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2018-01-20 00:43王琳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8期
关键词:室性胺碘酮心衰

王琳

作者单位:116033 大连市中心医院

慢性心衰主要是因为患者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发生障碍, 导致患者的静脉回血量无法充分排出, 出现动脉血液供应不足, 静脉血液淤积, 心脏血液循环系统发生障碍[1,2]。心衰分为急性与慢性, 慢性心衰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 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伤害。本文针对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 探讨胺碘酮在其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80例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并自愿参与研究, 得到家属的同意后签署知情书。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观察组患者男22例, 女18例;年龄62~72岁, 平均年龄(67.2±5.6)岁;病程4个月~3年, 平均病程(1.4±0.8)年;心功能分级:Ⅲ级31例, Ⅳ级9例;冠心病慢性心衰15例,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慢性心衰10例, 风心病慢性心衰9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对照组患者男23例, 女17例;年龄63~75岁,平均年龄(67.8±5.9)岁;病程5个月~4年, 平均病程(1.5±0.9)年;心功能分级:Ⅲ级30例, Ⅳ级10例;冠心病慢性心衰16例, 肺心病慢性心衰11例, 风心病慢性心衰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 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药物进行治疗, 严格监控患者的病情,对可能诱发疾病发生的原因做好预防处理, 并实施24 h心电图监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 口服胺碘酮200 mg/次, 3次/d;1周后改为200 mg/次, 2次/d;2周后改为200 mg/次, 1次/d。口服1个月。监测患者心电图QT间期及血钾情况。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心功能以及心律失常改善效果。心功能改善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的心功能达到1级或者改善≥1级;有效:患者的心功能达到1级或者改善1级, 症状改善一般;无效: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未发生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心律失常改善判定标准参考文献[3]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显效28例(70.00%), 有效10例(25.00%), 无效2例(5.00%), 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显效22例(55.00%), 有效8例(20.00%), 无效10例(25.00%), 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7 , P=0.01<0.05)。

2. 2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改善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30例(75.00%), 有效8例(20.00%), 无效2例(5.00%), 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50.00%),有效9例(22.50%), 无效11例(27.50%), 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为72.50%。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4, P=0.00<0.05)。

3 讨论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具有复杂的致病机制, 可出现折返及自律性异常。心衰患者多因心肌受损及纤维化而发生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为心肌细胞异常肥大, 为心律失常的生理学基础。一旦心脏结构出现病变, 则会引发心室充盈及射血障碍,诱发体循环因淤血而受阻[4]。

胺碘酮是一种三类抗心律失常药, 主要通过对钠离子通道进行阻断而发挥降心率的作用。同时该药物可有效阻断钾离子通道, 促使心室、心房动作电位时间延长, 并且不会因为发生后除极电位而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现象的发生[5]。此外, 胺碘酮可阻断L型钙离子, 进而有效防止早期后除极延迟现象的发生。与临床应用的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相比, 胺碘酮不仅能高效发挥抗心肌缺血效果, 还具有负性肌力小、阻滞房室旁路、结区、房内的传导[6]。在治疗心衰方面, 胺碘酮对于患者不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能够有效的控制心衰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 应用效果十分理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在应用胺碘酮时, 应注意可能会引起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 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等反应[7]。因此, 在患者接受治疗后, 注意对症治疗, 选择合适的用药量。在对老年患者用药前, 需要严格把握药物的禁忌证, 注意老年患者服药后一些临床表现[8]。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胺碘酮在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明确。

综上所述, 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效果明显,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尤其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缓解患者的心律失常效果较为显著, 值得临床广泛推荐。

猜你喜欢
室性胺碘酮心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