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生动”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审美之本

2018-01-25 09:49
齐鲁艺苑 2018年6期
关键词:神韵气韵古典舞

高 杨

(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随着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中国古典舞也在不断发展,并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倍受人们关注。中国古典舞艺术经历了长期的艺术实践,是一种具有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舞蹈形式。中国古典舞的技艺性是比较强的,良好的古典舞技术技巧是完善舞蹈艺术作品中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其艺术性的关键因素,贯穿于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中的“气韵生动”之美,可以说是其艺术审美的精髓,所以,在舞蹈艺术表演中,“气韵生动”之美的展现,是舞蹈艺术的灵魂之韵。

一、中国古典舞概述

中国古典舞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无数艺术家的辛勤耕耘,赋予了其独特的韵律。中国古典舞不仅符合时代精神,还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它吸收、借鉴了戏曲、武术中的动作和造型,芭蕾体系中的训练方法,石窟壁画中的形象以及其他各种艺术的文化特点,中国古典舞是中华民族母体之中孕育出符合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审美的舞蹈形式。“古典舞中的“古”喻为传统,承袭了一种源源不断的历史文化。“典”则释义为典范、经典,中国古典舞以继承传统文化为己任,再现经典为手段,强调古与典的完美结合,注重“形神兼备,身心互融,内外统一”的审美要求。相比于其它古代舞蹈,它更具有典范性,用它来解读传统艺术,似乎更具概括性。”[1]

二、“气韵生动”及其内涵

(一)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早在南朝《古画品录》序中已见记述,言绘画技法的“六法”之中,“气韵生动”当居首位,是中国绘画的重要概念之一,被历代画家所认同、推崇。

具体到舞蹈中的“气韵生动”,指的是舞蹈艺术内在的一种神气和韵味,它是一种生机盎然的状态。舞蹈通过鲜活生动的“气韵”来传达一种高昂的生命状态和奋进精神,展现出舞蹈的神韵和内涵。

(二)“气韵生动”的内涵

“首先,气韵生动的核心是变化性,“气”是一种阴阳变化与自然的律动,气韵则为气动之运,运气而动则生气韵,也可以将气韵生动理解为造化的美学。”[2]其次,气韵生动是艺术家超越一般形式的认知,是对自然样态的一种超越,据此获得了精神的升华,从而产生了超越生命力的一种思想形态。再次,气韵生动只有通过六法的相互作用,进而达到技法和精神的融通才能达到。最后,气韵生动可以说是中国美学对本质对象的一种把握。由于气韵生动不执着于外形,而是追求一种象外之象和言外之意的理致,为此需要通过艺术家的个性表现来凸显对象本质的内在之美。

三、中国古典舞“气韵生动”之美

气韵生动的中国古典舞是艺术家一般形式的超越,是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把握,气韵生动并不是强调与艺术作品的外在形态,它更是追求通过作品所传达出的一种精神、韵味、品格,是象外之象和形外之形令人回味无穷的精神升腾。

(一)舞者身韵营造“气韵生动”之美

“身韵”顾名思义是“身”与“韵”的组合。这里的“身”,特指“身法”,是中国古典舞重要的外部表现技法。“韵”就是“韵律”,主要是指中国古典舞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的气质,它是中国古典舞通过身韵陶冶神韵的方法的一种精神表现。

作为一种艺术,中国古典舞虽与戏曲和武术同连一脉,但是其却具有独特的审美底蕴,并形成中国古典舞独有的神韵之美,气韵之美。下面以形、神、劲、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形

形指舞者的外部形体动作,其表现形式较为丰富,可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肢体动作。事实上,凡是我们可以看到或者观察到的形体及其过程都是“形”。作为一种艺术的外在形式,中国古典舞强调“拧、倾、圆、曲”和“仰、俯、翻、卷”的曲线之美,并力求通过形体再现一种“刚健挺拔、含蓄柔韧”的气质。“从我国舞蹈发展的历史上来看,‘拧、倾、圆、曲’是一种不断延绵和传承之美,但是要做好‘拧、倾、圆、曲’,还需要舞者要有较高的舞蹈素质。 ”[3]

