员都为整体提供了分散的贡献,同时被整体所支持。

这类分工模式下,集体里的每名成员都是独立完成任务的个体,个体的知识可从不同成员的绩效差距上客观地反映出价值差异,相对易于被发现,通过研究和分析可以将其显性化以形成工作规范。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所进行的工作动作研究就属于这类问题。通过对工人搬运动作的反复研究,确定必要的动作,排除不必要的动作,从而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基于集合相互依赖的隐性知识应当通过规则或指令的方式显性化(Thompson,1976;Grant,1996),这些规则或指令为隐性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显性知识提供了方式。由于这类知识具有技术的特性,因此一旦显性化,易于被组织内其他成员重复利用,实现群体层面上的共同改进。但这类知识被显性化后,企业仅能通过有限的方法确保其不被竞争对手抄袭,如通过创新来抑制竞争对手的模仿(Kogut和Zander,1992),将组织封闭化以限制知识的流动性(如采取一系列保密措施)(Thompson,1976),或者申请专利,采用法律手段保障知识的所有权等。这些方法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也难以从根本上防止组织有价知识的外泄。

(2)序列模式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人们可以将一个完整的任务分解为不同的部分,按流程进行横向切分,使工作者聚焦于某一特定的部分以发展熟练的技能,从学习曲线中获得个体效率的提升。亚当·斯密(1776)以制针为例发现,工人们将全过程划分为十八道工序,合作后的绩效是个体绩效的二百四十倍,专业化产生的效率惊人。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Thompson(1976)识别了序列相互依赖(sequential interdependence),即负责不同工序的主体之间可以按流程的顺序被准确地定位,一方的行动以另一方的适当行动为前提,且这种依赖具有由技术决定的非对称性,如供应链的前端产出是后端的投入。

这类分工模式下,知识的价值需要通过不同个体或群体间的传递性合作才能得以实现,价值实现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影响后续的绩效结果。此时,知识嵌入于运营流程里,依照工序排列被划分成若干知识单元,每个单元仅了解局部的知识,而不了解运营的全貌。序列相互依赖以最小化协作成本为原则(Thompson,1976),以日程的形式对行动进行治理,按照时间序列来组织生产活动,这样每种专业知识的投入在被指定的时间上独立发生(Grant,1996),每一个环节内部所面临的任务便可简化成集合相互依赖的模式。

(3)互惠模式

并非所有的情况都能按照单向影响的方式进行,更为复杂的情况出现在互惠相互依赖(reciprocal interdependence)中。这种分工中,不同单元间存在无法消除的双向影响,即一方的产出将成为另一方的投入,同时一方的投入也是另一方的产出,双方知识相互渗透,须依赖及时沟通与反馈才能顺利完成工作,如由不同领域专家所组成的问题解决团队。

在此种分工模式下,隐性知识需要多方贡献才能显性化,这类知识经过抽象化即为群体的运营模式与内在秩序,这种知识深深嵌入于不同知识单元间的互动之中,需要基于相互调整的协作(Thompson,1976),产生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会促进大量“对”(Dyadic)关系的形成,并纺织成组织的知识网络。这也意味着脱离了价值实现的具体情境,离职者所持有的知识可能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Thompson(1976)认为依据协作成本最小化原则,组织应当将互惠相互依赖置于一个局部的和有条件的自治团组中,Grant(1996)进一步认为依赖团组内长期合作所形成的惯例和默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一些突发状况出现时,合作者在没有明确规则、指令甚至没有经过事先沟通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以往的惯例或相互间的默契顺利完成任务。此外,Kogut和Zander(1992)认为互惠式的分工有利于多元知识的整合与新知识的形成,企业可以通过重组其现有能力而学习到新的技能,以企业内目前存在的社会关系为基础构建新型合作方式。此时的知识已经上升为组织专属性知识,即便竞争对手仿而效之,也可能因为资源基础不匹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但也存在竞争对手结合自身特点对原有技术进行批判式继承,形成新的组织专属性知识,从而超越原有知识有效性的可能。日本丰田汽车对美国福特生产方式的修正与改良形成了精益生产方式,在汽车行业反超美国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四、知识管理的模式与转换

