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朗读能力

2018-01-03 11:43徐佳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重音语气感情

徐佳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就像一股清泉,荡涤心灵,触动灵魂。诵读,不仅能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更能激起学生心里对文学艺术、对高雅的审美情趣的层层涟漪。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朗读的作用,不断提高师生的朗读水平,让琅琅的读书声飘满课堂,使学生从朗读中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其朗读能力。

一、利用多方资源,呈现诵读之美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播放名家朗诵作品。孙道临、张家声、徐涛等艺术家的作品。声情并茂的演绎、抑扬顿挫的腔调,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这不失为有效的方式。但是选择朗读版本时,如果可以再下点功夫,也许会事半功倍。比如,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他自己曾经在多个场合诵读。白发苍苍的诗人、瘦削的脸庞、沧桑声音以及带着乡音的普通话,比起其他版本表演式的朗诵,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

此外,教师也要扮演好示范和引领诵读的角色。一次现场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更好地触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给人一种艺术的享受。

高中课文中表现的情感一般都是复杂的,教师有价值的范读,对于主旨的解读有很大的幫助。《氓》中女主人公恋爱时少女对爱情的向往与期待、甜蜜的语气。婚姻不幸之后,语气中满含愤懑与决绝。教师范读时,可以重点突出前后差距,表现女子不同人生阶段的感情。《将进酒》中,李白飘逸豪迈却又暗含了对现实的不满,不仅仅是语言的表现力,还可以借助肢体语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可以配上舒缓而又稍带忧伤的背景音乐,用低沉而抑制痛苦的声音将学生带进作者复杂的内心。

一次出彩的范读,胜过多次琐碎的分析。忠实地表达原作精神,用声音表现出原作的语言特点、写作风格,传达作者的情感,使学生感同身受,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此外,我还向学生推荐多档文化类节目,如《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这类节目传递给大众的不仅仅是展示个人阅读材料与知识储备,而是将朗读解读为读书人灵魂之间的非物质性接触,通过朗读建立一系列与他人的关系、与历史的关系。优秀的电视节目,可以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朗读的意义与价值,激发他们自觉自发地走近朗读。

二、打破观念窠臼,丰富朗读内容

曾几何时,一说起“朗读”,它给我们的印象也不过是朗诵比赛中的口若悬河、舞台上的专业吟诵、身着服装的表演诵读,或者在课堂上被点名的忸怩读书……

身为制片人、主持人的董卿重新定义了朗读,认为“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情,但朗读不是,朗读要有对象,它和唱歌一样”,这种朗读“可以传情达意,其实你想想,朗读也就是说话,我甚至觉得它的群众基础更大,因为会说话的人比会唱歌的人还要多。”言下之意是,朗读是一种情感交流手段,只要你会说话,你就能够朗读,表达自己的感情。

所以,朗读不应被视为曲高和寡的表演艺术。能读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桀骜,读出“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的深情,读出“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就是朗读。日常的教学中,我更愿意给学生自由诵读的时间。在这个相对比较自由的环境下,学生可以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价,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情。这何尝不是一次情感交流的朗读呢?

三、掌握基本技巧,朗读游刃有余

就我们普通人而言,诵读也并非遥不可及。合理运用语言的节奏和声音的高低轻重等方法表达特定感情,可以使我们更加自信。

首先,节奏不完全等于速度的快慢。它还指听众从中感受到朗读者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如紧张、轻快、高亢、低沉、舒缓等。如《记念刘和珍君》:“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这一段的朗诵,可以提醒学生句读停顿和结构停顿。比如,问号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强烈,停顿时间比句号长些,以给人思考的空隙;叹号表示强烈感情,停顿时间则能长能短,要视感情而定。主、谓之间,“真正猛士”,停顿片刻,加强语气;排比句富有表现力,朗读时提醒学生感情充沛,并注意情感的梯度。

其次,把握重音,重音是体现语句目的的重要手段。同样一句话,朗读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可能大相径庭。只有在深刻理解和感受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确定重音的位置。掌握简单有效的基本朗读技巧,可以让我们在处理文本时更从容,表达情感时更准确到位。

朗读是深沉隆重的内心表白和直击心灵的情感活动,是读者对作者的一次庄严致敬。通过朗读,可以完成对文字音色内涵的塑造和养心怡情的审美创造,领略生命的大美和庄严。揆诸现实,无论从应试的角度还是从美育的方面,朗读都值得我们重视,应使它成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切入点。

猜你喜欢
重音语气感情
明知故问,加强语气
新编《小老鼠上灯台》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语气不对
注意说话的语气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