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2017-12-09 12:41雷娜何娜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4期
关键词:商业信用企业融资影响因素

雷娜+何娜

摘 要: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最早的融资方式是商业信用融资。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企业在日常交易活动中会更多的使用商业信用来进行结算。而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使用状况远不如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而不发达的商业信用不仅制约企业做强做大,而且还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基于商业信用相关理论,探讨企业运用商业信用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商业信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企业充分运用商业信用融资,降低筹资成本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融资;商业信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4.048

1 引言

商業信用是指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换的时候,以延期付款或预付款方式提供的信用。其实质是一项间接的信用行为,可看做是企业的外部融资,是企业一项很重要的资金来源。在转型经济时期,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不健全,使得企业很难从资本市场上获得充足的资金,商业信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取代银行信用,从而成为企业融资的另一选择。

商业信用不仅能够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境况,而且能够提升企业的信用等级,使企业在供应商或者客户面前拥有优良的信用保障,为企业带来稳固的购销渠道和更多的商机。但是因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商业信用的发展严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发展。因此,探讨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因素,以促进商业信用在企业融资过程中的有效利用就显得十分必要。

2 我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融资存在的问题

2.1 商业信用融资总量不多

现如今商业信用已经渐渐被企业所使用。由于当前国内有关商业信用法规还不太完善,这就导致了商业信用融资总量依旧较少。本文总量样本的选择以2013-2016年我国按证监会分行业的全部上市公司(剔除金融行业),以商业信用融资项目的金额对我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融资运用的整体情况来进行研究。商业信用各项目融资总量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我国商业信用融资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应付账款,其中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的期末余额在商业信用融资总额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7.25%、17.27%、35.48%。而商业融资在2013-2016年上市公司的总融资中也只占到约4.5%,相对其他融资如银行抵押贷款、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等,商业融资总量较少。同时通过对比商业信用融资各项目的最大值与平均值可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之间在运用商业信用进行融资时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2.2 商业信用净融资量不高

比之西方发达国家,国内企业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应用相对来说较少。因而商业信用的净融资总量也比较少。2013-2016我国上市公司(剔除金融行业)商业信用净融资量如表2所示。

由表2的数据可知,2013-2016年间样本公司提供商业信用期末余额、商业信用融资期末余额、商业信用净融资额逐年增加。总的来说,2016年商业信用的净融资是最多的,金额为110644904.30万元,但还是远远少于样本公司2016年从银行获取短期借款数额145725843.52万元。因此,商业信用净融资量不高也是目前我国商业信用发展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之一。

2.3 商业信用融资对营业收入贡献不大

商业信用融资的应用能够加快企业资金流动,促进企业销售收入的增加。因此理论上其大量应用可以增加企业的营业收入。通过数据调查发现,样本公司2009-2016年营业收入期末平均值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由商业信用融资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并未发生很大的变化,由此可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融资对营业收入的贡献并不大。

3 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3.1 我国金融体系未与商业信用较好的结合

现如今,我国金融服务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缺乏对商业信用的支持,不仅限制了商业信用的开展,还加大了商业信用风险。金融体系中关于商业信用服务种类很少。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商业信用服务比较单一,主要涉及的是银行转账和票据承兑,而非金融机构对于商业信用服务又很少涉及。这就会使企业商业信用的使用者不能够方便快捷的盘活应收账款,不仅限制了商业信用的运用,而且减少了商业信用的融资数量。

3.2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能推动商业信用融资的发展。而由于现阶段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致使我国信用融资发展水平严重落后。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不到位。我国的社会信用信息系统仍然处在建设阶段,大部分公司的信用信息在银行、工商、税务等机构中。仅有少数公司信用信息公开,这样就会使企业很难了解到商业信用方面的信息,很难准确、系统的了解到合作者的信用信息,而且收集信息需要付出很大的人力、财力,匮乏的信用信息将阻碍企业的商业信用活动的开展。

3.3 社会信用文化意识淡薄

优良的社会信用环境是发展商业信用的基础,商业信用的繁荣发展取决于交易双方的诚实守信。我国商业信用融资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原因之一是信用文化的缺乏,整个社会对信用行为认识不足。由于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制度的不健全和道德体系的不完善,使得社会信用文化不能够很好的建立起来。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

4 加强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外部对策

4.1 加强金融体系对商业信用融资的支持

金融体系是商业信用融资发展的基础,企业想充分合理的运用商业信用进行融资就应该加强金融体系对商业信用融资的支持。企业在运用商业信用进行融资时金融机构应起主导作用。金融机构应为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提供信息支持。金融机构应当根据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和信用状况,公平公正地对交易双方进行信用评级,并应该为双方提供可靠的信息。促进交易的形成。同时应该增加有关企业商业信用的服务品种,使交易方能够节约信息收集成本、降低风险,从而有利于建立商业信用关系。endprint

4.2 完善商业信用的社会组织体系

建设统一的信用管理机构。现阶段我国并未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整个社会的信用管理没有建立统一的标准和共享信息平台。基于这种情况,国家应建立权威机构归集整理各企业的信息资源。根据严格的制度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功能齊全、信息更新及时的数据库。使企业可以通过该数据库更加便捷准确的找到合适的商业合作对象,降低企业信息收集成本。增加企业商业信用融资的来源。

4.3 加快信用制度建设,推动信用文化普及

企业与企业间相互不信任、相互欺诈行为,会使整个社会出现信用危机。而信用文化的淡薄将阻碍商业信用的兴起。因此,我国应该促进信用文化的普及,提高社会诚信认识,塑造优良的信用环境。

加快信用制度的建设,建立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制度,以市场和社会力量奖信罚奸,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塑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诚实守信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我国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道德规范的宣传,要借助各种媒体和各种形式,积极主动的开展信用文化建设的普及工作,真正树立起全民族的现代信用意识。

5 结论

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商业信用融资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金融体系的不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和社会信用文化意识的淡薄。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供了相应的对策。为企业能够合理的运用商业信用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景永平.赊销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政策及其管理方略[J].财会研究,2002,(8):132-145.

[2]钟田丽.中小企业利用商业信用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管理,2015,1(1):15-18.

[3]封威威.货币政策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5):05-16.

[4]李兰.制度环境与审计意见对商业信用融资成本的影响[D].长沙:湖南大学,2014,(5):03-17.

[5]刘康.商业信用需求的影响因素以融资约束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2011,(5):49-51.

[6]张新民.市场地位,商业信用与企业经营性融资[J].会计研究,2015,(8):60-67.endprint

猜你喜欢
商业信用企业融资影响因素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压力及策略
电商背景下网络经济发展创新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问题及对策
浅析马克思主义信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