确保集合与序列协作模式的知识显性化,有效帮助知识的解析价值在组织内重复利用;保持互惠协作模式的知识处于动态隐性状态,能够帮助维持知识的因果模糊性,形成组织专属性知识,从而防止竞争对手的抄袭与模仿。这种知识管理原则在产品构架和生产方式上得到不同的体现。从产品构架上,可区分出磨合型产品设计和标准化产品设计,前者的零部件具有较高专用性,对应了互惠式知识分工;而后者的零部件则具有通用性和兼容性特征,对应了集合型和序列式知识分工。从生产过程角度,也可区分出流水线模式和团组加工模式,前者依靠若干独立工人的简单重复劳动,体现了集合/序列式知识分工;后者以团组为单位完成产品的加工与组装,体现了互惠式知识分工。据此,又可将知识管理模式划分成四种类型,如图2所示,这一框架为组织获取创新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思路。

1.知识管理的四种模式

(1)手工艺模式——互惠式框架,互惠式生产

在手工业时代,产品从设计、加工到装配都体现了手工艺人的技能水平,属于磨合型产品范畴,各部件间遵循着互惠的知识框架,具有良好的自洽性。生产环节仅依赖于简单的机械工具,需要多名劳动者采用双向影响的合作方式,或者需要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及时性互动,形成了知识管理的封闭模式。由于大量设计知识与生产知识都保持着隐性状态,掌握技艺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通常只能采取学徒制的近身传承,通过师傅对徒弟的言传身教、手把手指导、情境共享来揣摩技能的真谛。封闭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防止竞争对手“偷师学艺”,但缺点也不可回避,例如产量低、知识传递速度慢、知识重复利用周期长、产品因人而异、质量的一致性得不到有效保证等。

图2 知识管理的模式划分、模式互动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

(2)标准化模式——序列式框架,序列式生产

标准化模式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以“大量生产方式”为代表。这种模式中,各种零部件的设计信息被标准化,且具有完全的、连贯的互换性(鲁斯、琼斯和沃麦克,1990)。这一努力使产品设计信息沿着模块化的思路被表出化为显性知识,然后按照序列模式的思想加以组装和连接。在生产实施方面,福特模式分工细致,每个工人只需负责简单且单一的工作并实现专业化,从事相同工作的工人之间几乎不需要合作,从事不同工作的工人之间沿着生产线的时间序列单向的合作,操作流程与操作规范都以工作说明书的形式固化为显性知识。这种模式中,培训一个合格工人仅需几分钟的时间,大大提高了知识的重复使用率。然而,大量知识的显性化也提升了竞争对手模仿的风险,使企业陷入竞争的红海。

(3)团组生产模式——序列式构架,互惠式生产

团组生产模式以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方式”为代表。20世纪中叶,日本丰田公司结合自身特点,在模仿中创新,改进了福特生产方式。设计者并没有盲目地对福特生产方式全盘接受,而是对每一个细节进行了谨慎考察,结合自身能力、技术、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特点,将福特制改良为丰田模式。这是一种半开放、半封闭的知识管理模式,尽管产品设计信息按照序列模式进行安排,但产品生产采用团队为基础的运营单元,配合模糊分工、鼓励多能工的管理策略,工作场所中存在着大量由成员双向互动而产生的隐性知识,具有不易迁移的丰田专属性。这种模式中,产品设计构架的序列化安排有助于企业缩短研发时间;生产运营采用互惠模式,为隐性知识的价值析出提供了环境与平台,成为确保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不竭源泉。这种知识管理模式有助于产品设计知识和生产运营知识之间的互动,对现有技术模式下的产品改进尤其有效。

(4)磨合设计模式——互惠式构架,序列式生产

磨合型设计模式以苹果公司为代表。苹果公司的产品较为多元化,常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被认为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将客户隐性需求转化为现实产品的能力,遵循了从隐性知识挖掘到技术知识的显性化,再到大规模生产的知识价值实现过程。在产品设计阶段,苹果公司的产品采用互惠式框架设计,例如早期的个人电脑Macintosh拥有交互式图形界面,采用封闭式硬件软件系统;随后的音乐播放器iPod也有独特的iTunes软件系统相配合,开拓了付费音乐下载市场;智能手机iPhone更是采用了与其他手机不兼容的iOS系统,形成了集性能、品味、时尚于一身的互惠型产品构架(吴军,2013)。在生产方面,苹果公司采用外包方式,委托富士康进行流水线生产,通过工人的简单重复性劳动实现规模效应,降低了成本并确保了产生质量。苹果模式的优势源于对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互动的有力把握,产品设计基于互惠构架,产品生产采用基于序列框架的大量生产方式,在知识利用率最大化的同时设置了知识流动的壁垒。

2.模式转化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

由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知识管理策略中团组生产模式与磨合设计模式是知识管理的典范,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形成了一种“半开放/半封闭”的知识管理策略,以开放的显性知识扩大规模、提高效率,以封闭的隐性知识促进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产生。手工艺模式与标准化模式由于过于局限或过于包容都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因此需要向更有利于知识价值实现的方向改进。

