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背景下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发展研究

2017-12-09 22:48陈青云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4期
关键词:文创产业乡村旅游

陈青云

摘 要:在民族民间艺术整体衰落,文创旅游迅速兴起,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随之而来的民族文创旅游给民族民间艺术创新发展带来了新出路。云南省马关县阿峨新寨壮族新创的农民版画,是国内少见的与云南本土壮族民间生产、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紧密相连,有不乏鲜明时尚特点的壮族民间审美艺术,它的发现,引起艺术界和旅游界等多方专家学者关注。在阿峨新寨乡村旅游尚未得到充分建设发展的情况下,村民每年尚能获得20余万元的销售收入,足见其所具有的艺术生命依然强大。由此,如何结合乡村旅游创新发展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形成壮族版画文创旅游产业,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阿峨新寨;乡村旅游;农民版画;文创产业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4.001

民族民间文学艺术,是民族民间集体智慧所创造出来的世代传承的语言文学艺术形式,可以说既是物质文化遗产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经过了长久的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艺术因其自然淳朴的风格、稚拙率真的形式、生动丰富的内容和古老深厚的寓意,在民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逐步发生了变化,民族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乡村语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其出现势微的情况。一些民间艺术品类濒临消亡或是创作者渐趋边缘化、老龄化更甚者还有因老一辈工匠的逝去而失传等等。但是,一部分民族民间艺术如潍坊风筝、朱仙镇木板年画等却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走向了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形成了更为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在世人面前。

1 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田野调查概况

云南省市中国少数民族居住最多的省份,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奋在创造了无数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积淀了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财富,拥有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

1.1 深山里的阿峨新寨及其农民版画

阿峨新寨坐落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仁和镇,是一个四周环山,拥有100多户人家的典型壮族世居村寨。据资料考证,早在1966年,龙子昌、龙继勤等5个青年就在阿峨新寨里取材,把村民的生产生活情景画在木板上,再用细腻的刀法雕刻出来,然后再用白纸拓印出来,稍作装饰之后挂在自家堂屋里,新寨版画的雏形大体就是如此。另据村民介绍, 1975年,文山州文化馆馆长贾元坤和辅导老师王定尧来到阿峨新寨,帮助村民成立了以学版画为主的美术组,自此以后新寨农民在州、县文化馆老师的辅导下,开始创作版画。村民们又在木板上增加了其它题材内容,才演变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壮乡民族民间艺术——新寨版画。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各级部门对新寨版画的发展日益重视,先后投入了200多万元资金来扶持新寨版画的发展。2000年阿峨新寨在建成占地260平方米的科技活动室暨版画展览室的基础上被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马关县也随即将阿峨新寨壯族农民版画列入“十五”规划建设项目。

1.2 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及其对外影响

自版画诞生以来,阿峨新寨农民先后创作了数千幅作品,有很多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外界认识新寨版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创作出的版画在全国农民版画展展出25幅,在“大连市农民画展”亮相35幅,有一大批优秀作品在省内各大美术作品展出,更有部分优秀作品在参赛中获奖。新寨农民版画不仅走出了文山、云南,更走向了世界。2009年马关选送的《牛狮舞》、《鸭老爹》、《捞鱼娃》等多幅新寨版画被外交部选定为国礼,在胡锦涛主席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时,以胡主席的名义赠与了意大利国家领导人。日本友人福田一郎在看过农民版画以后,被新寨版画所震撼,邀请了马关著名的农民版画家王光耀等人带着22幅版画,前去日本参加展出,称赞说阿峨新寨的农民版画是真正有农民个性的美术作品。

1.3 阿峨新寨风情浓郁的版画环境氛围

进到新寨,处处都能感受到版画的色彩:文化长廊以及民居墙壁上刻画的版画,还有版画展览厅和版画制作室。版画的创作者有各个年龄段的,大到六十多岁的老人,小到八九岁的孩童。寨民们都是白天下地干农活,晚上还有农闲时间就可版画。阿峨新寨的版画题材无所不包,版画展览厅里挂的一幅幅农民版画内容涉及农业生产、民俗节庆、科教娱乐、宗教节事、体育竞技等壮族人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真实而又不失形象地反映了壮家人的勤劳质朴的物质生活,表现了壮家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尚,蕴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

2 民族民间艺术产业现状分析

笔者在马关县的田野调查过程中,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的形式获得了大量有关阿峨新寨版画的资料,对新寨版画产业化发展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新寨版画产业只是当前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但是也反映了整个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出现危机