2.神

这里的神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泛指一种内涵、韵律、气质。客观地讲,任何艺术形式都不能缺乏一种内在的神韵,没有神韵的艺术如同丢失了艺术的灵魂一样。在中国传统美学概念中。神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无论谈诗论画、还是品赏音乐,都离不开神韵之谈。中国古典舞的形体造型和运动也可以通过神韵去表达。因此只要很好地把握舞蹈之“神”,舞蹈中的“形”便具有了生命力。

在古典舞身韵教学中,特别注重对于心、意、力这些概念层层递进的阐释。要知道中国古典舞的内涵离不开气韵、呼吸和意念,也就是说舞动时更需强调一种内在的感受和情怀。在古典舞形与神的教学与研究中,首先需要将“神”放到第一位,只有通过“以神领形,以形传神”,才能在情感的层次上极致地造化舞之“韵”,可见没有所谓的韵,就难以展现中国古典舞之美。同理,没有内心情感的调动和激发,中国古典舞也失去了神韵的光彩。

“心、意、气”是中国古典舞“神韵”具体化的一种再现。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作为传神达意的工具,在古典舞中眼神的“聚、放、凝、收、合”,不仅仅是一种单纯自如的眼睛运动,其更多受到舞者内心情感和心理变化的支配和影响。这些眼神的流露,很好地阐释了“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未休”,是古典舞形和神关系的具体体现。

3.劲

任何舞蹈都有自己的动律、节奏,中国古典舞也是如此,其规律的动作节奏,主要是2/4,3/4,4/4式。这些动作节奏在大部分状态下舒而不缓、紧而不乱,动静有序的弹性进行。在舞蹈力度的运用上也不是一种平均力量的分配,而是要有轻重缓急、切分延伸等技术分配。这些节奏通过一定的人体动作体现出来,也就是所谓的“劲”。“‘劲’不仅贯穿在古典舞的运动之中,在舞蹈动作结束之际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古典舞主要有以下几种亮相的‘劲头’。”[4]

“寸劲”——舞者在体态、角度、方位上已经准备到位,恰如其分地运用一寸之间的劲头对舞蹈进行“画龙点睛”的烘托。“反衬劲”是舞者在舞蹈即将结束之际,通过一个反作用力的体态动作,最大化地去映衬舞蹈的最终造型,使得舞蹈更具张力。“抻劲”指的是舞者在完成所有舞蹈动作后,通过眼神来对舞蹈动律进行一种延伸,使舞蹈“形已止而神不休”。此外,在中国古典舞中还有“刚中有柔”“急中有缓”等劲,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舞蹈《扇舞丹青》 在“气韵生动”的展现上是很有代表性的。舞者行云流水、不断运转的体态加之圆润的动律,很好地刻画出舞蹈主旨的探索之情。为了使舞蹈更为流畅,舞者在力、气、意上做足了功夫,这种流动的律动之美贯穿舞蹈,情动其中。作为中国古典舞的精彩之作,《扇舞丹青》在道具的运用上虽十分简洁,舞者仅仅依靠一把扇子和柔韧的身体就将舞蹈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与此同时,舞者松弛有度、轻重有致的肢体语言同扇子的“舞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将该舞蹈赋予了一种时空的延伸感,也极致地展现出中国丹青艺术的精到神韵。《扇舞丹青》 没有所谓强劲的身体力度的勃发,而更多是一种连绵、轻盈的舞动,这种从始至终的圆润、流畅是“气”态的展现,“韵”味的衍展,“气韵生动”的审美意蕴沁人心脾。

4.律

没有律动不成舞蹈,中国舞蹈之变化“反律”是其特有的舞蹈律动特征,它可以产生各种迷离不凝、变化万端的动作变化。可谓“反律”,即为动作从反而做起,也就是“逢冲必靠、欲左先后、逢开必合、欲前先后,正是这种反律动作使得中国古典舞具有一种特殊的形式美”,[5]无论是行云流水的一气呵成,还是逆向运势,中国古典舞举手投足中的“从律”都使舞蹈产生圆润、流畅、变幻之美,这也是中国古典舞之反律身韵运用之美的玄妙所在,让人叹为观止。

