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维果斯基理论浅析教师在促进幼儿社会交往中的作用

2017-11-17 04:10续润笑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0期
关键词:社会交往幼儿教师

续润笑

【摘要】本文运用维果斯基的相关理论分析教师在幼儿社会交往中的作用,并从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提供促进幼儿行动的环境、提供符合年龄特征的材料、给予有针对性的介入和指导、为同伴交往提供机会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维果斯基理论 幼儿 教师 社会交往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0-0023-02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一切高级心理机能是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而形成的。交往是形成一切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基础,没有社会交往就不可能产生高级心理机能。维果斯基强调儿童与同伴、与成人之间的共同活动不仅仅是儿童发展的重要源泉,而且儿童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正是这一活动中介的结果。因此,社会交往能力对幼儿的发展非常重要,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其发展。

一、了解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儿童的现实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指导与帮助下能达到的更高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教师应在了解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提供符合幼儿需要的环境、材料和支持。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是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和倾听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深入的了解,在活动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评价,确定什么样的任务是当前儿童能独立完成的,什么样的任务是儿童需借助教师帮助方能完成的,从而根据幼儿的需要有的放矢地提供支持。

二、提供促进幼儿行动的环境

维果斯基强调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依赖客观的环境,人心理发展的源泉与决定因素是人类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着的文化,即作为人的社会生活与社会活动产物的文化。对幼儿来说,幼儿园环境尤其是教室环境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以幼儿为中心,布置符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环境。先观察和了解幼儿想要做什么,需要什么,再与幼儿一起布置环境,在布置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慮幼儿之间相互交往的可能性,例如在布置区域环境时,应考虑区域之间的间隔方式,尽量避免将不同的区域完全隔开,这在无形中剥夺了幼儿之间交往的机会;考虑区域的人数,为幼儿创造交往机会。

三、提供符合年龄特征的材料

如今很多幼儿成长过程中玩的大多数是逼真的玩具,对使用开放性材料,如石头、木棍或者纸板很少甚至没有经验。那么,对他们来说,要想发展与较高假装游戏水平相关的广泛的象征性替代能力就很困难。针对这样的幼儿,教师需要示范如何用一种象征性的方式使用游戏材料,然后逐渐扩展到同一物体所有不同的使用方式。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符合其年龄特征的活动材料,如结构性较低、操作性较强的能够支持幼儿自主活动的材料。教师在为幼儿进行材料使用示范时应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难易适合,如对于能够熟练用剪刀剪直线的幼儿,就可以让其尝试剪曲线,而对于不会使用剪刀的幼儿,则应引导其先练习使用剪刀,再尝试剪直线。

四、给予有针对性的介入和指导

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鹰架者应把握这样的原则:“当孩子需要帮助时提供协助,当其能力增加时就减少协助的量。回应和可能的互动,能提供孩子适当的挑战及支持性的环境,当然还有许多其他不同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鹰架的另一个目的,就是通过让孩子尽可能规范其合作活动,来培养他们的自我规范,这需要成人在孩子一旦能独立活动时,就尽快舍弃对他们的控制及协助才行。”在此基础上,教师在介入指导时应首先以合作者和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幼儿的活动中进行观察,发现幼儿的困难及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在提供帮助时应把握外界帮助与儿童自主活动之间的度,切忌包办代替。在教师帮助方面,需要教师进一步细致考虑:是直接帮助,还是借助材料间接帮助。如果是直接提供帮助,是采取口头描绘的方式还是采取直接动手操作演示的方式。如果是采取口头描绘的方式,是直接告诉解决方法,还是给予提示。如果是借助材料间接提供帮助,更需要考虑材料特性的影响,分析其是否能够使教师较好地达到帮助儿童的目的。

五、为同伴交往提供机会

按照维果斯基的理论,当同伴是一个专家或是某方面的能手时,儿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大大提高。所以,老师应该把各有所长的儿童组织起来,给他们提供取长补短的空间,充分发挥同伴合作和相互学习的潜力。教师应创设各种机会和情境促进同伴交往,幼儿会自发地互相学习、合作,如:能力较弱的幼儿通过观察、模仿能力较强幼儿的行为可以逐渐习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人交往的方式等,并在之后的活动中表现出来,这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总之,幼儿活动应该以幼儿为中心,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需要什么、渴望怎样的学习方式、在什么方面需要支持等方式来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从而真正地实现幼儿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光荣.文化的诠释——维果斯基学派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21.

[2]贝尔克,温斯勒著.谷瑞勉译.鹰架儿童的学习:维果斯基与幼儿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51-52.

[3]赵南.“最近发展区”概念解析及其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J].课程与教学.2006(9):5-9.

猜你喜欢
社会交往幼儿教师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网络化时代的技术赋权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美育教师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