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问题、现状及路径

2017-11-15 12:50袁岳驷
职教论坛 2017年25期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院校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是高等教育内部分化、国家战略贯彻落实以及市场经济发展之必然。转型的稳健发展需要明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方向、定位以及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所需求的人才类别。基于此,探析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存在基础薄弱、定位模糊、教育体系不完善的现状,提出基于国家视角、地方本科院校自身视角、企业视角以及个人视角四个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实现路径,以期对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字: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问题;现状;路径

作者简介:袁岳驷(1974-),男,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日本东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研究和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2014年教学改革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475),主持人:袁岳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25-0070-05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国家战略部署,随后3月22日,国家教育部的负责人响应国家战略,明确表明“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要开始实行转型”[1]。站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一场新的变革,变革的对象主要是1999年以来的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潮流开始,很多地方率先加入浪潮。然而,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冷静、理智思考转型的目的、转型的方向以及基础等问题。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期间必须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转型的方向与目标:转型到底转什么

地方本科院校逐渐意识到转型的必然性,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积极采取行动,也有很多地方本科院校处于观望和犹豫状态。然而,据调查,不管是积极采取变革行动的地方本科院校,还是处于观望与犹豫状态的地方本科院校,它们并非真正理清了自身转型的根本目标与方向。转型到底转什么?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应该考虑的根本性问题。

1.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方向是成为应用型技术大学。国家教育研究中心将我国高等院校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以及高等职业院校,而根据国家地方经济布局和院校发展,参照国外应用型技术大学办学经验,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方向和目标主要是应用型大学[2]。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之前,必须明确自身的转型方向,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迈进,共筑我国教育体系中新的高等院校类型。

2.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应用型人才。事实上,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实质是使命的转型,即将原本较为简单、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多元性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新型的应用型人才[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必然是为了培育一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进而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结合当前国家、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地方本科院校的现实状况,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方向与目标已然明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需以发展“应用技术”为主要目标和方向,从实践方面体现转型的价值所在。当然,转型不应只以“就业为导向”,应用型是目标所在,但“教育”依旧是高等院校转型也不能脱离的轨道。

(二)转型的理念和定位:转型到底怎么转

在明确转型目标的前提下,地方本科院校需冷静下来耐心思索自我的教育理念,以及在分析自身优势与劣势的前提下,合理定位,调整结构。

1.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教育理念为均衡“职业性”与教育性。传统的教育理念使得地方本科院校形成“非安分守己、攀高求全、追求精英化”,这为其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造成了前进的障碍[4]。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教育理念加入了“功利主义”,在就业严峻的形势下,忽略了“教育的根本”即教育首先是在培育一个健全人格的“人”[5]。然而,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地方本科院校亟待根据自身的现状进行转变。

2.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需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定位。当前,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很可能只是形式上的跟风,并未分析自身的差异化,没有突出专业特性和办学特色,定位过于趋同,具有惯性思维[6]。以国家战略为指导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已经开始,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明确自身转型的教育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国家战略调整,真正实现完美变革,培育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转型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转型到底为什么

转型到底为什么?其根本上是转型的起点和终点的问题,即明确转型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1.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出发点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就应该打破传统的观念和教育模式,不是以自身想培养什么人才为起点,而是以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再来培养为出发点。这不仅可以达成人才匹配,也可以节省社会再次培训的投入资本。因此,明确转型的出发点,也就明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原因。

2.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落脚点是服务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地方本科院校输出的人才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应符合区域与整个社会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最终应该解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并且能够顺应我国教育结构调整的全局战略。我国已经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而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加快现代化职业教育,培养一批规模型、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人才队伍[7]。

社会需要多種类型的人才,而具备专业化、应用型、技能型的科技人才是社会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地方本科院校必须看清所处区域的地点,培养对应的应用型人才。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状分析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所面临的问题需冷静对待和处理,在转型前就明确问题有助于避免问题的再现。笔者认为,自国家开始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以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与不足。endprint

(一)地方本科院校的整体基础薄弱,根本性的转型需要时间

1.从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层次来看,教育层次较低。在1999年以来的600多所地方高校中,大多都是通过转制升本、合并升本、独立建本以及民办升本等方式建立起来的地方本科院校,这批院校只是一味的简单谋求办学层次的提升,在硬件和软件设施均不充足的条件下追求转型发展更高层次的发展,导致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受到了稀释[8]。足见,地方本科院校的整体水平较重点本科院校低,如果要转型,需要充分準备和外界支援。

