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中途接班遇到“学风不浓”问题与解决方法

2017-11-17 04:10尚旭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0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问题

尚旭

【摘要】中途接班此时的班主任就好比是“后妈”,使得我这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都有些无从释手、很茫然。班里的学风不浓,学生对于学习都是在应付老师,这也是因为这两个班学生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弱。相比其他两个班本班学生的成绩很差,家长怨声载道。怎么样才能使他们在学习方面有所进步,找到信心,改变心态,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我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初二 中途接班 问题 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171-02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本次接班接是从初二第二学期开始接班,这段时间正是孩子们的青春期,孩子的反抗性极强,劣等感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虚荣心很强,自我意识在这一段时期出现质的变化,独立意识增强,感情的变化非常显著,与成人世界的关系开始变化;属于最不好教育和沟通的时候,因此应该将本次的情况进行研究,及遇到该问题时的解决方法和反思后的一些想法与改进进行汇总,为日后工作提供借鉴。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会使笔者不论在今后从其实担任班主任还是中途接班都会有一些帮助,对于今后和孩子的沟通可交流也能够取得较大的突破,为笔者今后的教育和教學工作都会起到一定的铺垫,也可以给一些需要帮助的新老师作为参考,也使得学生在笔者的帮助下有些进步,能够尽早的从青春期中走出来,为孩子今后的发展做小小的努力。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使本班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树立目标,在中考中取得一点成绩;2.为自己后面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一手的参考资料;3.为一些像我这样的新老师做一些参考。

四、研究设想

本次研究是第一次,对于为课题的研究工作自己现在也属于不是很了解,自己就自己的想法进行一下设想:

第一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月底

整理出我中途接班时班里的学风和学生的整体学期情况,并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这些可以结合我的班主任工作计划和工作小结,即我当时的一些感想,可以把这些记录中的问题呈现给大家。

第二阶段:2013年2月—2013年5月底

这段时间需要整理出这个班原学风比较差的原因,及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结合自己对当时情况的记录,把自己的方法总结出来,并对几个比较突出的学生进行个案分析,把自己解决的方式方法记录。

第三阶段:2013年6月—2013年9月底

这段时间主要是体现我的反思,及对本班学生、学生家长、代课老师及中学部主管教学的几位领导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总体性的比较从我接班前到现在本班学风的变化情况,根据这些,我再对一些方法进行改进。

最终会以论文的形式体现出来,供有需要的老师做以参考。

五、研究的方法

由于平时工作的原因笔者采取的研究方式相对比较简单。本次微型课题在研究时主要采用的是:实例分析及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

1.实例分析:通过对本班学风的实际记录对本班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再有针对性的对本班变化比较大的学生和变化比较小的学生分别做一分析,并在分析中找出问题所在,在进一步找突破口,为后面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铺垫工作。

2.调查问卷及分析:主要是用来比较在我这段时间根据班里存在问题采取措施后班级学分变化的对比,通过其他老师、家长、学生的比较进行对比。

六、研究效果及分析

1.家长的努力配合:其实每个家长都有望儿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在初期召开家长会时家长们的配合出乎我的意料,第一次的家长会每个家长都按时参会,而且我们也聊了很多,并且当时每个家长都谈了自己的想法,也给我提出了不少的建议和意见,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能按照我的要求来做,这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其实也正是如此才坚定了我的信心。

2.各代课老师的不断努力:在我主动和各科老师的交流下,每个老师对我们班学生的要求也严厉了,学生只要出现问题第一时间找我解决,这样也使我能快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3.学校领导的时常关心和配合;其实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本来应该是我们配合学校领导,而实际上是领导配合我的工作,因为当时我们班的情况很特殊,调皮捣蛋的很多,所以时常的需要学校领导吓唬学生,将学生叫到教导处进行教育,这样使得自己的管理就更近一步,也更能够得心应手。

4.学生的醒悟和配合;其实刚开始笔者是很头大,不知道从哪入手,前几天就只能试图找突破口,好在孩子们对笔者并不是很反感,就找一些和自己关系比较好的学生了解班级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会找一些时间和他们一起玩,让他们对笔者放开警惕心理,先打入他们,在对他们采取措施,时间长了以后效果比较好;在制定政策积极引导下孩子们慢慢的意识到在我这反抗不起作用,慢慢的就很配合,直到后来开始放手,由于孩子们已经适应,都配合得很好。

七、研究后的思考

其实每个孩子都想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注,只是他们的表达可能有些问题,或者可以说是不想表达出来,学风不浓其实不是学生的错,每个人身上都有问题,包括家长、任课教师、班主任、学校领导和孩子自身,只是他们需要一个人能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真心的关心与关注。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