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慢一点又何妨

2017-11-17 04:10张启山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0期
关键词:蜗牛课文艺术

张启山

【摘要】现在教师们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对教学目标的确立以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几近无可挑剔。但一味求“快”加速度,看似为了提高效率,实际上却是教师的个人表演,是教师在做夹生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以“快速”求“高效”,只能是“欲速则不达”,是授课教师们的一厢情愿。课堂教学,还是“慢一点”好啊。这里的“慢”,是指课堂上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运行的节奏,给足学生读书、思考、交流的时间,有意识地去除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张驰有度,慢一点推进教学流程,期待学生的精彩生成。

【关键词】教学 慢一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057-02

一、慢一点,是艺术

从语文母语教学的特性说,它就应该是一门慢的艺术。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根本不顾及学生的接受情况,一味加快推进教学速度。这种做法看似环环相扣,其实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慢一些,给大多数学生留下一点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有一次,一位教师上教学公开课,老师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可学生却变成了齐读课文。面对这样情况,授课教师只是挥了挥手示意让孩子们停下,待全班学生安静下来,坐正之后,他才放慢语速一字一顿地说:“孩子们,请听清老师的要求,自由读课文”,果然见效,孩子们自由读文,读出来的效果出奇好。千万莫小看这样的停顿,这样的“慢”节奏,不仅帮助学生走出了惯性齐读的怪圈,还向孩子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一定要听清老师的话,按照要求学习,否则就得重新开始!

课堂上,这样的“慢”是针对教学实际作出的灵活调整。表面上,教學进程似乎“慢”了,实质上却促成了教学的“顺利”和“快速”。所以,在教学中,当孩子听不明白,说不清楚,读不正确流利,写不工整通顺时,我们教师千万不能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让“错误”不经意间“溜”走,而应该慢下来,甚至停下来,指出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慢一点,更能检验老师驾驭课堂的艺术。

二、慢一点,是智慧

曾经读过一首《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的散文诗,这首诗极富哲理,引发了我诸多思考,很多时候,面对那些活泼调皮、成绩暂时落后的“蜗牛”们,我们何尝不是总在不停地催促:“快点,再快点!”老师们,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教学中我们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固然不错,可是对他们达到要求的过程是不是有些不够耐心了呢?自己提出的要求,恨不得“立竿见影”,学生的回答恨不得“完美无缺”,好像学生只有达到了这样的要求,我们才会满意。可是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不是工厂里靠同一个模板生产出来的呀!他们受着不同的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有着迥然各异的性格,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存在差距,就像散文诗中所说的:“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们催他,我们唬他,我们责备他,甚至踢他,这又有什么用处呢?“蜗牛”依然按照自己的步调前进,很慢、很慢地前进着。

对待这样的“蜗牛们”,我们与其整日愁眉不展、抱怨连连,倒不如换一种心态,换一种思路,和他们一起成长。把自己视为他们中的一员,满怀着浓浓爱意陪伴他,感染他,引领他,浇灌他,静静等待这一朵朵或许不够娇艳的花苞悄悄绽放,给他们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任“蜗牛”往前爬,渐渐地,我们定会闻到花香,听到鸟鸣,看到满天亮丽的星斗。这样说来,慢就是一种智慧!

三、慢一点,是理念

“教育是慢的艺术。”著名教育家生命教育的倡导者张文质先生一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徐州市教育局推进的“学讲计划”就强调了“生进师退”、“学进教退”的教学理念,“学讲计划”要求老师做“站在学生后面的”参与者,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渐从讲台上“走下来”,更多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驻足在学生的课桌旁。大力推进“学讲计划”,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具体体现在“五步”的要求上,其中之一就是“慢一步”——教师在解决学生预习中的问题、学习中的基本问题时,不要忙于指出问题、给出答案,要“慢一步”挑明,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留下“讲出来”的“话题”。

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的让一步、慢一步、退一步、停一步、缓一步,将更多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和想象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看似“浪费”了时间,实则收获的是学生独立的感悟。课堂上,教师适当放慢一些,让大多数学生跟上思考的节奏,将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的“慢一点”,不是指那种在课堂上磨磨蹭蹭白白浪费宝贵时间的慢腾腾,而是指在“非紧急”时刻,不妨慢一点、等一下,放慢脚步,是教育规律使然,也是教师们应该具有的情怀。有了这样的眼界和境界,有了这样的情怀,我们就会欣赏到教育之旅的无限风情。慢,不是拖沓,不是时间的无端损耗,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节奏,是张力,更是艺术。放慢脚步,是摒弃了急功近利的自然之道,是摆脱了忙碌浮躁后的宁静之态,是拒绝了肤浅平庸后的深刻之美。

老师们,课堂教学慢一点又何妨呢!

猜你喜欢
蜗牛课文艺术
纸的艺术
端午节的来历
蜗牛说
背课文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