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的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17-11-17 04:10刘春香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0期
关键词:高效教学高年级小学

刘春香

【摘要】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每个学科的任课老师都要将构建高效课堂当做自己的追求目标,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师更应该视构建高效课堂为己任,不断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使他们学会学数学。本文便对如何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 高年级 数学 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133-02

小学生经过中、低年级的数学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以及解题思路,数学知识结构也得以初步形成,这就代表着高年级的小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与点拨下,通过自己的思考以及与其他同学、教师的合作与交流,以主动学习的方式来完成难度较高的数学学习任务。而教师的责任便是将高年级小学生的求知欲及探究能力激发出来,使他们掌握学习数学的自主权,进而实现以学代教,促进教学效果的最优化。而这个理念便反映出了高效课堂的本质。下面,笔者从以预习导学、以合作释疑、以总结巩固三个层面,讨论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以预习导学

预习一直都被看做是新一轮学习活动的开端,但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只对小学生提出预习要求,并不对预习效果进行检查与评估,而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师生双方的忽视都导致预习活动形同虚设。在高效课堂理念下,教师必须要以预习实现导学,即通过小学生展开有效的预习活动,使其提前分配各个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了解新课的重点学习方向,这可以帮助小学生合理分配学习精力。而有效的预习活动也可以节省教师的教学时间,因为教师不必像传统的“灌输”教学将所有的知识都进行重点讲解,尤其是小学生已经掌握了的知识点,教师一笔带过即可,保证数学课堂有明确的教学重点。

在“小数乘小数”这一课中,五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乘法法则和小数乘整数的基本算理,而这些知识都为学习“小数乘小数”提供了知识储备。在本课学习开始前,我便布置了预习任务,指出了明确的预习目标:利用教材,结合之前所学的乘法知识,初步学习小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同时,我还设计了一些小数乘小数的练习题,有基本的计算题目2.4×1.6=( );0.56×0.28=( )等,还有三道以小数乘小数为主题的应用题。在新课开始之前,我会将小学生们的练习本收上来,以这些题目的正确率及出错点来确定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分析,我发现超过一半的小学生在乘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没有通过教材的案例掌握用0补足前面空缺小数位这个知识点,绝大多数小学生在计算基本的小数乘小数的练习题时,懂得先乘法、再根据乘数与被乘数的小数点为乘积点上小数点,但是正确率有待提高。因此,我便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学习乘积的小数点定位方法,使其树立当乘积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的意识。

二、以合作释疑

实践证明,让小学生们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效率要远远优于小学生被动接受,通过自身努力所得到的知识可以让小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持久,他们的理解也将更加透彻、深入。高效课堂是将教学效率与质量集于一身的一种数学课堂,小学生学习知识的质量也是评价一节数学课是否会达到了高效课堂要求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在高效课堂下,教师也需要多利用合作学习释疑活动来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中,小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且能单个使用计算公式来解决相应的平面图形面积问题。“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建立在这几个单元的基础之上,小学生们需要结合自己所有的平面图形求解面积的知识来完成这一课的学习任务。在本课的数学课堂上,我将每四个学生分在同一组,准备让小学生们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多边形面积的学习。首先,我为每个小组发放了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长方形,每个小组要在小组交流中利用这些学习工具设计一个多边形,然后测量每个平面图形的长、宽、高,在小组内探讨求解多边形面积的方法。大多数的小学生都认为,由于多边形是由几个平面图形拼组而成的,所以多边形的面积应该是各个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和。对此,我予以肯定,并鼓励每个小组进行测量与计算。每个学生的测量数据都要在组内共享,然后各自计算结果,在小组内进行比照,如果存在不同的结果,小组内要进行讨论,检查到底是面积计算公式使用出现了错误、还是计算过程出现了问题,亦或者出错的学生是因为还没有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求解方法而导致异议的存在,最终得到统一的结果,然后再在全班范围内进行结果比对,完成本课学习。

三、以总结巩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一节好课同样离不开一个有价值的结尾。高效课堂讲究有问题及时解决,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同样需要多组织小学生做课堂小结、学习总结,在总结中帮助小学生重新梳理数学知识,让小学生们的学习印象更加深刻,帮助小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的学习薄弱项,以便在后期的学习与合作中加以改正与提高。而总结活动也可以让小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方式变得更加优化,所以以总结来巩固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十分可行的。

每一节课,我至少会留出3-5分钟的时间来组织小学生们进行课堂小结,所有的小学生要一同回顾本课所有的新知识,并对自己在本节课上的表现,以及依然留有疑问的知识点或者是产生的新的疑问进行讨论。就比如在上述“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的课堂小结中,有一个学生在说到小组合作活动的时候,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十分轻松,也十分有价值,因为他平常遇到疑点的时候并不能及时找到老师,也不敢总是向老师提问题,但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学习,他的心理是十分轻松的,其他组员也会及时帮助他,这让他感到十分快乐。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是促进教学相长、实现师生共同进步的有效途径,教师必须要充分意识到高效课堂对于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作用与价值,相信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基本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以构建高效课堂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雪玲.谈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25).

[2]欧喜生.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4(1).

猜你喜欢
高效教学高年级小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