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素描教学中“形”的认知与训练

2018-01-25 09:49李秋地
齐鲁艺苑 2018年6期
关键词:色调素描

李秋地

(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素描作为一切美术类造型的基础,是一门古老而又复杂的绘画语言,又是所有美术从业者不能回避的绘画训练之源。美术类高校作为输送专业人才的原产地,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基础素描训练自是看重。当下国内,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传统苏式教学模式下,虽然培养出了大批现实主义绘画的人才,但也逐渐暴露出过于单一概念化的弊端:公式化的观察方法与封闭性的再现方式,单一化、形式化的表现手段,照本宣科的临摹写生,缺少主观理解与提炼等等。这些现实问题一直困扰着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训练与手段虽然“练手”却没让学生“走心”。现如今尤其是绘画、雕塑、实验空间装置等专业方向的基础造型训练,对于“形”的要求不同,对素描的功能作用与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多元化、多形态的手段与思维训练正逐步引入课堂教学。在基础教学训练中,通过梳理方式方法,因人施教,在提高“技”的同时引发思考与领悟,强化“艺”,为将来的专业方向学习打下良好的造型基础。素描不单是完成一张漂亮的习作,更是对造“形”的认知与学习,由被动临抄转变为主动归纳、整理,加入对专业特点的研究,回归基础素描的初衷。

一、基础素描目前的瓶颈

每当新生入校,也是基础课教师无奈的开始。每年的艺考精英们能踏入大学教室,也说明了学子们考前对素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与学习,对应试的短期要求如:起“形”、铺色调、线条使用、深入刻画都有着娴熟的模板套路,把画素描变成生产线流水作业。而为什么画,怎么画却从无想过,对于造型的训练目的更是无从谈起。我们教一年级素描课美其名曰“纠错”,力求引导学生改掉以前的套路化毛病。其实错的不是学生,是我们。多年来积攒的问题没有被业界重视,反而通过艺考放大了应试培训中的弊端,把形式化的技术表现作为对素描好坏的判断依据,无形中放大了对工具、技法、表现手段的作用,忽视了被画对象的关注与认知,缺失了主动提炼“形”,进而造“形”的意识。

一年级的素描基础训练,通过由短至长的课题迭次,能逐渐引导学生从短期“画大概”转变为深入细节思考的研究过程。这个过程其实是个由短期 “速写”到长期素描的转变,也是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课题内容与难度的增加,迫使学生开始学会理性思考研究,考前所学的流水化突击作业在此时完全不适用,面对于多几倍时间的长期作业,从观察方法到思考方式,画面技法与整体布局,再到感性的艺术表现力都跟以往有截然不同的认知。对形、色、体、空间、构图、解剖等因素都必须有一定的学习和参悟,对素描的理解也不再是单一片面的强调比例准不准、像不像、形体结构对不对、色调处理过不过等等初级问题。而这些看似独立而又相互没有联系的问题,其实是有关联的,现阶段没有感受到,那是学生没有建立起对“形”的感知与体会而造成的。就比如雕塑专业学生做泥塑头像,老师辅导时经常说:“像是挺像,就是没形儿”,那这是什么原因呢?简单说照抄模特,现在的学生都有能力,对五官特征都能做的八九不离十,可是对于结构空间的把握就差很多,往往把头像简单分几个大面,五官做在朝前大面上,犹如“四面浮雕像”。我们讲眼角、嘴角到耳屏的距离就是重要的体积、结构空间,人的脸 “形”塑造就是靠几个大面组成,大面的面积大小、位置、角度与方向都决定了你做的东西有没有体积、是不是雕塑,也决定了“像不像、有没有形”的问题,而研究体、面、方向、比例、空间这些问题的原点其实就是来自于素描训练中对“形”的认识积累与转换。

对“形”的理解与掌握是我们素描训练的终极目标之一,是重要的造型手段与实用“工具”,也是我们诉求的造型能力培养和独立思考意识。这些看似单纯而又简单的道理,其实对未来的艺术创作有着决定性地影响。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纠错”,学生只是被动的“改错”,而没有指导他对错误的认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错在哪里,应该怎样避免,应该怎样主动提高对造“形”的认识反而是问题的核心。