(二)舞者之“气”营造中国古典舞“气韵生动”之美

研究中国古典舞,就不能忽略“气”,事实上“气”是中国古典舞最为重要的美学特征,古典舞一切动律的展开,都是源于“气”,也结于“气”。“气”在整个舞蹈中起核心传承的作用,通过“气”的处理,舞蹈动作、舞蹈语汇、舞蹈造型的变化更显魅力贯通,赋予舞蹈气韵之美的意境。

袁禾在《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指出:当气与气相互发生关系时,如果从舞蹈运行的角度来看。舞蹈便是人体之“气”和宇宙之“气”的相互感应。中国古典舞的动作主要是以“提”和“沉”之“气”为引领的,可以说古典舞一切动作都是产生在“气”的基础之上,然后根据“提、沉”之“气”,产生了“含”“腆”“横”“移”“冲”“靠”等动作,这和庄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宇宙观,意出一理。

“气”的阳刚、“韵”的阴柔两者相互交融在中国古典舞中,使得“刚柔并济”的审美原则得到了具体的体现。舞蹈中的“气”,指的是人的心理呼吸在形体动态中的一种艺术反映。中国古典舞不仅通过“气”敦促形体动作,而且更为注重“气”的内在流动。在整个“气”的运行之中,“气”与形体练习是紧密相连的,例如延伸姿态动作需要吸气,动作下沉需要呼气。动作的速度也需要吸气,古典舞经常运用的“冲”“靠”等动作也需要呼吸。钱宝森指出“惊者上提,气者沉”,这说明“气”和舞蹈具有一种情绪化的关系。在舞蹈情绪的展现上,当哀痛时,多以长吸短吐为主,舞蹈动作也以旁提为主。表达欢喜情绪时,气是快吸快吐,舞蹈动作是以横拧、闪、点为主。愤慨时气是短吸长吐,舞蹈以立圆加拧、倾为主。“舞蹈教学本身就是对艺术形体激情思维规范化的一种体系联系,为此内在的气息必须要和舞者激情相一致,以便使得特定情感可以在一些舞蹈动作获得展现。”[6]

我们知道舞蹈动作中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都是“力”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通过“气”来节制的,可以说“力”和“气”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力”由“气”出,“气”顺“力”来。中国古典舞讲究气韵生动之美的表达,即为通过“气”来带动“韵”,通过气平、气匀、气稳来展现舞蹈动作的意蕴、心稳和劲达,这就要求在舞蹈中要善于发力,并通过“气”之运行和舞者的心理感受,通过“力”的推动传达到手臂、眼睛,借以展现古典舞之美。

以“风火轮”为例,这个舞蹈动作就很好地用“气”体现了“气韵生动”之美。该动作是以腰部为轴,在下肢相对固定的体态下进行拧、倾、圆、曲各种动作。在动作“起法儿”之前,舞者的臀部要上提,并进行相应的呼吸,同时手臂下沉。这时,舞者右臂要向左仰,同时吐气,然后将预存于丹田之气顺着全身的每个神经末梢投射出去,至此转化为一种刚韧之力。此后舞者再向右拧倾至左倾曲,此刻散发之力为婉约之力。这个典型的中国古典舞动作体现了古典舞“气”与动作的关系及其用“气”的力;再向右拧倾至左倾曲,向外投射的气全数存于丹田形成一种婉约之力,也是“气”与肢体配合的规律。

作品的“气韵生动”是通过作品散发出一种气质、风格,就像作品《铜雀伎》,该舞也是充满了一种“气韵”之美。该剧编舞为孙颖,作曲为张磊,一经问世,便在业界轰动一时。《相和歌》的歌词源自《诗经·郑风·子衿》,舞剧中20个妙龄少女盘鼓而舞,纵横腾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如三月兮”,婉约含蓄地表达着少女对情人的思念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气韵生动”的美学特征已成为中国古典舞的神魂血脉,从而使中国古典舞卓而不群,意韵独竞。作为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气韵生动” 不仅极赋底蕴,它也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审美之本和艺术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神韵气韵古典舞
声音修辞:用象以通神韵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气韵非师”辨
承古之韵的当代“古典舞”
高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策略研究
浅析当前中国古典舞创作的困境及对策
神韵秀逸 意趣妙生
浅析古典舞对传统舞蹈的继承和演变
浅谈“气韵”在传统美学转型中的含义
浅谈美学中的气韵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