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2017-11-17 07:52程亮
学习导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生活化重要性措施

程亮

摘 要:新课改顺应了素质教育发展趋势,将生活化教育理念融入到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对于较为抽象和枯燥的小学数学教育,也要求遵循社会的发展,以遵循小学生的发展成长特点为基础,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生活化,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但是由于传统教育体制根深蒂固,新的教育模式在具体的实施中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文章通过阐述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完善生活化教学体制。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重要性;问题;措施

一、引言

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习内容和形式也较为枯燥乏味。而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则有效的改善了数学教学中的不足,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将生活场景和数学课堂学习结合在了一起,化繁为简,从抽象转化为直观,即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其看到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所呈现出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转换能力有限,知识结构较为简单,加之应试教育的束缚和影响,使得生活化教育并未得到全面落实。因此数学教学应当打破传统的理论化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实际,将数学与生活化进行完美的融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控和实际运用能力,避免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1、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学习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巩固了数学知识的记忆,又提高了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时感到了成就感,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也让学生明白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通过实际经验的积累,增强了学生的时间和应用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2、利于学生创新发展和思维培养。数学教学生活化,能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轻松,学生的思维也在放松的环境中得以发展和拓宽,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学生在思考时也将各类生活元素融入到了课堂知识中,使数学内容变得简单易懂,同时通过一些生活情境对数学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运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举一反三,也激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重视。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桎梏,学校、老师还有家长,甚至学生并未改变传统的观念和教育方式。由于小学生自主能力差,控制力不强,课堂集中力度不够,因此教师也忽视了其主体地位,在课堂的讲授中仍然用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脱了生活实际,学生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传递,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实现各科全面均衡的发展。

2、评价单一。数学课程在整个学习阶段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是中考、高考必考的重中之重,因此成绩一直也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并且一直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意识里扎根。数学不仅要掌握书本的知识,也要进行理解并运用到生活实例中,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但是目前学生的唯一能体现价值的地方就是其考试成绩的好坏,从而使学校的教育方式又重新回到了应试教育的怪圈中。

3、教学方式和理念与新课改的要求存在落差。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只要求学生熟记知识点,忽视教学方式的可操作性,培养的是仍应试人才,严重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挥。由于目前的小学师资力量呈现出年轻化,虽然对大纲的接受速度很快,但是学校还是非常注重升学率,因此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是无法完全的采用先进积极的方法,只能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熟练的记忆相关的概念、公式及题目等,以实现学校升学率的提高。由此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脱离了实际生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改善策略

1、将生活元素融入到与课堂。现在的小学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都与以往不同,内容更加深入和广泛,加大了小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把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带入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增强其主管能动性,也让学生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对知识有了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便于其掌握和记忆。

2、创设情境。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性,通过营造轻松活跃的气氛,为学生学习效率或者是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在课堂上通过引入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切实的感受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像在学习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环节,教师可以运用教师中存在的各种道具,书本、铅笔等,给它们标价,然后通过课前准备的自制的人民币,让学生参与到购买情境中,让学生认识金额,并通过找零环节,让学生学习币值的加减法等,由此既提高了学生上数学课的热情,同时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相关能力。

3、开展研究学习。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生活为根本出发点,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学习,不仅要重视课堂内容,也要在课外仔细观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锻炼其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不同的研究课题,单独或组队进行,或者要求家长配合。比如在与家长出门购物或游玩时,让学生自己核对并支付金额,核对零钱,从中锻炼学生的计算和认知能力,也锻炼了独立性和自主性并且通过时间的限制,也让学生认识了时间,树立了时间观念,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五、结语

学习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这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发挥引导作用,融入生活化教育模式,结合学生特点开展数学教学,将枯燥的数学与实际的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学习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景标《探寻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2】罗海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研究》

【3】王文路《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化重要性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