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发展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2018-01-08 04:54
关键词:创设幼儿园环境

基于幼儿发展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哈尔滨市政府机关第二幼儿园 刘彩丽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本文通过阐述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作用,基于幼儿园现状审视出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存在的片面理解幼儿园环境及环境创设的含义;颠倒了环境创设中的主客体关系;以及为追求新异效果而过度频繁地变换环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全面性原则、坚持适宜性原则、坚持参与性原则、坚持一致性原则等解决策略。

幼儿园环境;幼儿;创设

近年来,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幼儿园环境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如果不重视幼儿园的环境建设,就会影响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幼儿园应该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对环境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使之更加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幼儿的知识建构和生活经验的获取,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作为专门性的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园通过各种途径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特别是环境创设,必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方面,越来越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的重视。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1]幼儿园环境是幼儿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早期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幼儿的生存质量得到普遍关注,幼儿园环境创设将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内容。

所谓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它是由幼儿园的全体工作人员、幼儿、各种物质器材以及各种信息要素,通过一定的文化习俗、教育观念所组织、综合的一种动态的、教育的空间范围和场所。这种空间范围,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要具有保育性质,又要具有教育性质;既是开放的,又是相对封闭的。它不仅受到特定的地理环境、空间方位的影响,又受到特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氛围的影响。

幼儿园是幼儿长期生活、游戏和学习的场所。在幼儿园,幼儿的身心发展不仅有赖于系统的教学,更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其可能是积极的、有益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有害的。由此可见,对幼儿园的“小环境”也应进行设计与充实,让成人与幼儿共同融入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让教育回归自然。[2]

二、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片面理解幼儿园环境及环境创设的含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这里所说的环境是广义的环境,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人的要素,又包括物的要素,既包括幼儿园内的小环境,又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环境(如家庭、社会、自然等)。

许多教师将幼儿园环境片面地理解为物质环境,如园内环境、班级环境和墙饰等。这种片面的理解导致教师对环境创设的理解也出现了偏差。一是将幼儿园环境创设狭隘地理解为物质环境的创设,从而割裂了精神环境与物质环境的关系。二是对物质环境创设的理解过窄,如:将幼儿园环境创设片面地理解为空间的布置、设施设备的提供;将幼儿园园内环境创设狭隘地理解为班级环境的创设;将班级环境创设又主要理解为墙饰的设计与布置等。这种理解与实践的偏差既反映在一些幼儿园制定的导向性检查标准中,也反映在教师们外出参观学习,单纯注意新活动区、新材料,不考虑本园本班的实际及幼儿的需要,盲目模仿、照搬效仿等举动中。

(二)颠倒了环境创设中的主客体关系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因此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教师首先要考虑它的教育性,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教师们主要根据自己教育教学的方便考虑环境创设,全凭自己感觉评价好看或不好看,较少倾听孩子们的建议也很少顾及孩子们的感受,有时甚至忽视了孩子的生理健康,如:不考虑设施设备的高矮;活动用具及材料的大小是否适合孩子;用细绳挂在脖子上的标记牌是否危及孩子的安全等。环境创设主要从教师角度去思考,还使一些环境布置纯粹成为摆设和装饰,仅供参观学习和领导检查,从而完全违背了环境育人的基本教育理念,如:很多幼儿园在布置环境时为了突出本地的风土人情与人文特色,选择了许多反映民风民俗的装饰作品,这本是建构园本课程的有效手段,值得肯定。但很遗憾,这些作品通常都高高地挂在墙上,幼儿可望而不可及,根本不可能与之发生互动,从而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此种环境布置就成为了纯粹的摆设,而不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为追求新异效果而过度频繁地变换环境

幼儿的好奇心强,许多教师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总喜欢频繁地更换环境,其实这种做法也是欠妥当的。首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所创设环境的实用价值。其次,幼儿期正是幼儿秩序感养成的关键时期,过于频繁地变换环境很容易引起幼儿的不安,使幼儿养成不稳定的心性,不利于幼儿坚持性和耐性的培养。

三、解决幼儿园环境创设问题的对策

(一)坚持全面性原则

幼儿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片面的环境创设观念,全面理解幼儿园环境及环境创设的含义,充分认识到既要创设好幼儿园园内环境,包括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的物质环境和体现幼儿主体地位的精神环境,又要创设好与幼儿园相关的外部环境,如家庭、社会和自然等。只有将这两者有机整合,才能真正彰显所创设环境的教育价值,进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坚持适宜性原则

