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识选择“陷阱” 开好解答之方

2017-12-04 07:17山东省汶上县教体局教研室吴庆才
中学政史地 2017年31期
关键词:题干陷阱选择题

山东省汶上县教体局教研室 吴庆才

山东省汶上县第五实验中学 李秀娟

巧识选择“陷阱” 开好解答之方

选择题是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的主要题型,具有覆盖面广、迷惑性强等特点。一些看似不难的选择题,为何考生一做就错?原来,命题者故意在考题中设置了陷阱,考生稍有不慎,就会掉进去。命题者常见的设置“陷阱”的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角色主体设置陷阱

此类选择题的题干包括多个角色主体及其行为表现,但题干只要求对某个特定主体进行分析。因此,考生在解此类题时要学会排除与题干要求无关的选择肢。

例1.(2017·江西)欺负弱小、敲诈勒索、言语和肢体伤害……屡屡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校园欺凌,被欺凌者应该

( )

A.忍气吞声,息事宁人 B.机智应对,依法维权

C.以牙还牙,以暴制暴 D.加强监管,严格执法

【点拨】本题考查了面对校园欺凌,被欺凌者应有的态度和做法。面对校园欺凌,作为被欺凌者应该沉着冷静,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及时报告老师、家长或报警;要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B项正确。忍气吞声,不仅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会助长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A项错误;以牙还牙,以暴制暴,会导致自己违法犯罪,从受害者变成侵害者,C项错误;D项是有关部门应有的做法,虽然正确,但是无关项,可排除。

二、利用学科视角设置陷阱

此类选择题对答题角度作出限定,要求考生从个人、他人、集体、社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心理、道德、法律、国情、权利、义务等角度进行分析。因此,我们要学会排除与题目无关的选择肢。

例2.(2016·山东济宁)2015年10月4日,有网友爆料称,在青岛市乐凌路“善德活海鲜烧烤家常菜”吃饭时,遇到宰客事件。“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果结账时变成了38元一只。从道德角度看,该烧烤店主的行为

( )

A.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无可厚非

B.是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C.是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

D.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原则

【点拨】本题结合漫画考查了学生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诚实守信的认识和理解,解答时要抓住材料中关键语句“从道德角度看”。漫画中该烧烤店的行为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秩序。A项的说法明显错误,B、C项虽然正确,但是从法律方面去分析的;D项是从道德的角度去分析的,符合题意。

例3.(2017·湖北随州)2016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关于防治中小学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教育预防、依法惩治和综合治理,切实防治学生欺凌和暴力事件的发生。针对学生欺凌和暴力现象,我们青少年应该

( )

①加强学校管理,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健康 ②沉着冷静,学会用智慧保护自己 ③提高警惕,防范侵害 ④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点拨】本题考查了自我保护的有关知识。针对校园欺凌和暴力现象,我们青少年应沉着冷静,机智应对,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警惕,防范侵害;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所以,②③④正确。①是学校应有的做法,不是青少年应有的做法,可排除。

三、利用相关概念作为陷阱

此类选择题通常偷梁换柱,以易混知识组成干扰题肢。这些题肢看似正确,但与题干提供的概念不一致,增强了试题的迷惑性和干扰性。

例4.(2017·江苏淮安)小张的叔叔是全国人大代表,在参加完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后,给小张讲述了参会的一些经历和大会取得的成果。小张总结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A.全国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

B.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D.大会通过了民法总则等法律,说明全国人大拥有立法权

【点拨】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人民当家作主有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上(不含县级)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产生的,即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A项的说法错误。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项的说法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项的说法错误。大会通过了民法总则等法律,说明全国人大依法行使了立法权,D项的说法正确。

例5.(2017·湖北黄冈)对下列图示所表达的概念间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违法行为分为三类: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就是犯罪,所以犯罪是违法行为的一种,它们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所以③错误;另外三项都比较准确的描述了概念之间的关系,所以C项是正确的选项。

四、利用认识逻辑设置陷阱

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维度看问题是思想品德学科的基本认知方法。一般来说,“是什么”包括事物的含义、特征、现状等,“为什么”包括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影响、意义等,“怎么做”包括对待事物的态度、举措、行动等。选择题一般围绕其中的某一方面进行设计,考生若不能把握三个维度的内涵就会造成错位现象。

例6.(2017·江苏徐州)我国宪法宣誓制度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需公开向宪法宣誓。这表明

( )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

B.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C.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

D.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点拨】本题考查考生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实质上是考查“是什么”的问题。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设立宪法宣誓制度,目的是激励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原因是宪法是一切组织或者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D项符合题意;A、B项均指的是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五、利用关系错乱设置陷阱

此类选择题常将两个事物间的关系倒置,以混淆考生视线。

例7.(2017·山东东营)右图注释是:“要想融入集体,健康成长,应该把M翻过来”(Me=我,We=我们),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集体是个体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 ②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③集体的力量就是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 ④在集体中要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集体和个人的关系。解答本题应理解题干中的关键词“融入集体”、“把M翻过来”。把M翻过来,Me就变成了We,We就是我们,说明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离不开集体,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由此判断①②正确。集体的力量是把个人的优势发挥出来,而不是个人力量的简单相加,③说法错误。题干并未涉及竞争与合作的关系,④应排除。

六、利用表述绝对设置陷阱

此类选择题的题肢常包含“都”、“必然”、“根除”、“杜绝”、“一定”、“一切”等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片面化。

例8.(2017·山东烟台)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明确到2020年年底前,我国将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勘界定标,基本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这一举措

( )

①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③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美丽中国 ④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生态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点拨】本题考查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的意义。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有助于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但④中“从根本上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错误;①②③观点正确。

识破迷惑性是做好单项选择题的关键,而识破迷惑性的关键在于正确审题,这是提高得分的关键。要准确审题,必须做到“三个弄清楚”。

1.要弄清楚试题的导语。

单项选择题的导语通常有以下几种表述:“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出正确的”、“最恰当的”等。导语审清了,选择的方向就明确了。

例9.(2017·广东)在下面的知识结构图中,①处应该填的最恰当内容是

( )

A.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证书 B.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需求

C.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D.规定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

【点拨】本题考查有关宪法的知识。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关键语句“最恰当的内容”。根据教材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表现在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故C项符合题意。

2.要弄清楚题干的意思,抓住关键语句。

解答选择题时,要仔细推敲题干的表述,明确题干的中心意思和要求,弄清题干对问题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限定。快速抓住题干的中心意思,最常见的技巧是抓住“关键词”。

例10.(2017·江苏苏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创造了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80%左右的社会就业,提供了超过一半的税收和46%左右的外贸出口。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

( )

A.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与公有制在市场经济中地位平等

C.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D.在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主体地位

【点拨】本题考查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等知识。解答本题,关键应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A项与题干材料所描述的内容不符。我国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D项错误。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C项正确且与题意相符。

3.要弄清楚题肢与题干的关系。

把题干和题肢联系起来比较、对照,看哪个题肢最符合题干的要求,即可选出最佳答案。

例11.(2017·山东威海)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推进科技创新。下列选项中,对“科技、教育、人才”三者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

A.高素质人才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

B.科技的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C.科技创新,人才为本

D.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科技、教育、人才三者关系的认识和理解。A项说明的是人才的重要性;B项说明的是科技、教育、人才三者的关系;C项说明的是科技与人才的关系;D项说明的是教育与人才的关系。

猜你喜欢
题干陷阱选择题
数字算式
单项选择题狂练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陷阱
陷阱2
陷阱1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