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无锡城市创新创业环境研究

2017-12-09 20:06顾晓峰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4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竞争力

顾晓峰

摘 要:借助于GER模型对无锡市创新创业环境进行比较研究,将创新创业环境划分为基础设施环境、科研环境、金融支持、产学研互动等八大指标。通过数据和南京、苏州二个城市指标对比,分析了无锡市在创新创业环境方面的问题,并就创新创业环境的优化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创新创业;竞争力;创新创业环境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4.008

1 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推进创新创业的意义

“十三五”期间,无锡确立了“产业强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将作为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推进创新创业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1.1 推进创新创业是构建产业发展新高地的根本动力

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表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经济发展的中心总是随着创新的中心而转移。当前,无锡在推进“产业强市”发展战略中,面临着资源紧张、环境容量有限等问题,要实现超常规发展,就必须以创新为支撑,以创业推动新产品、新服务效益的实现,同时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开展自主创新,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使无锡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创业高地。

1.2 推进创新创业是发挥优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要求

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地理优势,包括交通优势,地处长三角中心,是太湖流域交通枢纽;二是基础产业优势,无锡制造业实力雄厚。在“2015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榜单中,21家无锡企业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入围数量占江苏省入围数的48.8%,有制造业就有创新需求。基础产业优势,是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优势,也是提升空间最大的优势。要发挥这一优势,最佳路径就是推进创新创业,通过创新把基础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综合竞争优势。

1.3 推进创新创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5年无锡市GDP 总量已达8518.26亿元,人均GDP为13.09万元,折合约21040.42美元,位列江苏省第三,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面临着产业技术水平整体不高,缺乏核心竞争力;民营企业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吸引创新型人才面临困难等问题。如果技术不创新,就会导致经济增长乏力,引发社会各类矛盾。推进创新创业,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

2 无锡创新创业环境分析

创新创业环境是影响创新创业活动的各因素的总称,环境要素及其构成的质量主要看是否有益于实现创新创业的要求。按构成因素的存在形式把创新创业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硬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基础设施;软环境主要包括政策、融资、人才和社会等环境。

2.1 创新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与选择

根据GER项目思路,将创新创业环境的影响因素分为八大指标体系,每个指标又分为2个分指标,建立16个指标体系的研究框架,如表1所示。

2.3 创新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估

由上文可知,本文按照公式将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得出创新创业环境指数,设计出如下的表格,结果如表2所示。由于第8个指标即“法制保障指标”,均是文字性描述,没有实际数据,因此,最终的指数只有7大指标。

由上表的数据可知,三大主要城市在创新创业环境指数上分值相差不大,证明三个城市的创新创业总体实力差距不明显,南京和苏州在某些方面做得较好,处于领先的地位。

3 无锡创新创业体制机制与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无锡创新创业在软环境、硬环境方面总体表现较好,但某些指标与南京、苏州相比,与跨越式发展、创新驱动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

3.1 科技、经济融合机制不协调

第一,产学研互动融合不高。表现为产学研合作项目和省级重大成果转化项目二项指标均低于南京和苏州,同时在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的个数和发明专利授权量上也存在一定差距。以研发投入为例:2015年,无锡市全社会研发投入23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7%,低于苏州。有些产学研合作平台缺乏具体合作内容,科研机构、企业、政府部门各环节内在协调机制不够。第二,要素市场配置机制不完善。以技术交易额为例:无锡市技术交易额36.12亿元,苏州市为57.5亿元,南京市为169.83亿元,反映出无锡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之间集成不够,不能很好实现优势互补,要素市场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第三,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贡献还可进一步提高。2015年,无锡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2.26%,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对经济的推动还可进一步提高。

3.2 金融支持不够

从创新创业贷款金额和风险投资基金额二项指标看,三个城市差别不大。考虑到资金的风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较为谨慎,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的创业者享受过贷款、贷款贴息政策,无锡市总体上的创业资金获取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3.3 创新创业的平台建设和服务机制有待加强

创新创业平台既包括各类孵化器、科技园等载体,也包括提供融资等服务。在平台方面,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数目低于南京高于苏州,一些科技园区人驻率不髙。孵化器方面,省级以上孵化器个数低于南京和苏州,实践中存在商业模式不够灵活、专业性孵化器欠缺等问题。在创业培训人数方面,无锡高于南京和苏州,但提供技术成果转移的中介和咨询服务极少。

3.4 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人才政策还需完善

一是創新创业整体氛围不浓,各类自主创业人数数量低于南京和苏州。据统计,2015年无锡市参与创业的大学生占在校大学生数量的比例约为 0.67%,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率为6.3%。二是创新创业人才政策有待完善。无锡市制定了“太湖人才计划”,但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中小企业不知道相关的优惠政策;同时一些优惠政策没有细则,企业不知如何享受这些政策。endprint

4 优化无锡市创新创业环境的建议

4.1 健全机制,加速促进科技经济融合

4.1.1 培育创新型科技企业

以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家级、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及园区数量上有较大提高,支持企业与研发机构合作,参与国际科技项目合作。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展会和交流,提升无锡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开放性形象。

4.1.2 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财政投入和企业研发投入力度

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在省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的数量上有所增加。财政预算支出中科技经费支出每年有所提高,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企业研发支出占主营收入比重等指标稳定增长。

4.1.3 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依据科技成果转化法,促使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紧密结合。引进综合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落户无锡。深化与高校院所的合作,让高校、院所的实验仪器、知识信息等资源向全市辐射。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建立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长效机制和专项资金引导机制。

4.2 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

在风险投资方面。完善的金融体系和充足的风险投资必不可少,国外风险投资都有完善的社会保险体系和信用体系作为保障,无锡已建立了企业征信系统,应进一步完善该系统,通过信用体系建设来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和企业融资环境的优化。在科技金融结合方面。一是搭建科技金融合作平台,积极开展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二是继续扩大创业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使创投基金总数和基金规模达到更高水平。

4.3 突出顶层设计,强化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政府要通过软硬环境的改善,推动城市快速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首先做好在跨境电商、科技金融结合、物联网与工业化融合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其次,做好“集聚”的文章,引导创业者往各类孵化器、科技园区集聚。第三,鼓励各类创业孵化器与天使投资相结合,创新合作机制和运营模式,吸引社会中介力量为创业者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4.4 进一步改善创新创业生态软环境

完善 “太湖人才”计划,加快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使企业能争取到更多政策支持。此外,通过政产学研合作等形式来引进领军人才和团队,为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奠定基础。

加大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应重视学生创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如:对于创业的学生,学校可实行灵活政策,如学生暂时停止上课进行创业,保留学籍,规定一个合理期限,期限内都可回校继续完成学业。

培育创新创业文化。无锡的创业文化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逐渐孕育出鼓励创新、开放竞争的独特的创业文化,为城市持续发展提供软环境。加大对创新创业的宣传,使创新创业成为全社会的普遍价值观。通过创业大赛等活动的开展让无锡的创业文化固化下来,并通过制度、环境完整地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白云.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的理解和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2012,(3).

[2]田硕.典型城市创新创业环境优化的比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6).

[3]郭嬙.加强天津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研究[J].天津经济 ,2016,(2).

[4]胡树华.创新密集区创新创业环境评估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5,(1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竞争力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开拓进取 提升设计院核心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