(1)手工艺模式的改进途径

手工艺模式以产品设计知识与生产实施知识均处于互惠分工框架的隐性状态为主要特征,其改进策略包括模块化设计或标准化生产,以提升企业研发实力或扩大生产规模,较为适合开拓阶段的初创企业。

①模块化设计。这一策略是充分发挥模块化的降维思想,根据相似性原理将复杂的产品设计分解为若干个模块,使每个模块具有独立的输入/输出系统和独立功能。通过将产品设计进行模块化处理,可以将知识创造的范围聚焦到模块内部,针对每个模块本身的结构与功能进行完善和改进。同时还可以利用“组合式创新”,实现产品功能的丰富化或产品类型的丰富化。这种知识管理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增强研发实力,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推陈出新的速度,更好地适应顾客快速变化的需求,在互惠生产框架的基础上帮助手工艺模式转化为团组生产模式。

②标准化生产。这一策略充分发挥分工与专业化思想,将原来由个人或小团体封闭独立完成的工作进行拆解,划分成若干工序,将互惠生产框架改革为序列生产框架。将决策与实施相分离,再将操作实施标准化,简化了每名工人的工作内容,体现了管理的一致性原则,使生产系统目标集中。同时,标准化还以明示的规章制度作为合作的基础,帮助企业生产系统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有助于最小化协作成本,确保产品质量与性能稳定。这种知识管理策略致力于维持产品设计的互惠模式和生产实施的序列模式,帮助企业从手工艺模式转型为磨合设计模式。

(2)标准化模式的改进途径

福特模式以产品设计知识与生产实施知识均基于序列框架的显性状态为主要特征,可以沿着封闭化设计或细胞化生产两种思路进行改进,较为适合大型企业的变革与转型。

①封闭化设计。标准化模式下的产品设计多采用公开信息和普适标准,知识易于获取,也易于扩散,尽管能通过对现有知识秩序的重构整合出新的价值,但也存在易被模仿的风险与问题。可以采取封闭化策略,沿着差异化与收敛化两种逻辑进行。其中差异化逻辑是指避免与大众观念或普适标准相一致,遵循独特的理念与框架,形成组织专属性的设计风格,这类风格有利于品牌效应的形成。收敛化是指专注于特定领域或特定目标,缩小组织专业化的范围,在有所为的领域有所作为。遵循着封闭化逻辑,组织不仅可以建立更加专业化的知识集合,而且可以在动态情境中积累更多不易被模仿的隐性知识,促进从标准化模式向磨合设计模式的转型。

②细胞化生产。标准化模式的一个弊端在于打破了生产过程中不同组件之间合作的双向性与及时性,将互惠的分工框架割裂为集合或序列式的分工框架,使得生产过程完全依赖于明示的显性知识,扼杀了柔性与隐性知识的生成基础。同时,简单重复操作极易导致劳动异化,剥夺了劳动者的精神自主性和社会交往性,使劳动丧失了内在价值。而且这种生产方式效率提升的空间有限,组织专属性不强,经常成为被外包的对象。生产方式“细胞化”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这种生产方式一改传统的流水线思维,采用团队化的工作安排,将知识价值实现方式回归到互惠分工模式下。这种知识管理策略还原了知识实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并吸纳了价值实现过程中的隐性知识,将流水线上“单环学习”转变为“双环反馈”,促进来自于生产一线的改进与创新,帮助企业从标准化模式向团组生产模式转型。

五、结论与讨论

知识管理的逻辑悖论引发了实践原则的冲突,使企业陷入了是“创新”还是“模仿”的管理困境。本研究立足于冲突的化解,剖析了问题的本质,探索了知识管理的逻辑与规律:基于集合与序列分工框架的知识依赖于显性化和标准化的价值实现原则,互惠模式则根植于知识情境之中,是隐性知识价值实现的必要方式。与手工艺模式和标准化模式相比,团组生产模式和磨合设计模式因为既规避了知识外溢和组织刚性的风险、又实现了知识的可重复利用,而成为知识管理较为理想的模式。产品设计的模块化与生产方式的细胞化是向团组生产模式转化的必要方式,产品设计的封闭化与生产方式的标准化是向磨合设计模式转化的可行方法。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大量的中小企业依靠少量具有闪光点的发明专利开拓市场,产品开发实力薄弱、边际成本过高、市场影响力不足是制约他们发展的核心问题,这些企业可遵循产品设计模块化和生产实施标准化两种思路,充分利用知识可被重复利用的价值,实现研发实力与生产规模的扩张。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核心能力构建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盲目地模仿外来技术不仅无法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而且会在技术领域受制于人,成为利润实现和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他们可以依循产品设计模块化与生产方式细胞化这两个改进方向,利用因果模糊的互惠情境塑造具有专属性的组织知识,实现研发或生产领域的能力突破。知识管理的精髓不仅在于知识本身,更在于对知识分工与协作方式进行管理。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将这一理念与组织结构设计、工作设计、薪酬和激励设计等方面相结合,对知识情境中的社会现象与规律进行分析探索,以便对基于社会秩序形成的知识价值进行更深入地挖掘与释放。

