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英文摘要问题研究

2017-11-17 12:23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专业本科情态毕业论文

许 展

(洛阳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英文摘要问题研究

许 展

(洛阳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0)

借助语料库对毕业论文摘要的基本概貌、 词汇、 语体等特征进行量化分析, 比较洛阳理工学院和其他院校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现状, 寻找解决毕业论文写作主要难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为教师改进学术写作教学和指导学生论文提供参考。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语料库; 量化分析; 改进

一、 引言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英语学习者的语言环境主要在课堂, 所接受的语言输入主要来自课本。 但毕业论文指导教材受版面限制, 所提供的论文实例毕竟有限, 而语料库能为教学提供真实语料,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构建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语料库, 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量化数据分析, 寻找解决毕业论文写作主要难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为教师改进学术写作教学和指导学生论文提供参考。 摘要是一篇论文的核心, 但中国英语专业本科生, 在摘要的写作上面临着诸多问题。

本研究将构建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语料库, 借助语料库方法分析毕业论文摘要的基本概貌、 语体、 词汇等特征, 分析我校和其他院校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现状, 寻找解决毕业论文写作主要难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以及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教学质量服务。

二、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英文摘要的总体特征及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地发现本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写作英文论文摘要时的问题所在, 本研究采取对比实验, 收集来自江南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北京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宁夏大学等多个211工程学校2014、 2013、 2012级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摘要共100篇, 将其命名为A1语料库, 收集洛阳理工学院2014、 2013、 2012级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共100篇, 将其命名为A2语料库。 如上所提均为Word文本, 为了能够使其符合Wordsmith软件的分析条件, 本研究通过AVS Document Converter将其转换为符合分析要求的txt文本格式。

首先, 利用Wordsmith软件的Wordlist功能来分别创建A1和A2语料库中词汇使用频率列表(以下简称词表), 来确定两个语料库中哪些词汇和词丛(cluster)最常用, 而另外哪些则相对比较少用。 并通过产生的词表来比较两个语料库中特定词汇的使用频率。

通过词表可以发现, 无论是211工程学校(以下简称211)还是洛阳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本校)学生的论文, 摘要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前20个单词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差别, 因此需要进一步对词丛进行观察论证。 Wordsmith软件提供了对语料库文本的数据统计, 点击Statistics键, 可观察目标语料库的文件大小, 创建词表的词次(tokens), 类符/词次比(type/token ration), 另外还有若干行其他文本信息, 这些文本信息对分析文本的特点有很大的意义。 通过A1和A2语料库的数据统计, 211和本校所占磁盘大小分别为91830和32988, 211工程库是洛阳理工的2.78倍; 两个语料库的单词长度(反映单词拼写难度)分别为5.52和5.47; 平均句长(反映语句复杂程度)分别为11.49和10.40。 以上差异说明211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英文摘要中用的复杂词汇多于本校学生, 也说明了两个层次的学生英语水平程度上的差距。

三、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语体特征及分析

Wordlist除了可以体现单词方面的特征外, 也可以创建词丛的词表。 语言并非单词词汇的罗列, 对于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摘要来说更是如此, 学生需要在极短的篇章内凝练出自己文章的主题思想, 说清楚自己研究的脉络和方法。 因此, 通过检索语料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丛(词汇的组合形式), 可以分析探知学生写作的语体特征。

在A1词丛表中, 前20中有in order to/ paper aims to/ this paper aims/ one of the/based on the/the perspective of/movie title transl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on the basis/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paper is。*A1和A2词表中检索前6位的结果是使用AVS Document Converter加在每个转化后文本的logo。

在A2词丛表中, 前20个有the process of/cultural communication/more and more/in the process/ one of the/ in order to/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abstract with/ as well as/ based on the/the development of/ an important role/ important role in。

通过两个词表的对比可以发现, 本校毕业论文摘要中较少出现 “paper aims to”及“this paper aims”等词丛, 而较多使用“one of the”和 “in order to”等词丛。 论文摘要作为特定的学术体裁规范, 是否采用得体的语言成分和修辞策略, 关系到论文是否能够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1]照应, 又称指称, 是回指某个上文提到过的单位或意义的语言学单位, 包括内指指称和外指指称。 适当的外指指称是论文摘要重要的修辞策略之一。 摘要虽然是独立的语篇, 但它作为正文的缩写, 与正文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常由外指指称来实现。[2]this paper aims 中的定冠词就是外指指称, 这种外指指称还需放入一定的语境中, 从而说明其对摘要的衔接所发挥的作用。 通过点击Concordance键, 我们可以得到包含“this paper aims”在A1语料库中的所有语境共现句, 节选如下:

This paper aims at developing the study...

This paper aims to make a study of...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is paper aims to find out how...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is paper aims to approach them from...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why...

This paper aims to probe into...

This paper aims to contribute to...

可以看出, A1语料库中的这些文本有一定的语体意识, 通过使用外指指称来说明其论文中所要讨论(discuss)、 发现(find out)、 研究(investigate, approach)、 分析(analyze)、 调查(probe)的问题, 并增加新内容(contribute to)明确写作意图。 这种语义的连接方式能够为研究提供因果、 理由和方式等方面的信息, 更符合逻辑。 反观之下, 本校学生较喜欢使用的则是 the study of (freq. 13)。 同样, 我们使用Concordance功能来观察其语境共现行:

The study of figures of speech...

