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生理教学

2017-11-17 04:10李从德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0期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李从德

【摘要】充分利用形成性评价,周期短,信息反馈及时的优势,帮助师生诊断生理学教学过程,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改进学习方法,有效调控学习过程。利用多元化学业成绩评定的引领作用,推动生理学教学改革,促进生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 多元化学业成绩评定 生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215-01

生理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制约后续医学课程,特别是临床课程的学习。该课程是一门人体功能学科,具有抽象性、动态变化与逻辑性强等特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观察到,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并与临床现象相结合而进行有效的逻辑推理,而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结果引发许多诸如畏惧、无兴趣、无积极性、甚至厌学等不良后果。部分学生平时不注意学习,考试时临时抱佛脚。这种学习方式必然会造成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连续性[1]。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明确指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学业成绩评定体系须建立形成性和终结性评定相结合的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和评定标准[2]。国办发〔2017〕63号《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指出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3]。基于以上诸多原因,必需积极探索在生理学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推动生理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

一、建立形成性评价指标

充分研讀生理学教材,结合现代生理学和临床学科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仔细梳理生理学各部分内容的教学重难点,以往教学过程中所发现学生容易忽略和混淆的知识点等制定形成性评价指标。在制定的评价指标中要充分展示学生课前复习与预习、课堂教与学的情况以及课后反思与复习的情况,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合理及有效的评价。关于学生课前复习与预习,应考虑学生对与新学知识相关医学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评价指标,亦要体现将学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脉络的了解情况。这些观察点还应反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对新知识的明锐度。例如,在讲授到心脏的电生理时,其课前评价就应有学生对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其机制等内容掌握情况的评价指标。课堂表现可侧重学生精神面貌、思维活动、师生互动、课堂所讲知识的理解与吸收等方面设计观察指标。课堂上学生思维活动是否与老师和大家同步?即思维活动的主体是否在围绕知识点展开?例如讲心脏电生理时,心肌细胞的电生理与普通细胞的电生理有何不同?这些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异性又与其生理功能存在这样的内部联系?课堂主要是调动学生思维,主动思考、主动探寻知识。课后主要从学生咀嚼知识、梳理建档和融会贯通等方面设计评价指标。总之,原则上是尽可能将学生调动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制定好评价指标交于全体任课教师和学生充分讨论,利用集体智慧的力量,进一步完善后投入教学中使用。

师生共同讨论,近距离的交流,学生理解了教学的目标,实现目标需要哪些步骤,具体过程都会了然于心。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以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检测、自我督促、自我评价的学习链就得以形成。

二、运用形成性评价指标的相关问题

1.改变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评价表可在开始上课时发给学生,在不同时间节点收回相应评价表,即每次课前、课中和课后。对于学生而言,评价表可衍生章节学习时的重难点,知悉预习、课中和课后的具体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它改变以前教学进度表只能告知教学的内容,而具体问题却一无所知。课前的评价就让学生知悉将学的内容和重难点,学生个性化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课中就会有选择的针对性的学习。

2.以学生为中心,还课堂于学生

以章节知识点评测的方式,将每节课的授课内容及要求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在课前,学生或学习小组必须就问题做出自己的答案,并根据课前复习和预习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要改变以前依赖教学进度表,按章节顺序讲授知识的授课方式。改为以问题或知识点为导向,引导学生学习讨论,必要时围绕问题进行顺向或逆向讲授。使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及其相关问题,由于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辅以教师的讲授和同伴互助学习,知识得以升华。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习者,主动寻求答案并予以理解知识的内涵。学生从以往被动接受,被动记忆课堂所学知识,向主动猎取并尝试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释生活或临床现象。伴随体会到增强学习成功的喜悦同时,又增强学习的信心,知识的学习逐步升华和运用,增加了学习成就感,就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这种正反馈让学生的学习呈现良性循环发展。

3.利用形成性评价,充分开展同伴互助学习

每个人的学习理解和思维都会受到局限。在小组或团队的学习中,思维火花在不停地撞击中得以升华。这种看似在帮助对方学习,而在这种帮助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巩固了已学知识。同时,这种方式会拉近学习者与被学习者的距离,更容易接受知识的传播。

4.多元化进行成绩评定

以前生理学教学常用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以致学生临近期末死记硬背,靠抢记应付考试,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更无从谈如何运用。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而提出的一种学业评价方式。他将评价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可弥补终结性评价的不足[4]。实施多元化学业成绩评定,能比较全面反应学生学习和知识掌握的情况。利用形成性评价的引导作用,加大平时学习考核的力度,从而多维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真正掌握知识,并能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利用多元化的成绩评定,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三、评价指标的反思与修正

形成性评价旨在呈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多渠道收集评价后的各种反馈信息,并进行收集整理反馈信息,反思自我教学经验,适时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师生角色互变,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开放、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获得最佳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评、同伴互评明确知识掌握的程度,提高学习的主体责任意思;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明确现阶段学习进步尚与终极目标的差距;以及采取哪些手段加以改进;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主动改进、完善学习方法、调整学习策略,提高相关学习的调控能力。另外,对于师生反映问题比较多的评价指标要做适时调整甚至取消。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形成性评价及其信息反馈,不断完善生理学教学的各个环节,推动生理学教学改革,不断提升生理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姚巧玲,吴桂霞,李俊红等.形成性评价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视界,2016,13:194-195.

[2]教育部,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教高(2008)9号)[Z].2008:11.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7/11/content_5209661.htm.

[4]李婷,刘燕,高莉晶等.形成性评价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2:77-78.

猜你喜欢
形成性评价
高职日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方式探讨
高校外语学习评价现状及改革研究
高职英语形成性评价研究与实践
大学英语多元化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形成性评价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形成性评价在羽毛球技术教学中的实施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自由写作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