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视角下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
——以中职组电气安装与维修项目为例

2018-01-29 10:56杨玉杰
江苏教育 2018年68期
关键词:职校校本职业院校

/杨玉杰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企业生产需要开展的以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竞赛活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调动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但是,大赛毕竟是少数人的竞技场,如何将技能大赛的精英培养模式落实到大众化教育之中?校本课程开发则是有效途径之一。

一、中职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澄清的三个问题

关于“课程开发”,在《教育大辞典》中被界定为“旨在使课程的功能适应文化、社会、科学及人际关系需求的持续不断的课程改进活动”[1]。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基于并有效利用其现实条件,以实施国家、地方课程改革方案为背景,以学校教育人员为主体,以满足学生教育需求为轴线,以国定课程、地定课程的校本转化和校定课程开发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学校整体课程开发。[2]笔者认为,中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是中职学校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国家社会的需求,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专家、企业、教师、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开发过程和结果。探讨中职校本课程开发问题,有三个问题需要澄清:为谁开发、谁来开发、如何开发。

(一)校本课程为谁开发

关于校本课程为谁开发,目前有四种认识。第一,为了学校。有的中职校校本课程开发出现了为学校特色建设而被迫进行的现象,虽然实现了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也完成了建设目标,但这一类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学校。第二,为了教师。有些校本课程是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硬性要求或者为了阶段性工作总结由个人完成的,虽说此类校本课程汇集了教师个人的专业智慧,但它的开发是为了教师。第三,为了企业。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校企双方互取所需的结合点也随之增加。比如教学设备供应商或者共建学校实训基地的企业方,这类企业为校企合作的发展付出了很多。然而,部分中职院校和企业为教学设备或者校企合作产品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却成了对应设备或者产品的“说明书”“使用手册”,此时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企业。第四,为了学生。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转化落地,就功能而言,校本课程有利于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然而,校本课程应该有其根本的追求,那就是“学生获得”,其他目的都是建立在这一根本目的之上的。

(二)谁来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经常被误以为校本教材的开发,在这种误会之下,教师主导着校本教材的开发。但是,校本教材只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产物之一,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企业、家长分别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做什么事情、具备什么能力,应该予以明确。课程开发主体难以协同,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三)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根据各自的专业或者学科标准,基于课程哲学和心理学基础,完成相应课程的开发。[3]然而,校本课程开发无法确定一个开发标准,也无法找到一个开发平台,这些给校本课程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即便历经挫折完成了校本课程开发,对应专业的其他院校或其他地区也很难进行有效移植,使得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方法论视角

中职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推进。比如,有的从职业文化或企业文化的角度开发文化类校本课程,有的从满足职业资格标准需求的角度开发技能拓展类校本课程,有的从现有教师技能优势的角度开发优势技能传播类校本课程。在此,笔者提出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方法论视角。

(一)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定位来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位

首先,课程目标的定位。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多受益于技能大赛,经过比赛,他们从一个“新手”逐渐成长为“能手”,甚至是“老手”“巧手”,技能大赛的培养过程实现了“学生获得”。技能大赛所考核的技术相对教学而言应该是更加贴近生产一线的,所引导的方向也应该是更符合市场需求及学生需求的,在这个视角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会增加其可行性。

其次,课程标准的定位。众所周知,引领技术发展的企业内部标准要领先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参与技能大赛的优势企业多把自身的高规格企业标准和技术要求渗透到技能大赛中。结合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将技能大赛的竞赛标准有效转化为校本课程标准,有利于校本课程开发体系的建设和内容的筛选。

最后,课程内容的定位。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是在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引导和监督下由众多学术专家、行业专家、企业专家以及一线技术专家总结出来的,包括了多个典型工作任务,对于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要求更具前沿性和代表性。因此,应当充分地将技能大赛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使其融入具体课程内容,使得校本课程开发更为丰满、更加接地气。

(二)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主体来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然而,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利益的博弈。技能大赛是一个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企业、专家、教师、学生等多方面主体智慧于一体的大型活动,技能大赛项目均是多个主体的协同工作。

传统的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是课程专家或者职能部门,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普适性,但同时削弱了课程目标的针对性,限制了课程内容的适应性。借鉴技能大赛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对于校本课程而言,其开发主体可由学校、教师、学生、专家、家长、企业等多方组成,确保校本课程开发过程和实施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有效弥补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

(三)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资源来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平台

实践证明,校本课程开发失败往往是开发平台的不稳定所致。就国内而言,技能大赛所提供的设备平台为校本课程开发增加了硬件上的稳定性和评价机制上的一致性,各院校参与其中的过程也会生成不同的大赛资源和课程资源,无形中为校本课程开发增强了后期支撑。