2.从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来看,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较为困难。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已被教师与学生接受。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决定会对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造成冲击,一时难以适应转型的模式。地方本科院校对于教师团队的选择上一直偏重于“高学历,低技术能力”,现有的教师大多是“学术性”教师。加之,转型的强制实施迫使这部分教师尝试“技能型”的培育,但并没有真正的技术能力经验,造成学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技能”培养。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定位不准,转型理念十分模糊

1.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定位决定了其转型后的输出效率、效果。然而,随着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策略的实施,加入转型行列的地方本科院校,只是一味的盲目实施转型,这一举措并不能对地方本科院校带来益处。相反,这部分加入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的盲目转型只会带来课程冗杂、专业不精的现状,并未形成地方特色专业的设置和地方特色人才的培养。这些都源于转型时并未合理定位,对院校之后的发展方向没有清晰把握[9]。

2.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教育理念决定了未来输出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和人格素质。当前,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没有从实际出发,也未客观分析地方经济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院校本身具有的特色专业,没有理性分析,没有明确的教育理念。正如有学者认为,地方本科院校的目标定位、教育理念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并没有达成一致性[10]。在目前的转型热潮中,地方本科院校面对该现状也并未有所行动,还是在一味追求“教学层次”,而非“应用型能力”。有学者认为,导致这一现状的几个关键因素是“功利化”教育倾向占据上风、“依附性”发展思维严重以及“一次性”教育观念尚未转变[11]。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教育理念明显有所偏颇,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加强注意。

(三)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体系不完善,培养的人才缺乏实战能力

1.地方本科院校盲目转型,并没有完善自身的教育体系,以备转型发展。地方本科院校的资源本来就较为短缺,加上根深蒂固的固式教育体系,虽然试图加入转型行列,但并未改变实质性的教育体系。从师资力量上来说,只是一味引进“高学历人才”,而忽视企业、行业的“资深兼职教师”[12]。然而,地方本科院校并未意识到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自身没有那种意识去改变、完善;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没有实力和条件去完善教育体系。在这一方面,需要国家、政府的相关政策给予支持,注入强大的师资力量和管理人员,从内部调整教学体系,改变管理差、体系乱的现状。

2.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并没有改变实质性的问题,培育的人才并没有实战经验。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还是地方本科院校没有足够的实力来调整教育体系,单一的教学体系培养了一批“理论知识薄弱,专业技术不强”的学子。有学者认为,这些人才就业难的原因不一定是人才类型不匹配,很大程度上是人才输出的质量不符合用人单位需要[13]。要改变这一现状,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国家的财政、人力等方面的支撑,改变现有陈旧的教育体系,才有可能培养一批应用型的高技能人才。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

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地方本科院校时空压缩式的改革与创新[14]。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视角:既要有完善的制度,又要有财政投入

高等教育面临结构调整,是国家提升自身综合竞争能力的必然。政府从国家的高度提出转型战略,足见转型是一场必然的革命。然而,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入转型的行列,单纯靠自身管理是很难达到理想化状态的。国家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监督者,应该给予支持。

首先,从制度方面来讲,政府应该发布一整套系统性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制度。将1999年以来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进行区别对待,根据发展的条件和情况归类,规划不同档次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目标并加以分类指导。其次,从资金来源方面看来,大多地方本科院校存在硬件设施较差、师资力量不雄厚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资金。政府应该适当性给予财政政策的支持,以便保障转型发展的稳健。最后,国家应该把地方政府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直接监督、评估和把关的主体。尤其在转型初期,地方政府的介入相当重要。

(二)基于院校自身的视角:走特色化道路,育应用型素质人才

地方本科院校在积极争取“教育层次”的同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我,加快转型速度和质量。

1.清晰定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本科院校首先应该理清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所处区域发展急需什么类型的应用型人才,以这两点为核心来明确学校发展的目标,进而再考虑如何建设成有核心竞争力的应用型大学。一般而言,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树立“产业发展什么,学校就跟进什么,且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同生共长”的思想[15]。这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快速准确定位,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以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能型、应用型、素质型人才。

2.建立符合自身优势的课程专业体系,培育特色专业。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课程与专业的设置问题是决定未来输出人才具备何种能力的基础。因此,根据地方本科院校传统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优势,建立与其他院校所不同的、有竞争力的课程与专业,有助于转型发展为有影响力的特色专业的应用型高校。

3.吸纳应用型兼职教师,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传统方式引进的教师资源,基本上是具有高学历和完备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学术型研究人员。然而,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传统教师培育出来的人才已然不能再适应社会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大量引入行业、企业内的高层管理人员作为兼职人员。这些高层管理人员具有足够的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学水平,开拓学生视野,提高综合发展能力。endprint