民族民间艺术在其传承发展过程中,历经社会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变化,以其生存面貌的不断调整、变化,得以在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流传。阿峨新寨农民版画,同其他民族民间艺术形式一样,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便利的网络交流、高科技的语境下,其生存空间大大缩小,许多民族民间艺术品类失去了原有依赖的文化生态环境,濒临消失。年轻一代人大多对传统的东西不感兴趣,使得民间艺术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据新寨村民说,在当今时代,村内年轻人的成长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他们受到外来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影响已经对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失去兴趣,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面临着断代的危机。

2.2 民族民间艺术的经营模式亟待改进

生产性保护方式已经被认可为促进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融入现代社会,实现与现代社会互动融合,在创造社会财富过程中实现自我更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今全国的许多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山东潍坊的风筝、甘肃庆阳的香包等)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产业开发,并初步实现了产业化经营。但从总体上看,较之异常丰厚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还未出现具有深远影响的产业开发,许多地方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开发还处于自发状态,总体水平不高。据阿峨新寨村民介绍说,村内的版画销售大多是通过自发组织的版画协会联系外来买主或者是村民通过简单的手机营销,尚未形成统一的经营销售机制。另外一到农忙时节,村民就无暇顾及版画,难以保证版画的正常制作,这都为版画产业的生产和销售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endprint

2.3 民族民间艺术的融资困难发展乏力

文化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民族民间艺术企业同工业企业相比处于规模小、历史短、信用低、不动产抵押能力弱的劣势。民族民间艺术企业的核心是文化的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等领域,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和产品典型的“轻资产”、“重文化”特征,融资模式也随之体现出“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民族民间艺术企业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融资担保,面对银行贷款、民间借贷、信用担保严格的抵押担保限制,融资难成了很大问题。金融机构虽逐步紧盯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但是其针对民族文化产业的金融产品仍然十分匮乏,大多数金融产品都针对传统产业开发。这体现出金融机构没有动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选择规避风险。虽然有政府资金的投入,但仍无法有效填补民族民间艺术企业的融资空缺。

2.4 民族民間艺术的创新缺乏难以持续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文化及文化产业的灵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一个激发创新、创意、创造的全新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塑造了技术变革创新的新环境,旅游+则给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开辟了更为广阔视野的新天地。但是目前国内民族民间艺术产业的发展,包括产品设计生产上的粗烂制作、落后的经营理念、传统的营销模式都体现着创新不足、创意的缺乏,这也直接导致了民族民间艺术产业难以持续高速的发展。

3 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发展策略

文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文化资源,离不开企业的创新与尝试,离不开文创人才的智慧,也离不开政府政策、资金的支持。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因其自身属于文化产业的属性必将走上文创产业的道路,同时也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民族民间艺术产业要在文创产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应该坚持。

3.1 深挖文化内涵

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历经几千年的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这一内涵正是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得以发展的鲜活生命力。民族民间艺术产业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其“卖点”更要体现其“特点”,而民族民间艺术最具吸引力的“特点”就是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必须将深挖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背后的文化内涵,将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产品,使其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实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产业化,是发展民族民间艺术产业的重要战略举措。

3.2 吸引资本投入

首先,各级政府部门要提高对民族民间艺术的重视程度,认识到其产业开发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完善市场监管体系,立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现状,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及主要措施,发挥政策杠杆作用,把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产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同时发挥政府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示范效应,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盘活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其次,应加强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宣传力度,吸引资本投入。

3.3 创新人才机制

想象力、创造力和知识积淀是创意产业存在的先决条件与发展基础,而满足这一条件的主体就是创意人才。没有人才,一切都是空话。在国家知识产权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并获得整体性提升的前提下,针对当前民族民间艺术产业专业人才缺乏的局面,民族民间文学艺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加快培养既懂得地方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又懂得现代时尚文化创意策划设计和现代高新技术手段使用的复合型原创和产品研发的人才。首先要通过各种形式对人才进行培训使之成为能够适应市场的创意人才,推动民族民间艺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其次是加大人才和团队引进培养力度、完善人才扶持政策、优化人才生活服务保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等五个方面对政策进行创新,创造最优惠、最实在、最有含金量、最可操作的吸引人才的政策,为创意人才搭建栖居的美好凤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盘活人才资源,为我所用,真正发挥出创意人才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顺仙.壮族民俗文化的发掘与升华——阿峨新寨版画探源[J].教育创新,2005:149152.

[2]马蕊.马关农民版画:原生态壮族文化的绝唱[N].中国工商时报,2010-10-14(008).

[3]刘昂.山东省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91.

[4]王兴业.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产业开发对策探讨[J].民族艺术研究,2012:134140.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创产业乡村旅游
关于博物馆文创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和对策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