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小升初数学教学衔接

2018-01-02 00:10张琳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29期
关键词:小升初学习方法数学教学

张琳

摘 要:初中与小学的数学在理念上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学生进行转变和适应。因此,教师在此阶段的教学中应从开放课堂、引导发现,积极参与、学会合作,转变思维、主动探究,多元联系、归纳对比四方面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关键词:小升初;数学教学;学习方法;转变技巧

关于小升初数学衔接,有句话说得巧:“小学考一百,初中不及格。”这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许多学生因此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影响整个中学阶段的学生,成了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心病。如果我们不做好升级衔接工作,肯定会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成为数学后进生。因此,针对这个情况,我结合一线教学实践,对怎样做好小升初数学衔接谈谈几点粗浅的思考和建议。

一、注意教学方法的衔接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采用探究式、合作学习等方法,但结合数学学科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把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讲述法、讲练结合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它不同物理、化学等学科可由学生通过观摩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许多内容可由老师直接讲述给学生,因此“讲述法”还是一门主要的方法。但数学在培养能力方面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因此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以练及时巩固新知识,也是许多老师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每章的课题学习部分,最宜采用探究式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同学间团结协作的能力。不过笔者在教学中也尝试使用了“阅读理解法”,即将一堂课分为“启、读、练、讲、评”五个环节。“启”就是拟出本节教材的阅读提纲,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读”就是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边读教材,边记笔记,边思考,边回答问题,这也是对新知识的学习;“练”就是完成课堂练习,及时检查巩固新知识;“讲”就是教师讲解本节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在辅导学生阅读教材时发现的典型问题;“评”就是订正课堂练习及对教材的发掘和提高。

二、内容过渡,不容忽视

从小学数学到中学数学,是从算术到代数、从常量到变量、从直观形象的几何到抽象逻辑推理的几何的转化。在开展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时需要重视知识点的深化,但是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只有把握好度才能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今后步入中学学习的需要,为接受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知识点会在小学阶段小点一下,让学生有个大体的把握,然后在初中阶段会衔接小学阶段的内容继续深化,很多初中阶段的知识点是以小学阶段为基础的,通过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的经验,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在中学阶段进一步明确概念,掌握知识的规律。

三、重视思想教育,抓好心理转折

刚踏入中学的学生,一方面觉得新鲜,好奇心强,爱说爱动,争强好胜,学习的动力多来自于兴趣和激情,收获多来自于“无意注意”;另一方面,不少学生自控能力差,情绪起伏大,学习的动力和效果都不确定。为此,必须十分重视抓思想教育。首先,用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和一些数学家的成才经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和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学习目标;其次,用一些贴近生活的应用题,如计算银行储蓄的利息、商店的利润以及搞数学游戏、猜谜活动等,培养他们学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最后,利用课本上的改错题和作业中的错误解法,编制纠错卷,让学生自查自纠,限时打分,再用讲评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认真学习的习惯,培养“有意注意”。

四、开放课堂,引导发现

小学数学教学大多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对于定义、概念的灌输和记忆,而忽视问题发现的过程和解决的思路,不利于开发学生更加多元的思维,培养学生综合的数学能力。而初中数学不同,初中数学教学不局限于一题一式的具体解题模板,而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最终目标。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应当将教学空间开放化,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让学生从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得到数学思想层面的提升。

例如,小学数学有圆柱与圆锥的教学,但学生只是对知识进行了记忆,而没有直观深刻地理解。因此,初中教师可以在“展开与折叠”这一课的课堂教学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主动去认识多面体与展开图之间的关系,体会立体图形与展开图之间的变换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棱柱、棱锥等模型的制作,再让学生亲手将其展开,观察展开的图形,并将其画在纸上。通过这个立体图形平面化的过程,学生对课堂内容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动手发现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教材编排的学习内容,大多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目的就是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动、熟悉的生活情境可以使数学由抽象变得具体,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感受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现实,采撷生活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将数学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就创设了“买校服”这一现实问题情境:“学校五年级学生购买校服,上衣每件25元,裤子每条20元,买16套校服应付多少元钱?”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发现:(25+20)×16=25×16+20×16这一等式,感知乘法分配律的存在,同时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会乐学、愿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生活中,自主探索、自主实践、自主创新。

六、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帮助学生进行小升初数学学习方法的转变必须要建立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与教学文本的充分对接。同时,教师应当在《教学大纲》和课改精神的指导下,不断进行初中数学教学多元化的探索,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特色運用,回归初中教学的实质。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天骄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升初学习方法数学教学
小升初英语教学衔接的内容及建议
河南严格规范招生行为 小升初特长生比例降至5%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