The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The study of figures of speech...

The study of numerical idioms...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study of cultural turn...

The stud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can...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可以发现, 在A2语料库中, 本校摘要写作者倾向于直接揭露其研究中心, 更喜欢使用“某某类型研究”或“关于某某的研究”, 所提出的都是一些具体的研究范畴, 虽然采用了“研究(study)”一词, 没有从论文的整体来提出问题的所在, 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此外, 对比以上两个结果, 我们还可以借鉴斯威尔斯(Swales)于1981年总结的一个包含四个语步(move)的语篇分析模式, 这个模式可以用来概括学术论文“导言”部分的认知模式。 这四个语步包括导言(Introduction)-方法(Method)-结果(Result)-讨论(Discussion)四个语步, 即I-M-R-D模式。[3]如果我们将上述出现频率较高的词丛进行分类, 可以得出如下的结果。

表1 语步分析表

可以看出A1的四个语步较为全面, 而A2导言和讨论的语步出现的频率明显较低。 这说明本校学生对于研究的理性思考不够, 同时写作时对自己研究的脉络和方法不够清晰和严谨, 忽略了英文论文摘要所应该具备的逻辑性和步骤性。 但同时也必须指出, 论文摘要中的“结果”语步是用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和创新之处的, 这是论文摘要重要的一环, 是决定论文是否被阅读或引起重视的核心要素。[1]两个语料库中体现这一目的的词丛数量较少且变化不多, 许多文本都使用了“in order to”这个难度较低的短语来表达自己的研究目的。

四、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模糊限制语分析

模糊限制语是学术论文中重要的写作手段, 能够帮助论文作者严谨、 准确并礼貌谦逊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论文摘要是学术论文的浓缩, 模糊限制语在其中的运用对于论文的规范性和得体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打开Wordsmith检索工具, 使用Concord选项, 在search word中分别输入may, could, can, should, must来对A1和A2语料库分别进行检索, 检索结果如下。

从以上分析图表可以看到无论是A1还是A2语料库, 文本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都是 “can”,其次是“should”这种偏向于肯定的情态限制语, 而表示推测、 可能、 允许的情态模糊限制语出现的频率都较低, 说明中国学生倾向于使用表示肯定、 命令的情态模糊限制语。 而本族语使用者极少在专业学术论文中使用的“must”分别在两个语料库样本中出现了5次和8次, 对比整个情态模糊限制语的使用频次, 这两个比例都略高。 打开Concordance功能来检索 “must”出现的语境, 我们可以看到: 在A1与A2语料库中都提到了译者、 学习者必须做的事。 而A2语料库中的文本更是提到了信息分布(A2语境共现第3行)、 法律(第6行)、 语言使用(第8行)都必须(must)如何, 而法律和语言使用是非常宽泛的范畴, 在大部分语境下都不适用于这么肯定的说法。 相对应的是, 我们知道本族语者更倾向于使用表示推测、 可能、 允许的情态模糊限制语, 利用适度推测来实现“精确命题模糊化”, 从而达到缓和语气的语用效果。 例如: “this might suggest that”“the results from the investigation may show that” “the data probably demonstrate that”.

通过统计比较可以看到, 本族语者善于利用缓和的情态模糊限制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而使其文章读起来更为委婉和客观, 增强了观点陈述的客观性, 在论述中通过保持与读者对话和商讨的态度, 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对于学术论著, 偏差和失误有时在所难免, 情态模糊限制语在某种程度上能减轻责任。 中国学生较喜欢运用肯定和命令的模糊限制语, 这样不仅会增加武断下结论的风险, 而且容易给读者造成一种生硬的感觉。

五、 结论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本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情况存在着如下问题: 第一, 总体上来看, 本校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及语法掌握程度等基本的英语能力和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第二, 从语体特征来看, 本校学生英文论文摘要写作的体裁意识不强, 研究的理性思考不够, 写作时对自己研究的脉络和方法不够清晰和严谨; 第三, 从模糊限制语的检索来看, 情态模糊限制语属于英语过渡词的一种, 本校学生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较大, 在缓和情态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上较为薄弱。

[1] 朱小丽. 基于语料库的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语体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0): 81-82.

[2] 肖卉. 中国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英文摘要中的衔接与连贯[J].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3,1(2):136-141.

[3] 王东. 基于语料库分析英语专业本科论文摘要中的模糊限制语[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2):40-42.

[责任编辑伍纯初]

TheStudyofAbstractsofEnglishUndergraduates’PapersBasedontheCorpus

XU Zhan

(Luoyang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Luoyang471000,China)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construct a corpus of abstracts of English undergraduates’ papers. Basing on this corpus, the study intends to do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overall features, vocabularies and stylistic style of abstracts of English undergraduates’ paper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between our college and other colleges, the study is able to find out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therefore,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instruction about academic writing and students to write good papers.

English undergraduates’ papers; a corpus of abstracts;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improvement

H310.42

A

1009-4970(2017)10-0059-03

2017-08-2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6YJC740026); 洛阳理工学院重点项目(15JY-036)

许展(1984—), 女, 河南洛阳人, 讲师, 河南大学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专业本科情态毕业论文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面向机械类专业本科职业应用教育的课程建设——以常州工学院为例
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包装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思考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中药专业本科中药化学实验课教学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