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理念催生“大校本教研”

2018-01-24 22:45
教育家 2017年48期
关键词:大讲堂跨学科学法

2009年1月11日,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发布致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的一封公开信,明确提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安全要求美国保持科学和技术的世界领先和指导地位;大学前的STEM教育是建立领导地位的基础,而且应当是国家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委员会敦促新政府抓住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并动员全国力量支持所有的美国学生发展高水平的STEM知识和技能。

STEM教育就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教育。它不是简单地将科学与工程组合,而是要把学生学习到的零碎的知识与机械过程转变成一个探究世界相互联系的不同侧面的过程。

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只有在相互的碰撞中,才能实现深层次的学习。可见,当教师在考虑如何将STEM教育引入中小学科学课堂时,必须将它们看作四种交织、融合的彩线,才能织出绚丽的画卷。

兰州市第六十二中学的跨学科教研活动,就是将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组成大小不一的灵活的教学研究组,形成新的伙伴关系,围绕某一特定的教学主题进行集体备课、听课和课后反思研究。在跨学科教研活动中,教师的学科属性不再泾渭分明,而是模糊融合的。“大教研”关键在于一个“大”字,改变了过去教研活动只限于教师、活动形式单一、“平面化”的格局,而是以学生的学习的精神困惑和知识困惑为内容,以教师的跨学科探讨,全方位、立体化、大纵深为形式,形成了以学生大讲坛、教师文化大讲堂、教师论坛、教师学法指导为载体的“四位一体”的格局。

学生大讲坛主要落实新课改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特征,由学生会调查统计学生日常学习中存在的知识问题和学法问题,通过学生会代表分条缕析地呈现给大家,让学生、教师心中有数。

教师文化大讲堂旨在补充学习未来课程的相关知识,各学科教师以专题的形式“串烧”出来,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论坛着力研究课堂的组织问题,将科学高效的组织形式系统化,最终拿出具有普惠意义的高效课堂结构模式。

教师学法指导以学生大讲堂为依托,科学合理地给出高效的听课方式、高效的作业方式、高效的记忆方式,最终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升级换代。

四个模块虽相对独立,但内容上互相衔接,融为一体,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困难,服务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幸福成长。

为使跨学科教研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尝试创新了具有有效指导作用和约束作用的教研制度和教研方式。一是教研组专题化,利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学科教研组之间建立关联,为不同学科的教师创造沟通的机会。二是多视角教学设计,让其他学科的教师用本学科的目光,从截然不同的视角去观照和审视所备学科,多个视角的碰撞与交汇创生出新的教学设计,使得集体备课由“取众人之长”上升到“取众科之长”。三是多渠道资源共享,在跨学科听课中,资源的获取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学科渠道,选择更广泛。四是促进教师专业融合发展。显然,现在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正在发生重要的转变——由单一趋向综合,仅仅追求在某一学科领域成为名师的教师已经不再是优秀的教师。因此,我们在更高、更新的目标层面上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多内涵发展,使教师的个人素质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满足STEM教育的需要。

从实践的效果看,大教研制度从根本上规范了组内教师的学习和交流行为,强化了每位组内教师的主人翁地位,提高了教师的活动获得感。虽然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会占用学科教师的许多课余时间,但是组内教师在教研活动中非常配合,积极克服困难。大校本教研的落实,结束了不同学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旧教研时代,让不同学科教师在大教研中“论剑”,大大改变了学校的教研氛围。

猜你喜欢
大讲堂跨学科学法
瞎闹腾大讲堂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别样”履职大讲堂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快乐大讲堂{2}打嗝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