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教学立意统领下的历史教学

2018-01-13 22:03李克军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例谈教学实践教材

【摘 要】近年来,教学立意统领中学历史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教学立意已经成为重要的评课标准。那么如何在平时的备课中发现好的教学立意呢?通过探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实际教学中从教材分析和史学阅读两方面入手,对其中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进行挖掘加工,最终找到合适的教学立意。

【关键词】例谈;教学立意;教学实践;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1-0039-02

【作者简介】李克军,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南京,210001)教师,高级教师,秦淮区历史学科带头人,秦淮区优秀青年教师。

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一节课是否有“灵魂”,关键在于它的立意是否深刻、准确。如何找寻课的“灵魂”呢?如何在备课中发现教学立意呢?如何围绕教学立意进行教学设计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立足教材分析,研究教材的显性信息,发现教学立意

教材是历史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教师进行备课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的根本。然而现在很多教师不重视教材,认为书上叙述的内容都很明确,自己也已经了解,没什么深文大义。其实不然,历史教材每一个课时的内容,虽然只有区区几百字,但其中蕴含着十分庞大复杂的历史信息,是需要我们历史教师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的。

历史教材每一个课时的内容篇幅较短,主要呈现的是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这是教科书能让我们直接感知的显性信息。这些显性信息十分重要,是我们备课的基础,也是我们找寻本课教学立意的最重要的资源。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对教材显性信息的处理,将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与找寻教学立意相联系,进行了一些成功的尝试。

1.通过研究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发现教学立意。

历史人物是历史发展的关键,尤其是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的人生经历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让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了解他们的历史活动,可以较好地将学生带入历史,让他们感受到历史的“血肉”和人性。

例如在“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这一课的备课中,笔者发现“张謇”这个人物十分重要。张謇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一生见证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起伏。张謇还是晚清状元,而学生都是有状元情节的,对张謇状元的身份很感兴趣,自然对他的人生经历也十分有兴趣。因此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立意设计为“张謇的一生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张謇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既有科举考试的成功也有兴办实业的起伏,如何用一个简洁明了的线索呈现其精彩的一生,进而突出与之相联系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呢?笔者回归教材,在书中找寻线索。笔者将教材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与张謇一生的重要时间节点相联系,发现张謇的人生年谱既记载了他一生中重要的活动,又与当时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相关系。因此笔者将张謇的年谱作为本课的教学主线,通过年谱中他的重要历史活动,呈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这样的设计,将张謇的人生经历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紧密联系,很好地彰显了“张謇的一生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教学立意,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通过梳理历史事件逻辑关系,发现教学立意。

历史事件是历史发展的主要的呈现载体,而一个阶段历史的发展往往是由多个历史事件构成。历史教材一课时的内容中会涵盖多个历史事件,而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只会孤立地看待每个历史事件,并没有梳理清楚多个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就容易造成前后知识混淆。因此,教师在备课中将一个课时或一个单元中多个相关的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清晰,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清晰把握,也会让教师找到相关的教学立意。

例如在“大一统的汉朝”这一课的备课中,笔者发现這一课的历史事件众多,知识点比较琐碎,学生难以掌握。教材中这一课时叙述了“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西汉后期的混乱”“光武中兴”和“东汉后期的混乱”这五个历史事件。在短短的一个课时中学生要了解如此多的历史事件,的确会发生前后知识的混淆。笔者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发现这几个历史事件体现了从“治世”到“乱世”循环变化的规律——乱世往往是下一个治世的背景,而治世往往不能持久,逐渐变为乱世。因此笔者将本课的教学立意设计为“从西汉到东汉——治世与乱世的循环往复”,笔者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为主线,用治世和乱世来体现历史事件的历史寓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发展的趋势,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

二、通过史学阅读,找出教材的隐性信息,发现教学立意

安徽省历史特级教师沈为慧老师认为,进行教学设计不能第一时间去上网搜集相关的课件资料,而是应该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史学阅读。通过史学阅读,我们能发现教材中的隐性信息,有利于教师发现相关的教学立意,笔者对这一观点十分认同。

例如在“辛亥革命”这一课的备课中,笔者进行了充分的史学专著的阅读:先后阅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金冲及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唐德刚的《袁氏当国》和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等相关书籍。通过阅读,笔者发现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本书见解独到,深受启发。陈先生的这本书以“新陈代谢”一词引领全文,而辛亥革命是“新陈代谢”重要的体现。笔者读后觉得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承前启后重要的一环,革命前后充斥着新力量与旧势力的斗争,“新陈代谢”与之十分切合。我国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认为应该“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观念导引到中国历史研究里去”,形成大历史观。因此笔者将“辛亥革命”这个历史事件放在近代中国“新陈代谢”的大的社会环境中考量,遂将本课的教学立意设计为:“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新旧变化与共和之路”。

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新旧变化作为明线,辛亥革命建立共和制度的目标作为暗线,明暗结合,以“新旧对立——构想共和”“新旧碰撞——浴血共和”“新旧交替——初创共和”三大环节建构全课。“新旧对立——构想共和”这一环节主要是阐述辛亥革命发生的相关背景,在教学中笔者将“新旧力量的对立”和“构想共和”相结合,明线与暗线相联系,加深学生对这阶段的中国社会的历史认知。“新旧碰撞——浴血共和”这一环节是介绍辛亥革命的发生经过,在教学中通过讲述革命派发动了以黄花岗起义为代表的一系列起义、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让学生对当时新旧力量的激烈碰撞有深入了解,并使学生深刻体会革命党人为实现建立共和的理想而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使他们的历史价值观得到一定的升华。“新旧交替——初创共和”这一环节是阐释辛亥革命的相关影响,在教学这一部分时,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评价观念,笔者介绍了钱穆先生关于历史评价应带有“一种温情与敬意”的观点,引导学生要从当时历史环境去评价,而不是站在今天的高度去要求前人。

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所在,对历史课堂教学十分重要。而如何发现教学立意,如何围绕教学立意构建课堂教学,这是见仁见智的,没有统一的标准。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师还是应先立足教材,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并进行相关的史学阅读,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进而找出相关的教学立意。日本著名围棋棋士藤泽秀行曾说过:“棋道一百,吾只知其七。”在寻找历史课“灵魂”的道路上,我们不能自我满足,要不断地努力探索。endprint

猜你喜欢
例谈教学实践教材
教材精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以读促写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