幼儿正处在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以及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相适应,如:幼儿天性好奇,有强烈的探索愿望,教师就应为幼儿创设问题情景,使幼儿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思维水平和动手能力的机会。幼儿知识经验少,需要积累感性知识,教师就应多为幼儿提供接触实物、实景的机会。[3]

在创设具体的幼儿园班级环境时,应避免“唯美的误区”、“文字的误区”和“结构的误区”。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如:活动室的材料应摆放在较矮的架子上,以方便幼儿取放;架子上应贴有标签,干净、不杂乱,并将同样的材料放在一起,让幼儿学会分类,按序摆放;尽可能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的探索需要;将幼儿的美术作品贴在艺术角时,应与他们的视线水平高度一致,这会使幼儿感到他们的作品受到了重视,有助于增强其自信心;图书角应温馨舒适,使幼儿能坐下来阅读或休息;在各活动区应提供足够的材料,以减少幼儿之间的争抢等。同时,还应尽量让幼儿有机会接触幼儿园的每一寸空间。户外的草地、小水沟、栏杆、楼梯、走廊等;室内的窗、门、角落、窗台等。每一件材料,每一面墙,不仅包括大墙装饰,更应重视小墙装饰,因为它能根据目标灵活多变,从而有助于吸引幼儿参与,以引发和支持幼儿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获取有益的经验。

在进行幼儿园室外环境创设时,除了恰到好处地布置标识、奖牌、名人、名言、名画之外,还要尽可能多地在幼儿园呈现绿洲,即多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幼儿园可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建设,精心营造具有浓郁生态特色的室外环境,使园内环境自然化、生态化和动态化,从而给予幼儿丰富的学习与生活体验。人是自然之子,幼儿会为自己看见一朵小花而欢呼,发现一只小蚂蚁而尖叫,这样的氛围能给幼儿带来快乐,促进其真善美人格的形成。

(三)坚持参与性原则

教育环境是“潜移默化的教育与教育品位的体现”。在塑造教育环境时,不能只追求一种高效应的显色,更要体现内在品质的秀色。可见,幼儿园环境创设最能体现一所幼儿园的内在品质,要使创设的环境取得实效,就必须坚持幼儿参与的原则。

环境创设的过程应是幼儿与教师合作的过程,教师要有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让幼儿参与和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刺激,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4]认识到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于环境之中,而且蕴含于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以往,幼儿园环境创设常常较多地由教师包办,即使有幼儿参与,也仅限于将幼儿的作品拿来作为环境的点缀。这样的“作品展示”类环境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际意义很小,并会造成幼儿园环境资源的浪费。每学期初,教师经常为了布置这样的环境而加班加点,一旦环境布置好了,就认为大功告成,一学期都难得更换一次。这样的环境对于幼儿显然是没有持久吸引力的,也难以达到环境创设的教育目的。改变这一局面的根本措施是让幼儿真正参与环境的创设,为此教师应与幼儿共同确定环境布置的主题、材料、作品、风格等,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创设的环境,使之能真正支持幼儿的发展。

(四)坚持一致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必须考虑环境的教育性,才能发挥环境的这种课程功能。当前幼儿园虽然都很重视环境创设,但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追求美观,为了布置环境而布置环境,对环境的教育性考虑很少。为使环境为教育目标服务,幼儿园应该至少考虑以下三点:一是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创设环境时,对幼儿体、智、德、美四育不能重此轻彼。若教师仅仅注重幼儿的认知活动,只设置读写算区域,而对幼儿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发展的支持环境考虑很少,是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的。二是应依据幼儿教育目标,对环境创设做系统规划。幼儿园在制订学期、月、周、日及每一个活动计划时,都应考虑为了达到这些目标,需要有怎样的环境与之配合?现有环境的哪些因素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有用的,还需要创设哪些条件?需要幼儿家庭、社区做哪些工作?只有充分考虑并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教育计划的顺利实施与教育目标的全面达成。三是应实现环境创设与幼儿园课程的巧妙融合。幼儿园应在课程实施中认真考虑并解决,如:需要创设哪些环境,怎样创设才比较合理等问题。只有获得环境支持的课程才能真正成为开启幼儿心智的有效载体。

总之,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门艺术。艺无止境,这就意味着广大幼教工作者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大局意识,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要,能够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勇于改革创新,不断探索优化,使环境真正发挥出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教育功能。

[1]彭蝶飞.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陈旭.环境布置认识与开发[J].教育科学论坛,2006.

[4]殷静.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

猜你喜欢
创设幼儿园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我爱幼儿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欢乐的幼儿园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环境
爱“上”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