浇水时掌握五浇五不浇,即晴天浇水,阴天不浇水;上午浇水,下午不浇水;浇温水,不浇冷水;膜下浇暗水,不浇明水;要浇轻水,不浇大水,并注意浇水后放风排湿。

与此同时,技能大赛为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连接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企业会针对所提供的硬件平台积极参与技能大赛的资源开发;而这些资源同样适用于同一平台的校本课程开发,一方面可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强有力的资源库支持,另一方面可将企业的生产技术和技术规范引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

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视角下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策略

以下以中职组电气安装与维修项目为例,进一步分析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策略。

(一)以技能大赛的职业岗位群强化课程开发主体

中职组电气安装与维修项目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包含:维修电工、电气设备安装工、常用电机检修工、变电设备安装工、电梯安装维修工、电气值班员、电气操作工、电气设备维修工、车辆检修工、电气控制程序员等。本赛项的岗位适应性要求非常高。因此,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可以重点选择相关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组成由课程专家、学校领导、教师、企业家、行业专家、家长共同组成的课程开发管理小组。

(二)将技能大赛规范要求融入课程开发的依据

技能大赛规范的依据是国家的规范标准文件,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可以对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比如电源配电盘是该项目一个非常基础和重要的考核内容,它对应的是维修电工初级考核的内容。项目内容中的图形符号和技术规范均依照国家规范设置,同时该赛项专家组还公布了《电气安装与维修技术规范》,更为详尽地描述了生产一线的关键性技术要求,较之国家相关规范更适合中职学生的课程需求。比如对于常规压接导线,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对技术规范的描述是“压接导线要求牢固、不漏铜”,但是在《电气安装与维修技术规范》中会尽量进行数字化描述:“压接导线要求牢固,直接压接导线剥削长度小于或者等于8mm,接线耳压接导线剥削长度小于或者等于2cm,且压接方向一致,如两根导线同时压接于一颗螺钉下,需两侧平衡压接。”可见,技能大赛的这种规范要求更加具体、形象,可操作性也更强,将其融入课程开发的依据,会使校本课程开发走向标准化。

(三)将技能大赛考核内容转化为校本课程内容

技能大赛的命题源于各行业技术人员的生产实践,竞赛任务书的取材侧重工艺的先进性、彰显加工制造业的前沿性、突出项目任务的典型性。本赛项涵盖智能数据采集与显示及通讯单元,照明电路,动力电路(含PLC、变频器、触摸屏自动控制),室内弱电电路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机床电路或电动机控制电路维修等职业岗位日常工作任务,涉及电动机控制电路维修的核心能力和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梳理2011—2016年的国赛题目,再将其整合应用到机电类专业一体化实训课程中,可将技能大赛考核内容较好地转化为校本课程内容。

纵观六年的国赛题目,主要考核知识点包括三相电度表的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及其应用、触摸屏使用、变频器使用、步进或伺服电动机模块的使用、机床电路电动机控制电路维修等。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应当紧密地贴合该赛项的考查点,梳理赛题的技能知识点,细化为项目任务编写在《电气安装与维修》校本教材中。它们分别是“电源配电盘的安装与调试、照明配电盘的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箱的安装与调试、机床故障的检修、照明线路的安装”等内容。这些课程内容相对而言更为贴近实际,系统性、针对性更强。

(四)将技能大赛考核评价方式转化为校本课程评价

建立校中赛机制,组织该项目校级技能大赛,由企业专家、家长、教师作为评委对学生进行全程记录、打分,将不同主体所反馈的信息及时汇总,调整校本课程相关内容。

(五)将技能大赛优势转化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

1.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而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方法论视角的校本课程开发必然离不开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稳定开展以及常规运转。电气安装与维修赛项从2010年到2017年共组织了6次国家级技能大赛,而天津市教委已经连续8年举办该赛项。众多学生因为技能大赛收获了不曾想过的荣耀,有的升至大学深造,有的直接晋升为教练,这些激励制度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制度保障。

2.财力、物力保障。

近几届电气安装与维修比赛中,每届都有90多个队参赛,是全国竞赛规模最大的赛项之一。本赛项平台设备技术成熟,性能可靠,普及率高,目前在全国中职学校的拥有量已超过8000台套。这种大赛设备平台的规模保证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硬件基础,反映了国家为各级学校提供的强有力的财力和物力支持,同时也解决了大赛设备闲置的问题。

3.人力保障。

该赛项成为普适性赛项,为竞赛资源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校际合作开发课程资源。比如天津市南洋工业学校作为该赛项多年的主办方,在天津市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国家大赛资源转化”大课题之下申报立项了“电气安装与维修赛项资源转化”课题。这种校际合作开发课程资源的做法,不仅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互相切磋、合作,更有利于管理者课程领导能力的提升,增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人力保障。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中职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方法虽然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特别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如何转化、企业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校本课程开发机制的健全等。

猜你喜欢
职校校本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基于信息化背景的职校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