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2017-12-09 10:55王智慧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4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

王智慧

摘 要: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二个范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信息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技术支撑。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分别表征文明世界的信息化和生态化,从直接意义上讲,二者指称不同对象,但间接上又交融在一起,后现代使二者交融的时间维度,全球化使二者交融的空间维度。

关键词:信息文明;生态文明;技术支撑;时空交融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4.065

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二个范畴,貌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学界对此已有触及,但尚有进一步深入阐发的必要。信息文明是从技术立论的对工业文明的辩证否定,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相并列的,以标志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部分。二者的深度关联正是本文的旨趣所在。

1 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的不同语义

信息文明是信息与文明二词的复合,迄今為止尚没有一个普遍公认的关于信息文明的概念界定,对于该概念的理解可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侧重点在信息的信息文明,以与非信息的文明相对,即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对,是一个历史嬗变中的历时态概念,指文明世界的信息化;另一是侧重点在文明的信息文明,与信息的不文明相对,多指利用信息进行悖德、犯罪、违法等活动的不文明行为,是一个共时态的概念,把信息所引起的文明与不文明分割开来,要求人们在信息社会作出道德法律的选择,作出文明的选择。第一种含义要求人们做出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历时态选择,第二种含义要求在文明与不文明之间作出共时态的选择,合二为一信息文明是人类对信息的选择和文明的选择,是人类的创制和创建。这二个选择中对信息的选择是基础,对文明的选择是归宿。在第一种意义上,也就是对一个文明社会的技术基础进行理解,正如同马克思当年所说,手推磨产生封建社会,蒸汽磨产生资本主义社会,这种意义上的信息文明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对比的技术社会形态,它表明的是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阶段而进入文明阶段后,历经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阶段,也称为第三次浪潮。在这个阶段,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被信息化了,人类的所有方面,从生产到生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政治国家到意识形态都被网络化、电子化,掀起一场信息革命。这一革命带来影响如此宽泛,从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者素质等方面考察,信息和信息产品都将成为主要因素,信息产业将成为主要的产业部门,智能机器将成为主要的劳动工具,信息文明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比较起来,具有物耗低、能耗少、污染轻的特点,但它创造的经济价值却远远大于农业经济产品和工业经济产品的价值。信息文明的第二层含义也很重要,指在信息社会的文明化,而非丑恶化,这就要求进行信息伦理、信息法的建设,信息伦理帮助人们在乱花迷人眼的信息时代自觉地作出价值选择,防止自我迷失在信息中,信息法是重要的新兴的法律部门,是带有国家意志的强制性的信息选择,二者都是建设信息文明的重要方面。

生态文明的概念早于信息文明创新,是对工业文明的消极后果进行反思的结果。在当代中国,中共十八大报告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与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从历史上来看,每一文明时代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生态维度。“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的变迁进化过程就是生态文明从隐性到显性、从地域到全球、从弱小到强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生态文明就是在这些特殊性的形式中体现出来的普遍性原则和要求。”在原始社会,生态文明表现为一种自然崇拜,农业文明时代的有机农业奠定了该时代的生态文明基础,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即是当时生态文明的写照,工业时代,生态文明则以生态危机、生态批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展现出来。人类历史上的生态问题在工业时代集中爆发,也正是在这一时代,生态文明的范畴得以提出。上面是从历时态对生态文明的考察。从共时态来看,生态文明在每一个时代都融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之中,并与之并列,在当代中国表现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一总布局的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了共时态的生态文明的含义和地位。这一文明是人类处理人与自然这一元问题所取得的文明成果的总称,在当今时代,人与自然这一元问题空前凸显,成为制约其他问题的瓶颈,故生态文明概念得以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重视,而且要求这一文明的建设要渗透到其他诸文明之中。

从上面梳理可以看出,信息文明主要从技术角度、从历时态角度提出的对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超越,标志人类在技术上取得重大进步,而生态文明则重要从共时态角度从人与自然关系层面提出的,针对工业文明的生态危机的概念,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相并列的范畴,二者的根基都在于对工业文明的辩证否定,这恰是二者紧密关联所在。

2 信息文明是生态文明的技术支撑

生态文明何以建设?这是一个重大课题。单靠伦理与法律的规制可以建设生态文明吗?或者单靠文学的、诗性的生态批评能够建设生态文明吗?这恐怕未抓住根本。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根本。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技术。从政治、法律和文学艺术角度,固然可以节制人们的欲望,启发人们的诗意,但只有技术才能根本上促进物质和能量的节约,减少人类对自然的污染排放,这个问题不能靠工业化技术来解决,比如说空调不能解决城市的生态问题一样,它只会带来生态的进一步恶化。这个技术在于对工业化技术的超越,在于生态技术。

生态技术是一种有机的、能减轻技术生态负效应,能与生态圈进化过程相协调的技术体系,它建立在对生态规律的正确认识之上。20世纪以来,绿色技术、无废工艺、环境友好技术、清清技术等等的提出就体现了初步的生态技术发展趋向。生态技术所针对的是工业化的技术异化所产生的直接负面效应,英国的舒马赫坚持坚持中间技术观,主张通过缩小生产规模的生产调节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1979年11月在环境领域内进行的国际合作的欧洲高级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无废工艺,原材料和能源在整个供应、生产、消费环节及资源的二次利用要达到最充分合理利用的效果,同时对环境的任何作用都不会影响自身技术正常发挥的方法。1990年联合国将清洁生产计划写入21世纪议程。这些生态技术考虑到了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废废渣的排放,但都是靠某一单一技术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取得整体性效果。要想整体解决问题,就需要形成体系,从整体出发才能系统解决整体性的环境问题。也就是说,生态技术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它是一种从全局出发处理和调控生态系统的技术形式,它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出发点,要达到节能和减排的双重目的,不能对自然界进行过度开发,打破生态平衡,也不能对自然界过度排放,破坏生态平衡。这种技术分为不同的层次。生态技术的本质特征是生态性,遵从自然发展的规律,克服自身弊端,实现技术的生态化效应。endprint

