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思考

2017-11-17 09:30谢振中胡杰
学习导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双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谢振中+胡+杰

摘要 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模式主要有校企合作和校中厂等培养模式,它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培养“双创”人才的质量。目前政府推动力以及校企文化差异产生的冲突导致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动力不足,因此,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及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对策与措施

2014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奏响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的时代最强音。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和探讨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模式和意义

产教融合就是职业教育协同产业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学校、行业和企业的教育资源,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它集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养成、技能训练、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学校与企业通过建立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的密切联系与互通机制,把以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与直接获得实践经验和技能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培养既具有理论知识素养,又具有相关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一)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模式

目前,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方式很多,但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校企合作培养“双创”人才模式,二是“校中厂”培养“双创”人才模式,三是“厂中校”培养“双创”人才的模式

(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意义

高职院校以培养“双创”(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任务,“双创”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职业院校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因此,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1.产教融合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培养“双创”人才的质量。

基于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模式,学生既可在学习中工作,也可在工作中学习和创新,通过在企业一线实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能更好地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因此,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既能贯彻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以就业指导向”,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双创”人才质量。

2.产教融合有利于校企资源的合理配置

产教融合培养人才的模式,可以对学校和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合理使用。当学生去企业实习时,学校对于暂时闲置的教学资源可用于教师培训,也可用于承担校外的培训业务,这样既解决了教师培训的设施设备不足的问题,也为学校创造了收入。有些大型的设备,学校不可能直接购买,也可能买不起,学生可以在企业实践期间接触到更多、更先进的设施设备,这样既可以使企业设施、设备发挥最大价值,也降低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成本。

3.产教融合有利于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因此,打造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便成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通过产权融合,学校一方面可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弥补实践经验之不足。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聘企业专家,技术能手,技能大师作为兼职教师,充实专業教师队伍。

二、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举措,因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强调通过产教融合来培养“双创”人才。但在现实中,人们认识存在误区、当地政府的推动力不足以及校企文化差异与系统性缺失等原因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一)认识的滞后导致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停留在表面

产教融合对职业院校而言,是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双创”人才的基地;对企业而言,是获取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的捷径。在目前已形成的产教融合中,大多数是职业院校为了求生存和发展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多数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基本上都是被动,并停留在较浅的合作层面。受传统高职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影响,部分高职院校并未真正认识到产教融合在培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双创”人才的重要性,紧迫性。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部分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顶层设计方面缺乏全面培养“双创”人才的规划,因此,在实际的产教融合过程中,更多地流于形式。

(二)当地政府对产教融合的推动力不足,缺乏配套的政策与措施

目前,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的产教融合过程虽然也成立了一些职教集团,但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一种完整的、权威的产教融合准则和指导手册,当地政府也没有具体政策支持措施,所以学校和企业很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真正的产教融合,培养高质量的“双创”人才。尤其是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当地政府也没有相关的协调机构,缺乏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使得双方的权益无法在政策层面得到有效保障。

(三)校企文化差异产生的冲突导致产教融合的动力不足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目标是成本最优,利润最高,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需要两者进一步融合。此外,从产教融合的微观运行机制来看,高职院校的现行体制和企业的运行方式有时不协调,并未建立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产教融合良性运行机制。

三、完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对策与措施

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培养“双创”人才的关键环节,也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它涉及到校企双方在政策配套、文化融合、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必须有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才能保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高质量的“双创”人才。endprint

(一)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配套政策和法律体系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模式是在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以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基础上的一种创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通过动手和实践能力的训练,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的提升,从而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变革。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面向社会,着眼未来,服务经济”的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将市场的周期性与人才培养的长期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企业也应当认识到对高职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是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与此同时,政府和行业应当通过政策与法律的配套以及资金支持来加快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的支持力度,从而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培养“双创”人才可持续发展。

(二)校企双方实现在“产教融合”中通过企业文化融合,促进“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校企在进行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应该把握核心文化这条主线,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优秀文化的融合来推动产教融合,从而达到培养“双创”人才的目的。学校通过企业文化进校园、教材、课堂来提升高职院校师生企业文化素养。企业也可以聘请学校教师作为专家为企业员工进行理论指导,接纳学生作为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准员工,通过双方的融合使二者的文化有机地结合,达到培养“双创”人才的目的。

(三)校企双方通过产教融合共同构建培养“双创”人才的教学体系

校企双方通过产教融合共同培养“双创”人才,牵涉到专业(群)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实践提升、园区孵化等诸多方面。因此,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课程开发和专业群建设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师和企业的专家、技能大师的智慧来共同完成,要按照职业能力培养以及职业岗位对接来整合课程内容,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群,达到“教、学、做”有机统一。同时,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通过教师企业实习、专业岗位培训等形式来提高教师岗位技能,同时学院要聘请企业的专家、技能大师来校任教,让企业的专家与技术骨干在产教融合中对学生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思路以及相关知识的指导,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同时,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学院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企业用人需求以及学生创新创业情况来建立与产教融合相适应的质量保证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机制,从而实现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社会需求对接,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双创”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典云.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教育的发展与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5,(9): 53.

2.王建良,叶圣燕.创新产教融合模式,促進区域教育协调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 教育,2013,(28):96.

3.鲍桂楠.协同创新新视域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35):62.

4.孙岩.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破解思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3,(5):71.

5.李承荣,李宪勇.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探讨[J].高等教育,2015(16):9-10.

6.贺伟,李艳文.市场经济背景下高职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 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4,(8):75-80.

7.贾彦峰,李月云,刘来霞.当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不足及其改进[J].创新创业教育,2013,(02):55-56.

8.李长熙,李伟伟,李建楠.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4):97.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