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培训思考

2017-12-09 14:39赵宴萍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4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民办高校

赵宴萍

摘 要:我国教育事业正在稳步发展,其中民办高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青年教师对高校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何能够使青年教师迅速适应高校的工作环境,实现角色的转变,提高学校的整体水平,青年教师的入职培训为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青年教师入职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从当前青年教师入职培训的现状出发,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培训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4.039

1 概述

民办高校专业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教师大多是全国非师范高等学校优秀的文、理、工科学士、硕士甚至博士毕业生,尤其专业教师更是很少毕业师范类学校。对于专业课程新晋教师在校期间受过严格的学习和训练,专业功底雄厚,知识储备扎实。虽然他们专业知识过硬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新晋教师普遍缺少教师职业技能方面的知识和实践能力,甚至一无所知。即使少数公共课的专业教师来自师范类院校,他们虽然在校期间学习了教师职业技能方面的知识,但是在实践环节、职业素养方面基础比较薄弱,因为这些往往需要一个不断积累和实践的过程,短期内达到成熟、稳重的职业素养有一定难度。职前教育的缺失使得新晋教师在刚开始的教学工作中困难重重,完成由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变得漫长而艰巨。教师职业技能知识的缺失使得部分教师在入职起初感觉困难重重,教师入职培训就成了新晋教师的必修课。青年教师从入职培训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日后的授课、教学质量、科研能力产生深远影响,逐步由青年教师向成熟教师转变。

2 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培训的现状

2.1 入职教育流于形式

新晋青年教师入职教育对教师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青年教师授课风格、教学质量等往往在最开始的时候形成,科学合理的入职培训有利于青年教师形成特有的风格。

但是,民办高校普遍存在新晋教师教学任务重,担任多门课程,备课压力大,没有足够的时间认真学习入职教育的相关内容,部分教师只是为了完成相关任务而非深入学习。再者即使有心学习的教师,存在入职培训的时间与上课冲突的现象,由于集中式的培训,无法在后期进行学习,很多青年教师错过培训的最佳时机,影响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2.2 形式单一培训内容不完整

新晋教师入职培训一般采用传统集中授课的培训方法,这种方法针对所有培训教师的共性,不能針对教师个体进行培训。教师的教学水平各不相同,自身的缺点也不相同,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不能针对教师的具体缺点做出针对性的指导,而且不利于教师个体的自我发展。培训的内容大部分为理论知识,青年教师课堂授课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与学生的相处模式、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等更具有实际意义的内容涉及较少。

2.3 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对新晋教师入职培训没有一套规范完整的考核体系。大部分高校的考核局限在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法概论、高等教育心理学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门理论课的考核。缺少相应的制度对教师具体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入职培训的结果也不会影响教师日后的职业测评。这样就使得入职教育培训的质量和完成效果无法得到检验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入职培训的效力。

3 对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培训的建议

3.1 转变形式观念

积极引导新晋教师转变入职教育观念,由最开始的“被学习”,通过入职培训,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向“我要学习”的方向转变。入职培训更多的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将终身学习的观念融入新晋教师的思想中,使之真正能够成为教师的前进动力。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由专门人员负责入职培训管理和考核,保障新晋教师能够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和工作环境,合理分配教学任务与入职培训任务,协调各方面的时间和任务,增强新晋教师对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确保入职培训能够顺利完成,同时也使得培训更加正规化和系统化。

3.2 培训内容多样化

在制定入职培训的课程中,除了必须的教师职业技能等相关理论知识,还可适当添加课堂教学和实际研究的课程培训,提高新晋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认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针对不同层次青年教师做出相应的指导。(1)课堂授课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训:模拟课堂教学,针对重要知识点及相关专业术语等,指导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自然、客观的解释清楚,针对教师在解释过程中出现的高频口头语、重复的句子,错误的语法,不当的手势、姿势等行为进行指导。(2)提高课堂与学生互动能力的培训:克服传统中教师在讲台一味的讲的模式,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可以采用语言的交流、眼神的交流,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鼓励采用案例教学、慕课微客等教学方法,克服枯燥无味的授课内容,通过播放视频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3)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模拟课堂情境,针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训练,提高教师的自信心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不断的实践环节中积累经验,发现自身缺点并得以改正。

3.3 分阶段实行激励机制

根据入职培训的内容和特点,分阶段执行,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各个阶段相互影响,缺一不可。每完成一阶段进行考核,鼓励新晋教师在不同培训阶段完成对应目标任务,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提高自身能力,每完成一个阶段给予奖励,激发教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改变过去一味学习理论知识的模式。建立科学的评审机制。将入职培训的考核结果纳入教师职业的评审机制中,鼓励教师完成自己的培训目标,最大程度获得自我职业满足感和成就感。

4 结束语

在知识经济时代,各个高校间的竞争不断加强,民办高校更应该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在激烈的格局中处于一席之位。所以做好入职培训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充分运用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激发青年教师的工作热情,更好地投入到学校工作中,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思岐.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2010,(1).

[2]赵观石.对地方高校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6).

[3]马小云,娄自强.浅析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入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学刊,2016,(12).

[4]张莹.浅谈高校新进教师岗前培训的不足及对策[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6,(2).

[5]朱新武.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6).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民办高校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