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班课的绘本讲读课堂教学实践与优化策略研究

2018-01-08 04:54
关键词:经验值云班绘本

基于云班课的绘本讲读课堂教学实践与优化策略研究

基础教育部 慈兆泓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以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点已经从建设转向深化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其核心理念。蓝墨云班课正是实现这一理念的优良平台和载体。为了探究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即时互动教学新模式,本文以开设云班课教学三个绘本讲读班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阐释了在蓝墨云班课支持下的绘本讲读课堂教学新模式,并结合课堂实践经验和班课教学报告中的云数据分析提出了三点优化云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云班课;绘本讲读;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传统的绘本讲读课一直停留在“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讲、老师评”的阶段,存在着教学容量小、课堂效率低、师生互动差、学生兴趣低等诸多弊端。以蓝墨云班课为代表的一类移动信息化教学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几个问题。云班课的引入,创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不再是“一言堂”的讲授者,而是尊重学生的“倾听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模式从“以学生为中心”深化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学中做、做中学”、教学评一体化的“自本课堂”教学模式,从“人人都是创客”的信息生成和共享方式出发,集成为线上“微内容”模块,与线下课堂教学方式联动的有机整体。

一、基于蓝墨云的绘本讲读课堂教学模式

《绘本讲读》是我校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实训课。课程以实训为主、理论为辅,旨在训练学生的绘本教学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教育人才。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会选择、会欣赏、会讲读”绘本的能力,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时分别针对这三个目标设立了版块。

(一)常规环节

1.课前演讲

演讲的内容主要涉及绘本领域的重要奖项、知名作家(插画家)以及优秀绘本推荐等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准备和听讲的过程中对相关的理论背景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助力自己对于绘本的选择。同时,学生在演讲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当众讲话、教学的心理素质和口语表达能力。为了让学生可以认真聆听同学的演讲内容,我制定了一个规则:每次同学演讲结束后,我会根据其演讲内容出一道题并在小组任务中发布,答得最快的一组可以获得一周不演讲的豁免权,答得最慢的两组下周需要接力演讲。这样一来,同学们都会聚精会神并时不时地用手机照片记录演讲的内容。

2.分组讲读

我将各班同学分成以三人为单位的学习小组,根据课程周期和班级人数规定每周讲读绘本的组别和人数。在同学展示的同时,我会给每个人录像(1分钟),课下整理好再上传到云班课的“学员风采”版块,便于学生反复观看、讨论提高。我还制定了详细的评价标准放至小组活动版块,开启匿名小组互评模式后,同学们可以针对刚才同学的表现进行评分,将每位同学的得分用经验值的形式累加。此外,我还发起了“大家来找茬儿”的活动,每周上传一个往届学生绘本考核时的实录,让学生在小组作业中用三点形容该同学讲读时的优缺点。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评价本班同学表现的尴尬。当学生可以准确地根据评分标准并结合自己的想法去评价他人表现的时候,他们自我展示时也会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自己。

图二:分组和“学员风采”界面

图三:“匿名互评”界面

图四:“大家来找茬儿”界面

3.绘本赏析

我会每周在课堂上推荐一本绘本(课前会以图片的形式将绘本上传至云班课的预习资源中),跟大家讨论它的优秀之处。比如《生气的苏菲》如何用色彩完整地表现人物的情绪变化;《蓝色的变色龙》如何用象形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变色龙受外界影响的特点;《小兔比利》如何带领幼儿触摸大自然等等。在选择绘本时,我的标准之一就是英文原版。原因有二:一是当今比较优质的绘本大多来自外国,欣赏讲读英文绘本是一种必要的职业能力;二是没有中文字的干扰,学生可以专心看插图,感受图画的魅力,从而培养自己的读图能力。课后,我会设置小组讨论活动,让同学自愿录制关于本节推荐绘本的讲读音频并发送至讨论区(由于云班课目前没有学生自行上传音频的功能,为了满足口语实训中记录语音的要求,课程结合使用了喜马拉雅软件,学生只需要将上传至喜马拉雅的音频页面生成一个二维码就可以直接上传至蓝墨云的讨论区了),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借鉴,思维碰撞。这是一个更高阶的综合练习,学生既可以锻炼绘本赏析的能力,又能不断提高绘本讲读的能力,一举两得。