[1]Andrea B.Hollingshead,David P.Brandon.Potential Benefits of Communication in Transactive Memory Systems[J].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3,29(4):607-615.

[2]Bruce Kogut,Udo Zander.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J].Organizational Science,1992,3(3):383-397.

[3]Elisabeth Brauner,Albrecht Becker.Beyond Knowledge Sharing:The Management of Transactive Knowledge Systems[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6,13(1):62-71.

[4]Ikujiro Nonaka.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al Science,1994,5(1):14-37.

[5]Maryam Alavi,Dorothy E Leidner.Review: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a: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Issues[J].MIS Quarterly,2001,25(1):107-136.

[6]Morten T.Hansen,Nitin Nohria,Thomas Tierney.Waht's Your Strategy for Managing Knowledg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rch-April,1999:96-106.

[7]Robert M.Grant.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109-122.

[8]Wegner,D.M.,Transactive Memory:A Contemporary Analysis of the Group Mind[A].in B.Mullen and G.R.Goethals,Editors.Theories of Group Behavior[C].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7:185-208.

[9]Zahra S A.Entrepreneurship and Dynamic Capabilities:a Review,Model and Research Agenda [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6,43(4):917-955.

[10](荷)亨克·傅博达(著).项国鹏(译).创造柔性企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11.

[11](美)W·理查德·斯科特,杰拉尔德·F·戴维斯(著).高俊山(译).组织理论——理性、自然与开放系统的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2](美)丹尼尔·鲁斯,丹尼尔·T·琼斯,詹姆斯·P·沃麦克(著).沈希瑾,李京生,周亿俭,张文杰等(译).改变世界的机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3](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刘守英(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

[14](美)詹姆斯·汤普森(著).敬乂嘉(译).行动中的组织:行政管理理论的社会科学基础[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5](日)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著).李萌,高飞(译).创造知识的企业:日美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16](日)竹内弘高,野中郁次郎(著).李萌(译).知识创造的螺旋:知识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17](英)马克斯·H·博弈索特(著).张群群,陈北(译).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8]范太胜.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框架模型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9):85-87.

[19]李由.知识创新、分工扩展与社会扩大再生产[J].学术前沿,2017,(1):62-69.

[20]刘新竹.知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104-108.

[21]孙美佳,李新建.群体交互记忆系统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2,(10)::30-38.

[22]汤超颖,伊丽娜.知识基础与合作网络对企业知识创新的交互影响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38(4):85-95.

[23]吴军.浪潮之巅(第二版上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4]周立军.心智模式与知识创造:一个认知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227-229.

Abstract:Enlightened by transactive memory theory,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knowledge work division,pool interdependence,sequential interdependence,and reciprocal interdependence.Each type has its own value realization mode and correspond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principle.Keep tacit knowledge based on pool interdependence and sequential interdependence explicit,and keep the one based on reciprocal interdependence implicit.Design and production are the two core units of value chain,based on that,there are four kind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modes,craft mode,standardization mode,team-based production mode,and reciprocal design mode.The later two are ideal models,the first two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later two through modularizing design,standardized production,enclosure design,and team-oriented production.

Keywords:Knowledge Management; Knowledge Work Division; Innovati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Knowledge Management Dilemma

(责任编辑 周巍)

The Study 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Strategies of Firm Innovation from Knowledge Work Division Perspective

Sun Meijia/Mao Junquan

F124.3

A

1009-3176(2017)05-088-(9)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企业雇佣柔性与技能柔性的战略适配机制及其实施效果研究”(批准号:71372095)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创新平台与创新模式的适配机制研究”(批准号:2016EGL004)的阶段性成果。

2017-6-9

孙美佳 女(1985-)上海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讲师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博士后

毛军权 男(1972-)上海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主任 教授 博士

猜你喜欢
分工隐性标准化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标准化简述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