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撬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支点

2018-01-28 18:45
江苏教育 2018年86期
关键词:学问理念过程

“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杠杆原理启示着我们的学科高地建设,那就是精准选点,智慧施力,撬动教学改革和教师发展。而项目建设便是那个支点。学校的项目可以是基于某一领域或背景的课堂改革、课程开发,也可以是基于某一主题的研究活动,还可以是教改进程中某些难题的攻克等。学校确定项目的过程就是学校重点工作、重要问题项目化的过程。项目对接课程改革、学校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通过项目推进,达到解决问题、全面提升教育品质的目的。根据项目实施要求,将相关人员组建成团队,可以是全员参与,也可以是部分教师参加。项目推进过程中,有理念的引领、有实践的指导、有同伴互助,为教师业务素养的提升提供了系列化的课程,形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教师成长域,教师在项目建设中提升业务素养、锤炼品性、锻造师魂。

一、项目,让教师接受理念

项目推进初期,首先需要引导教师理解、接受项目所涉及的理念,让理念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项目实施不偏不倚,直抵目标。这一点,我们在推进初中语文“学问课堂”建设项目和“小先生制”项目时感受颇为深刻。

我校(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初中语文“学问课堂”建设项目是2018年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学问课堂”中的“学问”有三层意思。其一指“学生问题”,这里的“学生问题”是有效先学后产生的问题,是学情的反映,是教学的起点;其二指课堂实践中的“学中问,问中学”,即“学”“问”相融的教学生态;其三指“学会提问”,“学会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必须培养的学习能力。我校在推进这个项目的过程中,首先强化的就是以生为本的学生观,“学问课堂”建设是以生为本学生观的实践表达。又如我们推进“小先生制”,第一步引导教师走近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项目推进初期,我们还引导教师研究“学习金字塔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的学习方式可以掌握90%的学习内容,这与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异曲同工。

“学问课堂”“小先生制”的有关理念,渗透并贯穿于两个项目建设的所有层面和环节,内化为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自然提升教师的业务素养。当然,透彻地理解教育理念还必须通过实践,项目推进必须让理念立足于实践之地。

二、项目,让理念对接实践

项目推进的过程是教师在某一理念的指引下进行局部课程改革的过程。如“学问课堂”建设项目,通过“学”“问”关系重构,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力推“学”“问”并重、“学”“问”融合和以“问”促“学”的教学实践,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的理念,将教学从偏重知识传授,转向重思维训练、智慧开发,指向核心素养培育,实现初中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深度的学习。“学问课堂”建设的这些理念,必须要落实在常规的教研活动中,落实在教师每堂课具体的教学实践上。我校要求备课组常规备课环节有基于“学问课堂”建设的固定内容,集体备课中要交流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寻求课堂上的解决方案,以及课后练习中如何进一步巩固或拓展。教研组、备课组将“学问课堂”建设中的难题作为主题教研的中心问题,重点研究,寻找解决方法。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语文学科团队聚焦学生的“学”与“问”,精选教学内容,活用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课堂呈现“生本化”的良好倾向。由语文学科向其他学科延伸,各科教研组、备课组研讨活动主题鲜明,有重点、有序列,形成不同学科的“学”与“问”策略,带动了整体性“深度学习·思维课堂”的改革。

我校推行的“小先生制”项目,这是一个只有部分教师参加的项目。项目建设初期,我们引导教师走近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理解“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但是这种理念成为教学生产力,还必须落实在教师的教学行为上。学校教科室制定《关于“小先生”学问课堂研发推进计划》,具体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这个计划包括实验班小组的分组安排、实验班的评价体系、每周研讨课的安排等。目前该项目团队的14位教师中,1人获省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第一名,1人获无锡市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无锡市教学新秀称号,2人分别获无锡市教学能手、无锡市学科带头人称号,3人在市级赛课中获得一等奖,另外7位教师也成长迅速,可谓教师成长与项目推进同步。

究其原因,教师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从掌握项目理念的内涵到走向实践运用,科学理念引领教育实践,教育实践又在项目推进中得到优化提升,项目成为教师成长的加油站。

三、项目,让实践凝结特色

教师鲜明的教学个性体现在学科教学上,能自然形成学校的教学特色;反之,一个特色项目也能助力教师形成教学特色。因为项目的理念渗透到了教师的思想行动中,直接或潜移默化地使教师的教学主张与教学行为呈现出鲜明的项目特色。

仍以“学问课堂”项目建设为例。我校在“学问课堂”建设过程中对课堂教学提出“三个坚持”的要求:一是坚持有效先学,先学后问。旨在让学生通过前置学习,形成初始问题。二是坚持问题导学,边学边问。要求教师“问”在教学的源头,从学情出发,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问”在知识的源头,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出发,优化问题设计。三是坚持辨析研讨,学会提问。要求教师组织课堂教学,解惑释疑与自主探究并举,给学生的提问留出空间。“三个坚持”使得我们的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特别注重基于学生问题的导学设计和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这些教学要求也倒逼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提问能力,课堂呈现出问题路径清晰,学生思考有深度、勇于质疑、善于质疑的总体特征,这是基于共同理念的实践凝成的课堂特色,同样也会在教师个体成长上留下印记,成为教师教学特色的一部分。

回看项目建设过程,教师经历了一个从理念到实践,再从实践到形成教学特色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项目的成功推进带来丰硕的实践成果,而成果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跃升。

猜你喜欢
学问理念过程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比多少的学问
“一”的学问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