4.加强校企合作,推进科研与应用技术的共同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应该积极主动寻求与地方企业的合作机会,加强合作力度,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培养与地方产业经济、企业对口的专门化人才。首先,企业进入院校让学生切实明白当前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并建立有效的人才对接机制;其次,地方本科院校在实践中制定相应的机制,吸引国内外企业参与其中。最后,地方本科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等专门性的科研平台,以达到循环评估,推进科研与应用的双重发展。

5.加强行业切磋,向转型发展良好的地方本科院校借鉴经验与教训。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中应该成立一定的转型发展交流机制,不同院系对其一定时期的转型计划、发展和成果进行交流,互相参考。当然,地方本科院校不能盲目去模仿,只能在综合分析优势与劣势的前提下,再结合成功转型的案例,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定位、课程设置、校外合作、专业特色等结构进行调整,为转型发展做充分准备。

(三)基于企业的视角:树立社会责任感,与院校建立长期合作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离不开企业的支持。然而,国内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素质人才应该“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

1.企业应该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加强与高等院校的长期合作,培养与自身相匹配的人才。很多企业抱怨院校培养的人才并没有自身所需的能力,如若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说,企业应该主动出击,联合院校主动培养自身所需人才。一方面,从企业、行业的角度明确需求的人才类型、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培养适合自身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为国家解决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也解决了自身求贤才难的困境。

2.企业应该主动与院校加强合作,在高等院校内建设自己的培训基地。现在很多企业开始建立企业大学,却忽视了“高等院校”这样的“便捷”场合。企业与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建立合作机制。一方面,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进入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行业,促进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企业品牌形象的提升等;另一方面,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聘教师,会积极采取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新形式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地方本科院校传统的“理论型”教师队伍,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水平,为提升地方本科院校学子的能力培养提供了必要条件。

3.企业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合作应该是长期性的,并且形成特色式的合作。企业不是单纯履行“义务”为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响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需求。企业应该树立长远的目标,抱着具有社会责任的使命来履行长期合作。企业这样做,必然会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

综上所述,从企业的诉求来看,企业可以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能为国家、政府缓解一定的压力。因此,作为一个有“血肉”的企业,承担该有的社会责任,是其发展道路上的必然明智的选择。

(四)基于个人的视角:改变观念,提升自身实践能力

学生个人的思想观念也是影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我国的传统教育已经培养了学生传统教学模式的思维,认为高等教育也仅仅是理论学习、知识储备。然而,面对就业压力,传统的“高分数,低能力”的学子已经被社会淘汰。

1.学生个人必须意识到高校教育转型的必然性,不能再沉溺于传统的“舒适型”教学,应该大胆地走出去,行动起来。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决定了学生个人的“习惯模式”——即课堂就是灌输、考试就是应试。然而,社会需要的真正的人才能力并不是应试能力,需要的是技术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价值的能力。因此,学生个人必须认清现状,在学习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接近企业、行业,了解社会需要的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努力发展为社会需求的人才。

2.学生对院校转型期间所能提供的各种应用型技术不能排斥,应该清晰自身的优劣势以及未来所想从事的行业职位,着重锻炼自身这些方面的应用能力。学生个人应该首先意识到转型发展是必然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潮流。甚至,学生个人应该推动转型的发展,推动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服务自己。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为自身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明确自身目标,向地方本科院校积极表示自身诉求,推动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

3.学生在掌握相应的应用技术能力之后,可以与相适应的企业进行长期匹配性“培养”,以避免“毕业即失业”的现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无疑可为学生个人带来不可替代的竞争能力。因此,学生应积极响应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策略,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活动,努力适应地方本科院校转型。

总之,学生个人努力适应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并且在适应的过程中提出自身诉求以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就是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最好推动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国日报网: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xfly/2014-07-08/content_11967989.html.

[2]余锡祥.地方本科院校職业化转型发展与校办企业转型的核心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7):9-13.

[3]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11-30.

[4]曲殿彬,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5-28.

[5]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4(6):29-34.

[6]赵荷花.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管理,2015(7):24-26.

[7]袁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几大问题及其危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7-12.

[8]陈永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之困境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38-42.

[9]王维坤,温涛.应用技术大学: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状、动因与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7):80-83.

[10][12]梁丹,徐涵.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职教论坛,2015(1):37-41.

[11]解德渤,赵光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理念、困境与突围[J].山东高等教育,2015(14):13-18.

[13]张应强,蒋华林.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4(6):2-8.

[14]肖地楚.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与探索[J].天中学刊,2014(5):113-116.

[15]李立群.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的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5(3):43-45.

责任编辑 刘扬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型转型院校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