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7-11-17 04:10刘翠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0期
关键词: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刘翠

【摘要】本文首先对我国高校实验班人才培养情况现状进行介绍,随后指出目前高校实验班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发展进行建议。

【关键词】实验班 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211-02

一、国内高校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多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始终强调专门人才教育,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单一型人才培养、轻复合型人才培养等现象,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专业划分过细,学科专业结构不合理,学生知识面狭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创新能力较弱。对于高校来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实现因材施教,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继续发展创造适合的培养模式和成长环境,就成为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严峻问题,同时也成为高校设置各类创新实验班的初衷。

追溯实验班培养模式的历史可以发现,我国的实验班培养模式最早开始于1978年,在李政道、杨振宁等人建议下,中国科技大学成立少年班,1985年教育部选取12所高校作为实验班试点,2005年回应 “钱学森之问”,2009年教育部的“珠峰计划”以及2010年的“卓越计划”,我国高校的各类实验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类创新实验班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前沿阵地。

二、目前国内高校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一)学生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的不同

实验班的学生来自不同生源地,生源地学习基础不同,导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目的不同,对于实验班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对实验班所偏重的数学、英语及专业课的重要性认识不清楚,缺乏足够的学习乐趣和动力。

(二)学生学习压力大,应试心理强

由于受到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影响,使得学生学习压力陡增,进而导致有些实验班的学生虽然基础不错,但却不注重对知识内涵的理解,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应试心理强,学习的动力仅仅是为了最后能够拿到学位,为了考试而学习,从而出现“平时不努力,考试靠突击”的现象。

(三)教学缺乏创新,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方法

由于实验班的教学量基本都比较大,因此许多学校的实验班教学依然延续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为了追求授课大知识量,依然存在“满堂灌”的现象,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过分注重理论,忽略实际,从而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无法实现创新实验班培养目标。

三、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发展具体建议

(一)在培养机制上,依托重点学科

在实验班教学过程中,需要依托英语、数学、专业课程等重点学科,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培养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因材施教,构建复合型、立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内联外合,打造开放式、国际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理念。

(二)在人才培养上,集合优秀教学资源

组建高水平的教学团队,配备优秀的教师和良好的教学设施,承担实驗班的教学任务。采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实践训练、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理论启迪,更需要独立的思考。因此,在实验班营造一个科研氛围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学生读书、讨论、辩论、思考,形成“逆向思维”。

(三)在教学管理上,实行“导师制”新模式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为实验班的每位学生配备导师,实行全程“导师制”。从本科开始阶段就跟随导师学习,全面接受科研方法的训练,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及时了解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在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上,每位学科导师至多指导5名学生。导师制的实行,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密切交流与沟通,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在奖惩机制上,实行末位淘汰、余额递补机制

定期对实验班全体学生进行考核排名,排名处在最后10%的学生将退出实验班学习,同时还从普通班中选拔相应人数的优秀学生余额递补进入实验班学习,形成持续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聂建英,王美清.数学创新型人才实验班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4年第2期:109-114

[2]张焜,纪秋颖,董超俊.组建实验班,创立“双主体”协同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12期:29-32

[3]刘争先.“珠峰计划”与教育民主话的疏离——对部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分析[J].高等教育管理,2013年第6期:79-83

[4]虞立红,李艳玲,李敏谊.本科优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实验班建设与改革经验[J].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1期:24-26

[5]张焜,董超俊,杨文芳.地方高校“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五邑大学综合实验班的理论与实践[J].大学(学术版),2013年第2期:22-27

[6]欧阳卫平,裴然.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实验班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4年第4期:171-175

猜你喜欢
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与天才班的人谈恋爱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