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改革中的成效

2017-11-17 08:08徐春昌
学习导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利用物理多媒体

徐春昌

随着新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发挥着其独特的优势。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所起的效果是提高课堂效率,快速实现课改的有效手段。其中多媒体课件具有独一无二的表现力,能生动活泼地展示多彩多姿的自然现象。物理教材中的一些微观事物和物理现象,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模拟演示,更具有直观感,学生更易理解。同时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课堂情境,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实现生活和物理的对接,优化课堂教学,也具有很大的帮助。下面把我在实现开放式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浅谈自己几点做法:

一、 利用多媒体剖析教学难点、激发兴趣,来实现课堂的开放

开放式物理课堂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训练,因为学生很难用抽象的语言来表述物理知识,也很难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利用多媒体展示真实而动感的画面,来活跃学生的思维,以此来辅助小组对学、群学,达到小组内展示的要求。比如在升华和凝华的教学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雾凇”、“雪”、“霜”等几幅精美的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获取这些现象是如何形成的欲望,为小组的自学探究做了铺垫。且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影响知识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更谈不上“动态”展示,书本上的一些实验也很难再现其内容,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以及微观世界的物质结构等,老师只能讲出主要意思,始终不能描述到位,学生听起来很尴尬,处于朦胧状态。小组合作探究时学生也无从下手,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计动画,学生感受到了动态,化解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改变了以前呆板的教学模式。如发电机原理教学,,先让小组合作探究发电机的构造,来完成基本内容的学习,再采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其工作过程,最后由小组讨论总结出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使他们对电磁感应现象有更深刻的理解,收到了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多媒体增加物理课堂教学的内涵

我校实施的“五步三查”模式,需要课前把教学目标,重难点展示在黑板上,费事费力,现在利用多媒体,上课时这些内容通过班班通直接展示给学生,一目了然。同时利用多媒体只需把教学内容制成课件,课堂上只需按课堂模式的流程把图文呈现出来,清晰规范,节省了时间,还能把之前的内容回放,总结,增强知识前后的整合,既增加了课堂容量,又能使课堂模式新颖化,活跃了课堂气氛。我在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以前把u>2f,u=2f,f

三、利用信息技术重现自然奇观,提高学生探究科学的境界

较好的课堂情境创设是一节课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让学生真切了解物理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物理课本中有很多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物理现象,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主要教学内容,那么如何重现这些奇特的物理现象呢?给我们“五步三查”模式提出了难题,在自主学习的板块中学生遇到的问题,不能理解。比如“如何知道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用久了的灯泡为什么变黑”,“冰棍冒出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落”,“冬天早晨地面上为什么会有霜”等。如果不利用课件展示,很难讲解清楚,而这些现象在实验室里又无法完成,想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素养境界就是空话。有了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再现了科学的真实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探究科学的素养,也解决了学生的困惑。

运用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仿真各类情境,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内容,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微课等手段创设不同的情境,使课堂内容多彩多姿,变不可见为可见,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直观,使较难的问题简单化。

四、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意愿

新课标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培养,利用身边现有的条件来进行科学探究、完成实验,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把“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校物理课堂改革的目标。

在平时学生实验中,一方面老师怕学生损坏仪器,另一方面受实验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有部分实验在实验室中难以完成,及时能完成的实验,误差也较大,结果也不准确,与理论相差甚远,给结论的形成带来麻烦,这也是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缺乏对实验的主动探索,只能按老师的要求来完成简单的实验。

借用网络,利用多媒体,走出实验室,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模拟实验,从而解决了这种局限性,能让学生大胆去进行实验的探究,在这方面我做了尝试。如传统电学实验中,老师要求学生实验时電流表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上,电池不能直接用导线连接,事先教师给出了要求,从而限制了学生亲自体验,为什么不能这样?扼杀了他们求知的欲望,限制了思维的发展。而在网络环境下,利用班班通把传统实验做不到的,都能再现出来,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科学探究实验的精神,即,在网络环境下建立“模拟实验室”,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归纳总结规律,让他们通过活动的过程来主动获取物理知识,从以前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变被动实验为主动实验,养成探究知识的好习惯,同时也避免了因用实物来做实验而损坏实验器材。

总之,信息技术在物理课教学中的重要应用,是物理课堂改革的又一个新的起点。我校以前呆板的“五步三查”的课堂模式,已不适应课改的发展,而现在将信息技术与这种模式的融合,不仅课堂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大课堂容量,调节课堂气氛,还能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负担,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知识的探究,从而改变了以前那种只重知识结果的背诵,而现在有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模式教学,重知识探究过程的体会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满意课堂”。

猜你喜欢
利用物理多媒体
留言板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画与理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废物巧利用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