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牛

2018-01-17 18:16应红枫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筐子晒场阿华

应红枫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还在浙江舟山沿海小岛一个山村里读书。

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百十来号人的生产队,有一个患有“大脚疯”病(丝虫病),别人都叫他“阿华”的老人,每天牵着一头皮毛黄亮的耕牛,在田垄上、在山坡下溜达。“大脚疯”阿华没有结过婚,无儿无女,就住在生产队牛舍隔壁的农具仓库里。他像照顾自己的儿女一样每天照顾着生产队里的耕牛。平时,哪里有鲜嫩的草料,哪里就会看得见“阿华”牵着牛,背着竹筐割草的身影。一次,我晚上放学回家,从我家的后园地里走出一个人影,一手拿镰刀,一手拎着筐子,把我给吓了一跳。定睛一看,是“阿华”。“阿华”看见我怔在那里,歉意地对我弯下腰,吃力地挪开他两只红肿得柱子似的小腿,努力地蹲下来,把筐子里的青草倒在地上,用右手拨拉着来回理了理,让我看,然后又一点一点地把青草装到他的筐子里去。我不知道他为什么把半筐青草倒在我面前,倒出又装回去,直到后来,我才恍悟,他在证明,他没有偷割我家园地里的蔬菜。农忙季节,“阿华”他会赶一天的路,从大老远的山坳溪坑里割来最鲜嫩的草料来喂他的牛,而且每天夜里他总会烧一大汤锅的水,凉到刚好喝的温度,给牛喝。他说,给牛喝烧过的开水,会使牛更健壮。

杀牛的前一天,有人看见“大脚疯”阿华一大早就将牛牵到了河对岸,坐在一个土墩上,偷偷地抹了一天眼泪。当晚,他给和他相伴了十多年的老黄牛烧了最后的一锅开水,解下缰绳,在牛舍里怔怔地坐了一夜。直到第二天中午,大家七手八脚地把牛拉到牛舍外的晒场上时,他还怔怔地坐在牛舍里一动没动。被按倒在地的牛很通人性,似乎明白自己所面临的遭遇,它奋力地站了起来,不甘心地左右猛甩着头上的牛角,不肯就范,朝着破旧的牛舍不住地“哞——哞——”呼唤着它的主人。这时,“大脚疯”阿华被大家请了出来,这可能是他平生第一次被人“请”。“大腳疯”阿华一出来,黄牛就不再挣扎,也不再叫唤了。阿华在牛头上抚摩了又抚摩,拍了拍牛头,黄牛很听话地前膝跪地趴在了晒场上。阿华满是水疱的嘴唇喃动了几下,但是没有说出话来,他在牛头上又拍了几下,慢慢地转过身去,走了。

牛没有挣扎,也没有再叫唤,不管是被人先锯断牛角,还是后来被屠刀割断喉咙,它都没有再动一动,直到它流完最后一滴血,无力地垂下了眼睫,才将头靠到了已经被血染得鲜红的晒场泥地上。“大脚疯”阿华绝望地离开晒场后,我看到牛的双眼一直朝着“大脚疯”阿华离去的方向看着,在被大家按倒在地开始锯牛角时,我惊诧地发现一滴大大的泪珠,透过牛眼的睫毛渗了出来,“吧嗒”,滴在了晒场地上的一棵小草上。在屠杀的整个过程中,这头黄牛一直在无声无息地流淌着眼泪,我看到它满眼是哀怨而无助的眼神,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

后来,生产队将一部分牛肉分给了社员,但是当时许多人家都没有吃,而是悄悄地把牛肉给掩埋了。谁又能吃得下那朝夕相处了十年之久、共同挥汗耕种过的一头牛啊!

牛杀了以后,一连十几天,“大脚疯”阿华像是蒸发了似的不见人影。直到半个月后,“大脚疯”阿华的尸体在另外一个岛屿的海滩上被发现时,手里还紧紧地攥着那头黄牛的一根缰绳。

责任编辑:蒋建伟endprint

猜你喜欢
筐子晒场阿华
特别的赛跑
配对:花花袜,一双双
新疆安集海镇辣椒晒场
逃狱
遗失在街口(短篇小说)
我比他们优秀
愿者上钩
父亲的晒场
高塔逃生
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