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叠加效果

2017-11-17 04:10郭运娟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0期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郭运娟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成为教学形态中的不可逆的潮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学与教融为一体的最佳形式,利用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组织、有条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开拓教学新模式。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进行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收获和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058-01

素质教育的推行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当新式教育成为了检验教师教学能力的标准时,小学语文教学的面貌实现了焕然一新。小学语文教育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形象性与艺术性很突出,学生在接受语文教育的同时,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顺而得以提升。教师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及其他素养。在素质化教育的号召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有意识的采取先进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不同的程度的提高学生全面化的求知水平。现代技术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并且具有高互动性、高信息量、高吸引力等特征,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引用现代科技教学模式,以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效果。

1.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整合策略的意义

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生动有趣,充分使学生沉浸其中,自得其乐,在艺术化的氛围里感知语文内容的魅力,领略语文学习精髓。为了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教师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将语文课本内容以声音、画面、文字的综合性形式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进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充实了教学内容,具有美学功能。小学生的思维还是基本停留在感性认知的阶段的,他们对于声音和画面的认识能力更强。语文教学信息化,从某种程度上加快了学生的学习速度,并且以其优越的内容丰富性的特点,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这是单纯的课本教学无法实现的。另外,多媒体技术的流动速度更快,承载的元素更多,是纸质信息源无法比拟的。而信息技术不光如此,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教与学的单一模式。将更加直观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形式更加立体、真实、全面,语文氛围和背景更加浓厚一些,利于学生对于科目的学习和中国文化的了解。信息技术在情景教学方面更加具有优势。开展不同内容的情景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进一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和知识的全面化。

2.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策略

2.1信息技术型的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远远高于其他的一切,是学习动力的来源。但,在传统教学中,沉闷的学习氛围,呆板的课堂形式,自主学习空间小,天性难以释放,导致学习兴趣和动力严重不足。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机融合,真是摒弃了这种传统夫人教学方式,学生成为了主体,表达思想也变得方便,师生互动、学生研讨的机会也增多了,而且有了更多更丰富的形式。学生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自主、合作的意识加强,探究能力也不断提高。学生在兴趣度提升后,学习的主动性更强了,可以自主的进行资料的查阅和社会调查,知识掌握的范围也逐步增大,视野也逐渐变宽。学生对于课外的故事性的语文知识特别感兴趣,从而对于语文学习劲头更足了。学生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个人能力会无形中建立。

现在信息技术是全面的技术。所谓的全面技术就是讲声音与图像,动态与静态,文字与色彩有机组合起来,在有限的空间下呈现,画面感十足,带入性很强,有益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对视听和感知的刺激更加深刻,掌握起来更加容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积极的引导。将信息技术与所学内容恰如其分的结合起来,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效果的增强。情境性的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来说,也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要营造趋近真实动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鸟的天堂》一课,尽管,学生可以通过自主阅读指导鸟的天堂就是指大榕树。然而,在具体了解为什么大榕树就成了鸟的天堂,大榕树有什么特点,鸟的天堂对于鸟有什么意义等方面还是比较抽象,比较模糊的。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大榕树的具体形象,巨大的枝干、繁茂的样子、碧绿一片、不知疲倦的鸟叫,学生就立刻解决了内心中的困惑。在视听综合之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空前高涨,创造了有效的求知氛围,学习热情就更突显了。信息技术的种种优势弥补了小学生注意力不足的弱点,发扬了其表现欲强、善参与的特征,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学。

2.2信息技术,开拓视野,促动情感

传统教学方式有诸多弊端,方式单一、不灵活、学生主动能力得不到开发、情景感不足、学习空间狭窄、课堂氛围不浓、师生互动少、学生间缺乏交流,这不光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对学生的人格的发展也无多大帮助。多媒体技术下的教学,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教育的所有弊端,有效的整合了一切可整合的资源,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成为了辅助学生学习的角色。在此模式下,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会很早形成,自主能力也会大大加强,为初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此过程中还学会了社会调查,摆脱了本本主义,学习的更加生动、扎实、深刻,社会能力顺而得到了提升。

学习《活化石》时,教师将活化石的相关知识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进行有效的目标引导,全面的活化石的知识导入课堂中,学生会对某一项产生兴趣,发表看法或者发出疑问,然后小组进行讨论给出他们的答案。学生在此过程的互动性就加强了,一方面活化石相关知识得以全面了解;另一方面各方面能力都潜在的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在教学中相融合,具有巨大优势作用。新型课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由学习型向全面发展型过渡,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向自主性研究学习过渡。由此,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就很大程度的得以提升了。

参考文献:

[1]孙志娟.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J].民营科技,2013

[2]杨维靖,陈媛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運用影像资料[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7)

猜你喜欢
整合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