二、“形”的观念树立

“形”这个字在日常素描教学中,往往被提及的是“形体”“形状”乃至“形式”等等词语。而学生对其理解也是常规的这些理论,对于本篇所探讨的“形”,往往比较模糊。这里的“形”笔者认为是对于模特的认知与自身对绘画理解的综合判断,用全新的观察方法与思维方式理解构建“形”的主观表现。在画面呈现上,用有别于以往的观察方式思考“形”,调动线条、构图、透视、解剖、体积、光影、空间、色调等一切要素主动造“形”,这些要素即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而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这些要素简单化,回到原始初衷,真实并多角度观察模特,理解形体,读懂结构的转折变化,并结合模特的气质、表情、习惯动作等归纳出要表现的瞬间,画面是何种线条风格,色调光影该如何取舍,透视解剖是否要刻意强调,细节纹理该如何处理等等,这些都是造“形”的主观思考。对“形”的不重视、缺乏思考就容易被动的抄袭光影,对真正的形体结构没理解,只看到明暗交界线灰亮部形体,而遗漏了处在暗部的形体,对整体“形”理解不够,画面自然苍白无力,整体性大打折扣。

在基础素描刚开始的石膏像训练中,动笔前先让学生对石膏像有个概念了解;这不是个没感情的教具,这是雕塑,是空间艺术品,是大师的经典佳作。要对他进行360°的“3D”扫描,了解他的动态之美,了解他的五官情绪,了解布光对体现雕像气势、情绪的重要性。每个人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特点喜好去定画面走向,是大手笔的色块皴嚓还是细腻的内敛张力表现,都可以达到训练、培养造“形”的目的。就比如课上我们画石膏像大卫,头发卷往往会受光线、角度的影响,呈现出如“月食”般视觉效果,明暗交界线会欺骗我们的眼睛,孤立地去对每个亮面和暗面,简单的对比色调准不准只是在被动临摹,被动抄袭。很少去考虑这个“头发卷”真实地形体是怎样的结构,光线如果发生改变了这个体块有没有变化?这个单独“头发卷”在整个头发大体块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关系如何?对周围的空间形体是否有产生遮挡和凹陷?这些问题都是影响造“形”的关键因素之一。几个相邻的“头发卷”会组合成一个新的大体块,这个大块又跟周围的形体块(如额头块、脸庞、五官、脖子圆柱体等)产生了关联,这些关联直接影响画面的整体性与“形”的建立。从初始的构图到起形抓动态,再到光影体积的空间塑造,最后到整体的调整回归,都要搞懂真实的形体。当理解了形体结构和模特特征后,下笔自然胸有成竹,线条会随着形体方向去塑造,处理空间色调关系也会游刃有余。在反复推敲修改过程中,感性思维也会突破屏障,加入对模特的表现当中来。视野界定了格局,格局大了观念就大,当视线放眼全局整体的时候,画画就是个轻松的事,也是件享受艺术过程的事。

三、运用“形”画素描

在素描课的训练中,我们强调主动分析、理解模特,主张看“形”、找“形”、认“形”、懂“形”并画“形”。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形”的观念树立,怎样把“形”的观念贯彻到作业始终,还需要大量的实践与总结,课下要参阅国内外经典优秀作品,从中吸收营养并转化成源动力。懂了“形”,会了几种小技法并不代表手握万能解药,没有反复多次的失败与积累,是很难进步的。在实际绘画过程中,会碰到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在此,就学生在作业中容易碰到的几点疑惑展开论述。

(一)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造“形”

课堂上,无论是静物、石膏像还是人体,面对模特都有手足无措的过程,新鲜的感受恨不得即刻捕捉下来,而时间的推移像海绵一样慢慢地吸走了激情,大量的重复挥笔让人变得枯燥而机械,脑中的“形”似乎离你越来越远,反复擦改也难以找到当初的感受,最后作业在麻木的状态下无疾而终,这种困境周而复始的出现在课题当中,该如何摆脱调整呢?艺术创作我们说就像在顺风划船,风向与目标总是很难一致,想省劲就顺风划。可最后呢?要么偷懒等风转向,要么费力划回目标。成功不能靠命,命运很难眷顾一个懒汉,在顺风的时候时刻要保持清醒,明确开始定下的目标,别因为一时的利益麻痹自己而忘掉初衷,也不能一个劲地傻划而忘了方向。作画也是如此,长时间的机械挥笔,会消磨意志,也会出现浮躁偷懒的心思,这时候就需要停笔开始思考;终稿的标准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现阶段画面的问题是什么?我下一个目标是哪里?最初的感觉是否还存在于画面上等等,这些个疑问看似与画“形”无关,其实整个过程反而就是在造“形”,只不过不是用手,而是用脑而已。

