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企融合模式下教师成长路径研究与探讨

2017-11-17 08:10申毅葛海江
学习导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合作企业教师

申毅+葛海江

【摘要】

专企融合是校企合作的一种新探索,这种专业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为双方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教师通过在企业中参与项目实践、与企业合作申报科研项目和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库等多方面工作,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科研实力和教学效果。本文试图探讨专企融合模式下专任教师的成长路径,希望为为学校的育人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途径。

【关键词】:专企融合、教师、企业、合作

中图分类号:

1.引言

以往校企合作,都是学校或专业群和某个企业进行合作,然后各个专业与企业进行对接,寻找合适的合作点,实际运行中我们发现企业的主营方向往往非常专一,只能与某个专业紧密合作,因而无法惠及学校或分院的所有专业,导致合作专业与未合作专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但是专企融合模式却没有这个问题,它的合作形式是一专业一企业,二者深度合作。它的优点在于合作对象明确,专业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合作规格高,领导重视,由学校校长与企业董事长达成合作意向;组织机构由分院与企业副总对接,形成固定机构,落实合作事宜。

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在专企融合的道路上探索多年,2013年信息工程学院的软件技术专业和东忠集团合作成立了东忠软件学院,通过合作,软件专业进行了课程体系改革、专业在教科研成果、指导学生比赛方面取得了优秀成绩,形成了招生就业两旺的情况。有了良好的基础,2016年4月在学校领导和安恒公司董事長支持下,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安恒信息安全学院。安恒学院设立院务委员会,由安恒公司副总裁和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担任委员会正副主任,信安专业负责人担任委员会教务长。安恒学院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社会培训、课题研发4方面展开合作,双方深度融合融通。成立至今,委员会通过不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并落实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各种工作的布置与落实。

本文着重探讨在专企融合模式下,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为今后的专企融合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2.专企融合条件下教师成长途径

(1)专业技能提升: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专业技能需要与行业接轨,与行业发展同步,这也是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追求所在[1]。教师平时忙于教学,抽不出大量时间来,只能利用业余参加短期培训,往往这样达不到真正的效果。通过专企融合,我们与了更好的选择。作为一家在信息安全领域的知名公司,安恒公司在Web安全、网络漏洞攻防与检测、数据库安全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前沿的技术实力,专业老师可以通过专企融合的方式贴近企业需求,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从而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

教师参加企业短期培训,学习先进技术,理解企业技术发展前沿。安恒公司组织了多次短期培训,均安排在双休日,培训WEB安全的最新技术,培训效果很好。

专业教师经过企业考核,进入企业项目开发团队,参与开发企业真实项目。教师可以作为项目开发的一线员工,或者作为辅助员工或者参与整个项目开发的流程,承担起一定的工作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掌握产品开发流程。通过真实项目的锻炼,教师的专业技能就能够快速提高。

教师指导学生比赛,职业院校的技能比赛往往规定一人或多人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个综合性的项目。比赛项目往往是在行业中应用比较成熟、相对前沿的技术。专业老师可以和企业员工一起同指导比赛,弥补自身技能相对欠缺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的锻炼,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此外,为了扩大企业的影响力、推广企业的产品,许多企业会主动承办或者组织比赛。专业教师通过协助企业完成比赛的组织、赛题的制定,参与比赛的裁判和阅卷,也非常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2]

2)科研能力的提升

通过专企融合,教师的科研能力会有较大的提升。教师在企业实习期间,参与企业工作,了解企业实际的生产情况和研发重点,针对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教师可以和企业共同合作,申请横向课题或者是纵向课题,通过科学研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科学研究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3]

3)教学改革能力增强

在企业中的生产中所了解到企业的工作流程、企业的真实项目,对于高职教育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是课程内容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与企业真实工作环境越来越吻合。传统基于项目的课程,项目的选择不是企业最新项目,项目的实施并没有按照企业的开发流程来安排,这样的课程无法适用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不能与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相匹配,无法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而教学一线的老师往往没有机会去了解这些最新的内容,但是通过紧密结合的企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企业生产中积累的实践经验正好可以引入课堂,可以基于企业的实际的工作流程来组织课程进度,可以把企业的真实项目经过教学改造成为可以在教学实践当中应用的相目,甚至可以把企业的文档管理、进度控制、评价标准等内容都引入到课堂教学。这样,就做到了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无缝对接。[4]

此外,教师可以参与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教师虽然专业能力可能相比企业的发展来说有些薄弱,但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比较强,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只要在企业实习当中通过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就可以承担起企业的培训员工的工作,通过这种培训,不但磨练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也增强了教师应用实践技能到学校课堂的能力。

教师与企业共同建立教学资源库,企业的实践项目通过教师的整合,转化为案例、视频、教材、实践手册等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通过网络分享给学生,方便学生预习、复习和继续深入学习,产生极好的效果。

总之,专企融合为多方面提升教师专业、科研、教学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这需要教师、学校、专业、企业各方面共同配合,根据现有制度,多种方式推进。相信随着专业、企业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教师的能力提升会有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双会, 石爱民, 徐建平. 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策略研究[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8(4):17-20.

[2] 于万成. 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助力搞好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改革[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20):5-8.

[3] 冯剑桥.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 教师教育论坛, 2012, 27(12):41-42.

[4] 陆春元, 张义平. 教师到企业实践研修实现校企合作新模式[J]. 职业, 2009(5Z):74-75.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企业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2018上海企业100强
秋天在哪里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美育教师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