信息技术的特征决定了它在生态文明技术建构中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信息技术通过内部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对生产过程实现数字化、自动化控制,可以对生产过程中原料和能源消耗进行实时量化的监控。大数据的处理和应用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至关重要。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大数据分析,有利于我们做出科学的预判,还体现在对环境污染的实时监控,对重工业污染排放进行大量数据分析,及时查出并制止。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物质生产、技术,改变了人在技术使用中的地位,改变了人的自然属性,改变了物质生产方式,可以实现无人工厂。信息技术实现对产品生产的自动化,节约了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消耗。人们可以通过对管理系统的操作高效地进行优化配置,实现了产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这种技术在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意义也巨大,尤其像我国人口基数大,耕地面積少,农业发展受限制的情况下,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对我国农业资源进行整合管理。通过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管理,并利用数据采集传感设备、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设备,收集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影响产量的各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技术和手段对其进行调整。对农业的信息系统管理,不但可以节省土地、原材料、资金,而且可以实现科学化地管理农作物,如施肥的周期、湿度的调节、成长周期、害虫预防、营养补充等。物联网是信息技术的又一创举,它丰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物联网对工业制造、农业发展、城市发展、人类生活的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项技术涉及互联网、传感器、数字集成等技术,通过这些软件和硬件的应用,形成一个物联网络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实现对农产品、养殖业的精准科学管理。可根据园内种植产物的特点,通过建立不同层次的传感器系统实现对园内土壤温度、湿度、气压、光照、营养和pH值等参数的管理,这对农业生态园产生低消耗、低成本、高产出的效果。可视化技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数据呈现起关键作用,通过图片、图像呈现出那些隐含的数据信息,使观察者更为精准地把握信息的准确性,如与天气预报系统结合,把传感器收集的信息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图片图像,使预报人员可以对天气精准的预测,农业可以提前防范恶劣天气。城市的规划也可通过可视化技术呈现,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城市资源。总体来讲,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避免了生产、生活中物料使用数量,减轻了环境的生态负担,解放了人,优化了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的技术支撑。

3 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在后现代社会的交融

信息文明和生态文明分别表征文明世界的信息化和生态化,从直接意义上讲,二者指称不同对象,但间接上又交融在一起。这种交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时间上的交融。二者都主要发生在后现代社会这一时段上。给后现代打上了深深的文明印记。后现代是现代性之后的历史时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改变了西方的生产方式,从而进入了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后工业时代。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中指出,后现代社会是以计算机产业为基础的社会,知识作为生产力体现为权利象征,谁掌握了知识谁就决定了生产力的方向,后现代的特征首先是反对中心性、确定性、追求去中心、不确定性。现代主义认为人是主体,社会、他人成客体,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必然的逻辑过程,而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用逻辑来概括生活世界是错误的,认为没有永恒不变和普遍价值的东西,放弃对终极真理的追求。反对中心的结果必然导致不确定性的特征,哈桑认为不确定性是中心和本质消解后的产物。作为后工业时代的后现代,信息时代得以呈现,信息替代物质和数量成为资源的主体,信息资源成为第一资源,不论生产还是生活,信息都处于关键部位。作为工业文明缺陷之反思的生态文明的兴盛亦有历史的必然,主客二分时代的工业化开启了历史以来的最大规模的对大自然的开发,人定胜天成为当时的信条,自然被当成无生命的客体遭到人类的征服与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危机得以爆发,正是工业化引起了生态危机,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反叛。就这样,信息文明与生态文明在后现代相遇了,二者都是对工业文明的替代与否定,当然也都建立在工业文明成果的继承之上。如果说现代性体现为主体性,后现代则体现为主体间性、关系性,信息文明去中心化,生态文明的关系化,正好体现了后现代的这些特征。

(2)空间上的交融。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加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全世界的空间压缩为一个地球村。历史上的全球化始于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二战后的冷战中断了全球化进程,冷战后全球化又迎来了一次高潮。从历史上讲,全球化经历了二次高潮,一次是现代性的全球化,一次是后现代的全球化。二战后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自动化、信息化、电子化、智能化的生产力,提供了高速、高效、大容量信息通信工具。信息技术给世界的影响不仅在经济、政治方面,在文化方面也是无与伦比的。在网络世界,全球信息以光速传输,真正实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全球化空间是信息文明的空间,它还是生态文明的空间。当人类进入全球化后,生态环境问题也凸显了,如果说第一次工业文明全球化浪潮造成了全球的生态危机,第二次信息文明的全球化则弥合生态危机创伤的契机,全球化造成了生态危机,全球化也提供了解决生态危机的路径。只有全球化才有生态文明,生态问题是全人类的问题,无一国家民族身处生态之外,“全球化既是造成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深层次原因,又是克服生态危机实现生态文明所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生态环境恶化已超出一国范围成为世界性公害,是个全球问题。解决生态危机的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无人能置身于外。

参考文献

[1]张云飞.试论生态文明的历史方位[J]. 教学与研究,2009,(8).

[2] 陈志尚.论生态文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201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
读《有机马克思主义》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