(二)梳理好像与不像的关系

像不像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老生常谈。画像这是美院学生的最基本要求,而画出神就不一般了,再要能画出形神兼备来就更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了。宋人陈郁在《藏一画腴·论写心》中提到:“盖写其形,必传其神,必写其心。”这里我们所说的“形”是指模特的基本特征,如五官比例、结构特征、重心动态等等外在的表象。而“神”则是指模特的情绪变化,个人动作习惯及身体姿态语言,这些隐性信息都需要我们去解读破译,并选择最符合模特性格的瞬间定格在画面中,并且能把这种感受贯穿始终。说起来容易,画起来真的很难,难的就是始终贯穿这个“神”。关注了外在的“形”就容易丢了“神”。其实我们理性分析下,“形”是可以覆盖“神”的,因为模特的神态呈现最终会反映到肌肉与动势的细微变化上,当捕捉到这一点,在画的时候就可以游刃有余。比如处理面部表情多关注瞳孔与眼皮的张开程度,是比正常状态画大些还是小些,光线会不会在黑眼珠上产生高光点,这些都与人的兴奋度有关。眼神的表情是情绪的写照,头颈肩的姿态更是会加强这一信号的传达。定好要表现的神态,解读结构解剖的变化,抓住对象的特征,突出其特点,放大隐形的情绪语言,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始终保持对模特的敏感,调整画面,坚持“形”的既定目标。

形准不准跟像不像是否有必然联系,这是学生经常纠结的痛点之一。我们说形的准确与模特对象分毫不差就是正确的,这句话不完全成立,立场与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照相机有它的任务,艺术有它的使命。绘画不是摄影,写生本身就是再创作的过程,超级写实绘画也绝非是喷墨打印机般的数字还原,拿物理还原的准与艺术处理过的像进行比较丝毫没有意义。对绘画结果而言,强调“形”,突出特点的“像”往往比忠实还原对象更有价值,更有艺术性。

所谓形准不准确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也是具象可见的。而像不像完全是主观判断的结果,是相对于准不准而言的感性升级。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却也有着不同的使用标准。准确与否更多的是评估“形”的技术指标,即便是相对而言,也是理性思维的回归。而像不像则是主观的,抽象的,在形准不准的基础上衍生而来的。普通的像就是形似,高级的像是神似,艺术的像就是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像与不像从感性角度来讲没有标准,也没有具体的判断依据,因人而异。衡量形准不准是以画舒服了为准则。这个“舒服”是建立在构图、线条、色调、解剖、透视都完善与准确的基础之上,再加入个人的感受与强调而得来的。自己看着舒服,不见得别人看着舒服,这说明境界还不够,艺术修为与格调还需要再历练和积累,手头的技法还有提高的空间。想要做到“舒服”,其实很累,用最少、最简练的笔触完成“形”的塑造,既准又像,还要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的确很难。需要对“形”有超乎常人的敏锐洞察力跟执行力,又要在技术上有一定的表现力才能有所回报。

像与不像还牵扯到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解剖,我们常说画人必须要研究解剖,了解了人体解剖后再去画模特准确性会大大提高,也增加了像的几率。这是真理,但也有它的弊端,解剖理论好比就是工厂的“标准件”,是死的没有温度,是完美样品,而活生生的人就没有这么标准了,是“非标件”。很多学生经过对人体解剖系统的研究,动笔时竟像骨骼和肌肉的构造,影响之下,对人的观察就不纯粹了,失去了第一感受的直观与热情,结果反映在画面上就是机械刻板,缺少生动与灵感。就比如有的模特体态偏胖,表层皮肤光润,没有明显的骨骼肌肉特征,可学习了解剖后非要在模特身上去体现,就有些舍本求末,弄巧成拙了。因此对解剖学的使用要因地制宜,活学活用,认清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既要有内在关联又要控制得体,适可而止。

(三)理清技术与感性的矛盾

技术与感性的关系其实也是技术与艺术的矛盾。画面过于理性程式化,强调笔法跟效果的皴擦,那就是“炫技”,这种作品即便是有“形”,也是毫无生命力的半成品。而过于提倡感性,忽略技术环节的支持,对最终的艺术呈现又缺失许多。对“形”的解析不够,画面很容易苍白、空洞,整体表现力会削弱很多。我们说大师的至高境界就是把理性和感性的冲突,升华到常人难以企及的画面呈现,既有漂亮的线条色调,也有艺术性极强的画面整体和艺术观念。二者处理起来得心应手,浑然天成,让人第一时间不会有特意去关注的细节跟技法,这既是脑中有“形”跟无“形”的区别。“形”的观念明确,也是感性思维的主导,在画面中自会有体现,会自然而然地调动一切元素包括技法材料去实现它。画面处理会变得主动、生动,艺术性会强化许多,这也是绘画观念的一种呈现方式。