图五:绘本赏析、讲读界面

(二)考核方式

绘本讲读课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的考核方式。无论是课堂教学活动,还是线上互动任务,学生都可以依照不同的参与程度随时获得相匹配的经验值。经验值会按比例折合进学生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总评中。课程一共包括九个教学周,其中两个教学周是考核周,分别放在第五周(一次考核)和第九周(二次考核)进行。通过一次考核的同学可以不必参加之后的学习和考核。而选拔够资格进入一次考核的同学时,标准就是经验值,学生获得经验值的方式主要是查阅资源和参与活动/作业,学生最后获得的经验值可以合理地反应出他们欣赏和讲读绘本的能力。

如下图所示,在“活动报告”中,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经验值分布”图(以成员中最高经验值为基数,超过80%(含)的为优秀,60%(含)至80%为及格,60%以下为入门)。在一次考核之前,教师会根据各班的报表选拔经验值在及格线内的同学进行考核。以1506班为例(图六),优秀+及格的人数共27人(10+17),那么有资格进入一次考核的就是这27位同学,其余46位同学还需要继续学习参加二次考核。相较而言,1507班(图七)进入及格线的同学较多,一共是44位(8+36),只有30名同学需要参加二次考核。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15级的学生已经进入毕业准备阶段,任务繁重,让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提前完成考核,他们就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准备将来的毕业、升学、实习、就业等相关事宜;二是15级都是大班额(75人左右),而绘本讲读课是口语实训课,提前让一部分同学结课,老师可以集中精力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讲读能力较弱的那部分同学,教、学的效率都会更高。

图六:1506班经验值分布

图七:1507班经验值分布

二、基于班课教学报告的课堂优化策略

(一)分班定时发布资源

教师在云班课中发布资源时可以设置经验值,学生在查看资源后即可获得相应经验值。但是教师观察发现,即便是有经验值的激励,每次上传的资源也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查阅率。有的资源查阅人数很多,有的资源则很少有人查阅;有的消息刚一发布就有学生关注,有的消息要等到第二天才陆续有学生看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源于学生对资源或是经验值不太感兴趣;另一方面则是跟发布资源的时间有关。关于学生查阅资源数和查阅时间的关联,我们在资源报告中找到了答案。

如下图所示,1506班和1507班的同学查阅资源的高峰时段是不同的。前者主要集中在11时、15时、19—21时,其中11时是最高峰;后者主要是11—12时、15时、21时,其中15时是最高峰。显而易见,两个班的学生查阅资源的高峰时间差别很大,原因可能是班级课表不同、学生作息时间不同等等。因此,要想让教师发布的资源在每个班级都最大限度地被学生关注,可以在课程开始1—2周后,根据不同班级的“资源查阅时间分布”图进行分班定时发布。云班课中大部分的资源和活动都可以设置成“定时发布”,所以操作上很容易。反过来,定时发布还可以培养学生定时接收、查看资源的习惯,实现信息的高效传播。

图八:1506班资源查阅时间分布

图九:1507班资源查阅时间分布

(二)扬长避短活用活动

在云班课里有很多活动形式,如投票/问卷、头脑风暴、答疑/讨论、测试、作业/小组任务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活动跟学生进行互动。但是鉴于课程特点、学情概况、活动目的等因素的差异性,我们应该灵活选择利用活动,重质不重量,真正做到活动为目的服务,毕竟每种活动都有它的优势和局限。

