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第三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7-12-09 22:50李晓梅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4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辽宁问题

李晓梅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已成为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优化社会资源,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辽宁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依赖工业,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却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辽宁经济的增长。正是通过对辽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辽宁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辽宁;第三产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4.002

1 辽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辽宁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加上辽宁便利的交通条件及历史奠定的工业基础为辽宁成为中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提供了殷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深层次着眼,其產业结构矛盾仍然存在。近年来,辽宁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发展速度较缓,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基本上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贡献率之间,和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70%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

近年来,辽宁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如何促进辽宁经济的再次腾飞成为十三五期间的重中之重。“十三五”开局之年的2016年,辽宁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2037.88亿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73.04亿元,下降4.6%;第二产业增加值8504.84亿元,下降7.9%;第三产业增加值11360.00亿元,增长2.4%。和第一、第二产业负增长相比,辽宁第三产业实现了正增长,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但是,辽宁第三产业发展并不均衡,区域性明显,第三产业增长主要存在于沈阳、大连两个核心城市。2015年沈阳第三产业增加值3440.1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2%。大连第三产业增加值3697.5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5.5%。但是,仅仅依靠沈阳、大连等核心城市来推动辽宁全省第三产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这种区域性的不平衡很难推动辽宁第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辽宁重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信息技术工业化,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主要由金融业、房地产行业等带动发展使比重提高,而占GDP份额较大的传统服务业发展动力却没在长足进步。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传统服务业的发展,要采取措施推动传统服务业的革新,使传统服务业重新焕发活力,从而促进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共同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性调整。

2 辽宁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辽宁经济呈现下滑趋势,各主要经济指标均不断下降,第三产业也不例外。“十三五”期间,辽宁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内部结构不合理

第三产业是一个范围广,创新程度较大的产业,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其中第一、二层次为流通类,第三、四层次为服务类,发达国家普遍服务类比重超过流通类比重,而我国是流通类比重超过服务类比重,辽宁更是如此。辽宁第三产业中的餐饮服务业、零售业的发展是快速且有效果的,而金融业、电子业甚至于旅游业等相当促进经济增长的代表性行业,辽宁发展的却非常不理想。非营利性行业,主要是追求拟定的社会目标的行业,以公共事务为主的行业,包括艺术、慈善、教育、环保、科技发展等,缺乏有效的利润刺激,固定资产投资额所占比例不高。这些对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行业,不仅仅是发展第三产业的重点,更是提升社会整体素质和达到小康生活必须改善的行业,但辽宁这些相关行业的发展却极其缓慢。辽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制约着辽宁经济的增长。

2.2 监管制度不健全

相对于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起步较晚,辽宁更是如此。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共和国的长子,辽宁重工业发达,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监管制度全面而又完善。而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全国范围内的监督和管理经验都十分丰富。而第三产业是继第一二产业之后产生的,而且覆盖面十分广泛,又是一个相对于比较灵活多样的产业,对于产业的监管是有一定难度的。近几年,辽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积累了一些监管的经验,但监管力度还远远不够,监管制度还不健全,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2.3 缺乏创新性发展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创新就没有技术的革新,更提不上经济的增长。辽宁第三产业更多局限在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较落后,第三产业的发展缺乏创新,也使得其不具有竞争力,仅仅局限于制造的层面,而无法达到创新的层面,这不仅仅是辽宁第三产业发展的难题,也是中国整个第三产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第三产业覆盖层面极广,需要不断探讨新的方式和开发新的领域去推动其发展。

2.4 市场过于局限

辽宁城镇化水平较发达地区要低很多,而第三产业又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发展,使得辽宁第三产业中绝大部分行业很难快速适应市场,特别是占辽宁市场中很大比例的农村市场,极大的阻碍了辽宁第三产业的区域性扩散发展。和城镇相比较,辽宁广大的农村地区对服务业的需求是十分庞大的,务必采取有效措施和积极引导,鼓励第三产业向农村地区扩散,改变市场过于局限的现状。

3 辽宁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策

3.1 优化产业结构,加速产业结构调整endprint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遼宁经济近年来却呈现负增长。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既发展辽宁经济,又保护辽宁资源的最好方法。辽宁的产业结构必须得到优化。第一产业要重点发展现代化农业,改变传统农业模式,使传统农业尽量向第三产业靠拢,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合。第二产业工业的发展要注重创新与科技的推动。更重要的是,加大力度发展第三产业,制定政策优先鼓励低碳、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第三产业发展。政府要出台各种方针政策,使得省内的产业逐渐倾向于依赖第三产业的大发展,从制度上保障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的依靠传统的重工业带来的利益。在面临自然资源匮乏的情况,灵活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以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作为原则,发展坚实而具挑战性的第三产业,会使辽宁即使在摘掉重工业基地的头衔后,依旧不会丧失发展经济的能力。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使辽宁经济更加具有活力与竞争力。

3.2 完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辽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辽宁经济的增长。要使得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成效,改善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十分必要。如一些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应作为第三产业的基础来发展。涉及高科技的服务业更应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首选目标,使得有创造力、有竞争力、高效率的行业来作为主导第三产业发展的带动力量。同时,夯实传统服务业基础,保障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调发展。

3.3 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主要方式,辽宁要想发展第三产业,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市场环境,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十分必要的。完善市场的法制规定,使其能够适应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且促进第三产业的良性发展,而不能够因为某一行业的垄断而扰乱市场。政府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使第三产业健康发展且具有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3.4 培育和鼓励发展新兴第三产业

同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和沿海城市相比,辽宁第三产业普遍存在着缺乏特色、服务种类不全、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发展第三产业时,提倡创新科技改良传统工业,加大力度发展与辽宁老工业基地相关的第三产业,如物流业、金融业、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在实现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又带动了老工业基地的传统工业的绿色发展。既减轻了辽宁对重工业的依赖,又增多了辽宁的就业机会与种类,这无疑会成为辽宁经济增长新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吴振球.基于VAR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对第三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4).

[2]张华平.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38).

[3]肖旭, 李韬.促进辽宁省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J].辽宁经济,2010.

[4]黄健青,陈进,殷国鹏.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01).

[5 ]杜秀敏.金融危机下第三产业发展探讨[J].中国商贸,2010,(20).endprint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辽宁问题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