在绘画过程中,传统苏式素描体系要求多是以直线起形,线条、线段、色调也是用规矩的交叉渔网线表现,画物体都是要求分面,而相对于圆形、异形物体的表现较刻版呆滞,对物体质感缺少关注,对“形”的局限性很大,“方法论”限制、束缚了感性思维的直观发散,也缺失了画面多样性表现的活力。当然在现阶段,基础素描还是以现实手法表现为主,画面以全因素训练为宗旨,低年级的要求毕竟不同于高年级的创作性专项素描课。对于“形”的学习掌握,全因素训练反而更好,诸多素描因素都要去调动,去组织,去为“形”服务,在相互制约调整的过程中,磨炼造“形”,才有收获。而高年级的素描要求就会舍弃一些因素,把“形”通过剩下的因素加工提炼,达到强化艺术性及专业性的目标。

(四)学会自己调整大关系

所谓的大关系,也就是画面的整体性调整,包括整体与局部的协调关系,黑白灰的色调关系,形与形的主次节奏关系等。这些在最后阶段所要关注的问题其实都可以自己来研究解决。教师不在身边指导,要学会自己主动思考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把自己的能力挖掘到极致,这样等教师来指导时,就可以传授一些超越你现阶段能力的新问题,而不是重复一些本来自己可以解决的旧毛病。作画中要有清晰的头脑,把自己的旧问题克服,将来在独立创作的过程中,面对画面有整体调整的目标,慢慢学会自我梳理,逐渐找到处理整体的节奏,才会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自我完善,受益终生。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即矛盾又相互制约,调整的目标就是把二者做到和谐统一,相互平衡。首先要有大局观,画画时要常眯着眼睛看画面,这样细节就会模糊,眼睛里看到的就是整体效果。经常起身退后观察也是调整整体的好办法,跟对象反复作比对,回归感性,从气势、动态、情绪、韵律、节奏上找差距,是细节表现力不够还是过于抢镜削弱了整体?是整体太过于空洞概念还是局部处理不够均衡?这些问题都要学会自己思考,理性处理。细节的处理对模特的理解和表现有格外重要的作用,往往情绪特征的传达,就是细节呈现出来的,这些地方要多加注意,在最后的处理阶段要控制到位。整体是靠细节来填充的,细节也要服从于整体,没有整体和没有细节都不是好作品。

黑白灰色调,是光影、体积、空间的直接缔造者。光使物体产生了明暗和色彩,也呈现了它的体积和空间位置。落实在画面上就出现了黑白灰色调的变化,这些色调与边缘线组合形成了一个个完整的“形”,这些“形”之间的关系在最后阶段是需要仔细调整的。我们说重色调不是固有色就是阴影。而阴影的色调处理是根据反光而来的,越是犄角旮旯的地方,说明周围物体遮挡厉害,它就越黑,因为反光漫射不到。“形”的走势坡缓,色调自然就变灰,因为有反光影响。而亮部的变化是靠直射光到达物体的远近程度显现的。黑白灰色调的变化决定了“形”的空间位置,也明确了色调处理的方向。搞清楚了原理,调整起来就轻松许多。

大关系的调整离不开“形”的构成,素描画面是由大大小小、色调不同的“形”组成的,这些“形”承载了构图、解剖、体积、空间包括“像与不像”的任务,它们之间的主次、节奏、强弱控制都要遵循整体的原则,既要明确,又要得当。一味的追求“形”,追求夸张效果而扭曲了对模特的真实感受,会失去画面平衡,反而弄巧成拙。凡事要讲个度,真正的整体是建立在内心,心态平和才能松弛有度,控制得体,画面自然就水到渠成,大气生动。

面对复杂的画面要有整体意识,在变化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变化。在绘画中除了形准、色准外,还要注意把握好“形”的整体性,处理好黑白灰关系的统一,也有助于表现对象的体积感和画面的大关系。

四、结语

由此可见,素描中对“形”的树立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提高,更是对造型意识、观念的重新架构与再提升。强调了“形”的概念后,就会对“形”更加重视,求得更深的理解。这样的思维方式训练,看似是从平面素描基础课开始,其实触类旁通,尤其是立体空间造型研究的专业方向,比如雕塑、公共艺术等专业,可以有更广泛的应用与拓展。“形”是专业的辅助动力,无论是习作训练还是大型创作,掌握了“形”的语言与使用方法,对将来的创作应用有深刻的影响,对专业进阶有着更深远的实际意义,我想这也是各专业方向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标之一吧。

猜你喜欢
色调素描
武汉素描
素描
人物素描
湖光水色调
色调会说话
分离色调与色调曲线
Aliens encounter stories:illusion or imagination
浅谈色调及色调搭配在民宿软装中的情感意义
跟踪导练(一)4
凡·高的早期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