举例来说,在决定下周谁演讲的环节里,我一开始使用了“答疑/讨论”的形式让大家回答我的问题,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谁答得最快,谁答得较慢。但是在浏览大家答案的时候,我发现有部分同学的答案是完全一样的。这是由于在答疑/讨论中每位同学都能看到别人的答案,难免会有复制粘贴的情况出现。于是我选用了“头脑风暴”活动,这个版块里的每个人在提交结果前都无法看到别人的答案,很好地解决了答案雷同的问题。但很快我又发现头脑风暴只能显示谁参加了活动,不能显示谁没参加。在班额较大的情况下,去统计谁没答题是很费时的。最后,我又尝试了“小组任务”,发现这个活动很好地弥补了之前两种活动的不足:一是学生之间互相看不到答案;二是谁先交、谁后交、谁没交都有清晰的显示。而且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各组的答案给他们打分。唯一的小缺陷是这种方法不能当堂出结果,需要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看一下答案。不过由于每个班的组别都在20个左右,看起答案来并不困难。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点、学生人数、活动目的以及活动内容等要素选择活动,并在不断地实践和对比中选择最适合的方式,不要为了活动而活动,从而实现活动功能最优化。

图十:三种活动界面对比

(三)动态经验激励参与

在蓝墨云班课的平台里,学生获得经验值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查阅资源、参与活动、作业、考勤、课堂表现、被点赞。其中参与考勤可以获得1个经验值,而查阅资料、参与活动(答疑/讨论、头脑风暴、投票问卷)均最多可以获得5个经验值。这些经验值可以被理解为“静态经验值”,即只要参与活动,无论学生表现如何都可以得到同样的经验值。这种经验值比较容易得到,但是不利于激励和考核,因为是“雨露均沾”,而且时间长了学生会有“刷经验值”的心理。

与“静态经验值”相对应的是“动态经验值”,包括点赞、测试、作业/小组任务和课堂表现。所谓动态经验值,指的是经验值的获得可以有一个区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不同的经验值,从而合理区分学生的表现。其中,点赞的经验值区间是1-5,教师只需要点击图标就可以给学生打分。不过这种方式经验值的变化区间太小,区分度不大。另一种方式是测试,在测试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答题情况获得相应的经验值。这种方式可以准确地反应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局限是不适宜在口语实训课上频繁使用。经验值变化区间比较大(0-30)的是作业版块,教师可以充分地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经验值。不过作业并不适用于所有形式的任务(如发送语音、图片上传),所以笔者更为推荐的是“课堂表现”中的手动选人功能。

这项功能一开始是为了增加课堂的互动性而设,但笔者发现它在给学生加分方面有更强大的功能:可以给学生额外加分或是给出超过10且更有区分度的经验值。对此,笔者在两个班级做了对比试验。1507班停止一周的作业活动和课堂表现加分,1506班照常进行活动。本周给大家留的任务是录制绘本《生气的苏菲》并上传,凡是上传的同学都会得到15-40经验值不等的奖励。对于表现较好的同学,可以手动选择其头像,给出任意分数。每次选择最多可以加10分,教师可以反复选择同一个人,按次数叠加分数。比如,想给某同学26分,教师可以在前两次选人时分别给出10分,第三次给出6分,这样想给多少分都可以随意组合。如图十二、图十三,可以明显地看出:1506班的动态经验值(被点赞+课堂表现+作业)占到三成,而1507班的动态经验值只占一成。这只是一周作业活动的效果,如果每周的作业活动都能用课堂表现来给分,那么学生获得经验值的动静分布会更加合理,他们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准确率都会更高。

图十一:课堂表现—手动选人界面

图十二:1507班经验值获得方式

图十三:1506班经验值获得方式

总的来说,蓝墨云班课是一个资源共享平台,也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还是一个教、学、评合一的评价考核平台。在绘本讲读的课堂上引入云班课和喜马拉雅等自媒体工具是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优化改革:第一,按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形成新的目标模块并分解成“微内容”;第二,充实完善实训环节所需素材,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第三,把教学评价融入到线上线下的各种教学互动中,实现教、学、评的无缝对接。真正做到了增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拓展学生互动、发展学习兴趣,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字化学习能力,是对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课堂教学改革、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和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一次有益尝试。

猜你喜欢
经验值云班绘本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绘本
绘本
结合游戏活动打造园本建构课程体系
绘本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分子生物技术课程过程性评价的研究
企业专业经验值结构化
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