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护理在膀胱癌腹壁造口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18-01-20 00:43李立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8期
关键词:造口膀胱癌出院

李立萍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 占我国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高发年龄50~70岁[1]。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膀胱癌, 即通过腹壁造口来改善患者病情,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但由于腹壁造口须终身携带造口袋, 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本文通过对膀胱癌患者术后采取延续护理的研究, 来探究延续护理对患者术后护理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治疗的120例膀胱癌腹壁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确诊为膀胱癌, 且均采用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进行治疗,并已排除意识不清者、其他脏器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实验组中男34例, 女26例;年龄45~76岁, 平均年龄(63.2±4.3)岁;病症分类:2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 18例膀胱腺癌, 14例膀胱鳞癌。对照组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46~77岁, 平均年龄(62.7±5.6)岁;病症分类:2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 17例膀胱腺癌, 17例膀胱鳞癌。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症分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出院后指导、电话回访等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给予延续护理, 具体做法如下。①住院时, 定期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叮嘱患者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如何更换造口袋, 并叮嘱患者保持改道尿流口周围皮肤干净, 以防尿液刺激皮肤。指导患者适当饮食、均衡营养及用药注意事项等[3]。②预后, 由专门的护理小组在建立出院后护理档案后, 每周电话回访1次,详细询问患者院后护理中出现的问题, 并了解患者各项相关指标, 确定患者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③由于患者术后须终身携带尿袋, 会极大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导致患者情绪异常波动, 焦躁等负面情绪不断。这时, 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心理变化, 从不同角度缓解患者情绪,并叮嘱患者家属尽量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多向患者讲解成功案例, 提高患者自信心, 以便患者能够积极面对未来的生活[4]。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半年后, 采用美国西北大学研制的膀胱癌特异性量表[5](TACT-B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内容包括患者生理情况、情感情况、功能情况、社会家庭情况及特别关注等, 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②出院半年后,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负面情绪, 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③采用自制造口知识调查问卷评价患者造口知识掌握知晓程度, 内容包括造口自我检测知识、并发症预防知识、造口袋更换方法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 满分100分, ≥80分为掌握, 60~79分为知晓, <60分为了解。知晓率=(掌握+知晓)/总例数×100%。④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以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 其中包括服务态度、院后指导、操作技术、服务主动性等几个方面, 总分100分, ≥85分为十分满意, 75~84分为满意, ≤74分为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出院半年后,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表中的生理情况、情感情况、功能情况、社会家庭情况及特别关注的评分分别为(14.72±6.08)、(11.63±1.32)、(16.42±3.90)、(16.85±3.38)、(21.33±4.18)分 ;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表中的生理情况、情感情况、功能情况、社会家庭情况及特别关注的评分分别为(11.75±6.86)、(8.76±1.94)、(9.41±3.74)、(10.31±3.65)、(17.14±1.89)分。出院半年后,实验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2 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3.30±2.48)、(54.43±2.37)分, 出院后半年时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2.21±3.04)、(46.90±3.58)分;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53.34±3.61)、(54.31±3.13)分, 出院后半年时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48.64±3.29)、(51.25±3.84)分。两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半年时,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3 两组患者造口知识知晓程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中21例掌握, 34例知晓, 5例了解, 知晓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中16例掌握, 20例知晓, 24例了解, 知晓率为60.0%。实验组患者造口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13.53±3.40)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9.23±3.94)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33%(20/6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0%(36/6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十分满意35例, 满意20例, 不满意5例;对照组患者十分满意25例, 满意12例,不满意23例;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膀胱癌中最常见的是移行细胞癌,且多采用手术治疗, 术后虽有护理, 但通常并不注重患者院后护理进而影响患者恢复情况。研究认为, 术后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身心影响[6-9]。

综上所述, 临床在膀胱癌腹壁造口患者术后护理中采用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缓解患者负面情绪,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造口膀胱癌出院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造口患者居家照护对策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