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现状及对策

2017-12-09 20:41丁红王春生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4期
关键词:新时代现状对策

丁红+王春生

摘 要: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下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进一步阐述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内涵及特征,再通过说明新时代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新特点,分析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时代;青少年社会工作;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4.072

1 引言

本文旨在通过认识新时代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新情况、分析新时代下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一系列可供施行的对策,以期推动新时代下的青少年社会工作体系日趋完善,推动中国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向着专业化、职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2 理解青少年社会工作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领域的一种以全体青少年为对象、以特定的核心价值观与原则为基础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思维构成情况以及认知能力等实际情况,给予青少年进行个别的或者集体的辅导,使其身心均获得健康发展,以贡献社会与国家。

3 新时代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新特点

新时代下,网络给人类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生活空间。它既为人类提供了新的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也使人类的发展遭遇了新的危机。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为7.31亿,其中19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占45.8%。而同时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青少年网民数量也将不断增加。这将给青少年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思想道德观念、心理发展等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

第一,网络正悄然改变当今社会的信息传递方式,对青少年的信息接收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技术,在拓宽青少年视野的同时,又导致了他们独立客观的价值判断的缺失。根据权威统计,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占50%以上,且大部分都与色情和暴力有关。大多数青少年网民都未成年,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尚不足,很容易被污染。

第二,网络重新塑造了人际交往模式。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社会层级、地理限制和文化闭塞,营造了一种全新的人际交流与沟通模式。由于每个人在网络上都是以虚拟数字化的形式存在、并以各种各样的符号形式出现,网络隐蔽性随之产生。隐蔽性的产生较易造成青少道德感的弱化。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容易削弱青少年的正常人际交往能力。

第三,网络的复杂性对青少年正确“三观”的形成构成了潜在威胁。互联网包罗万象,包含了全世界的文化类型与意识形态,这些文化类型和意识形态的冲突和整合也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明显。通过互联网,青少年将不断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思想与意识形态等,对本国的一些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产生质疑,使得一部分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发生动摇,“三观”倾斜。

第四,物联网时代,青少年互联网创业就业热情高涨。互联网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以电子商务为例,2016年第二季度我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达1.12万亿元,物联网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一大批青年创业就业。

4 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青少年社会工作队伍总体数量少、专业知识缺乏、地区发展不平衡。根据2014年团中央的摸底调查发现,青少年社工的总人数约在2万人左右,其中拥有社工专业学历的人员数量不到6000人,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也只有7000人左右。也就是说,5.3万名青少年社工要为10万名青少年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其中还包括一些未取得社工专业学历和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人员。因此,目前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队伍还相当薄弱,各个地方的发展也不均衡。

第二,青少年社会工作队伍缺少相关工作积累。目前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很多人都没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背景,没有掌握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第三,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可较其他行业的要低许多。青少年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兴起于20世纪初。因此,公众对青少年社会工作较不熟悉、也不认可,甚至认为青少年社会工作并不是一门学科,也不能为青少年解决问题。所以青少年一旦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他们首先想的不是寻求社会工作者来帮助他,而是自己解决或像亲人寻求帮助。这样的思想观念使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存在成为摆设,青少年社会工作也无从发展。

第四,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占主导地位。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信息全球化,青少年的成长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各种各样的青少年问题层出不穷。但是,在解决这些青少年问题时,我国是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为主进行引导和教育,而青少年社会工作作为新兴的解决方法却在介入甚少。

第五,社会工作者薪资水平比较低,留不住人才。社工薪酬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5 对策建议

青少年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的领域,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是无法避免的。面对当前的现状,如何使青少年社会工作介入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并在青少年遇到各种问题时为其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大效度地发挥青少年社会工作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是我们目前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以专业社会工作者为主体,建立专业社工人才队伍。为了做好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领域的服务工作,我们应该建立青少年服務工作者平台及资源中心,开展大专院校社工专业学生培育计划,为青少年服务社工储备人才。同时,各地方政府要将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本地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为青少年社会工作提供政策和机制保障。

第二,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应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时代在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问题也在不断更新。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在提供社会工作实务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与实务知识,能迅速有效地解决新时代下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青少年问题。同时,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还应从社会各界为青少年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endprint

第三,以青少年为本,正确定位青少年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应以青少年为本,以青少年的需要和个人发展为前提。因此,在实际的社会工作中,应把青少年需求与发展放在第一位。

第四,发展政府为主导、社会青少年组织为主体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网络,同时,开拓家庭、学校、社区三大支持网络,为青少年提供多元化服务。政府设立专门的青少年工作部门,从宏观方面负责制订、监督和执行全国的青少年政策,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政府的青少年工作部门通过自己的网状分支机构,搜集青少年的信息,进行整理和研究,再与政府相关部进行协商,就青年政府进行评估和决策,并予以实施。

第五,社会青少年组织作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提供者,除了使用多元化方法提供正常的服务外,还应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将国外成功的案例中国化,如中国香港地区的“外展社会工作”和英国的“现场服务”。同时,与社区、家庭、学校合作,建立预警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家庭、学校在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动员社区、家庭、学校的资源,建立社区、学校、家庭三大支持网络。

第六,政府要加大对社会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同时,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增强其归属感,使青少年社会工作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

6 总结

我们在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青少年为本,建立健全青少年社会工作机制,完善青少年社会工作体系,探索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同时,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分析,实现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专业化,为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累积许多有益的经验与知识。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我们要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投身到青少年社会工作,建立起一个素质良好的专业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陆士桢,王玥.青少年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8-20.

[2]O.William Farley等.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21-23.

[3]徐晓.新媒体时代进一步做好青少年研究[J].青年工作,2016,(1):35-37.

[4]晋源军.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初探[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报,2003,(9):14-15.

[5]鄭艳艳.浅析新时代下的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J].社会学研究,2012,(11):23.

[6]余晨昕.浅议我国青少年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园地,2012,(8):15-1.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时代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