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阐年谱

2018-02-04 14:31严敦杰遗著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18年4期

严敦杰 遗著

明崇祯元年戊辰(1628),一岁。

是年六月二十三日(公历1628年7月23日)王锡阐生于吴江震泽(见《松陵文录》卷十六,王济,“王晓庵先生墓志”)。康熙二十四年(1685)修《吴江县志》卷十三隐逸 :“王锡阐字肇敏,别号寅旭,天资精微,博涉百家,识悟超绝,尤多深湛之思。”

王晓庵先生墓志(王济) :

先生姓王氏,名锡阐,字寅旭,号晓庵。宋臞庵先生份后也,份孙栗,自雪滩迁麻溪;元时,有三处士者,自以先世宋臣,隐不仕。郑所南贻以诗,有云 :“唯此王氏居,世为大宋土。”即先生九世祖也。六传至曾祖宪臣,赘于蒋,始为震泽人。祖图,父培真,母庄氏。其从父培恒,即世所称靖逸先生也,无子,以先生嗣。先生生而颖异,甲申之变,发愤欲死者再,投河会有救者,不死;绝粒七日,又不死。父母强持之,不得已,乃复食。遂弃制举业,专力于学,排异端,斥良知,直以濂、洛、洙、泗为己任,尤嗜天文历数家言。自西人利玛窦立法自谓密于中历,人莫能窥,先生独抉其篱而披其郤。所著有《晓庵历法》《大统历启蒙》《历说》《汉初日食辨》《圜解》《三辰仪晷》等书。诗古文不多作,门人姚汝鼐编次之,得若干首。《续唐书》则修而未竟,《明史十表》稿佚其半,音学则有《订定字母原始》若干言。先生瘦面露齿,衣敝衣,履决踵;性落落无所合,叩以学,滔滔如决江河;与人交,利害无所避,足不入城市。而尝衣僧衣,走武林,叩济于狱,时守卫甚严,先生不顾也。享年五十有五,生于崇祯戊辰六月二十三日,卒于康熙壬戌九月十八日,无子,癸亥从嗣母吴太君葬于镇西圩。门人有欲为先生私谥者,济曰 :“私谥非古也,先生亦不以谥为重轻。”因忆顾亭林先生赠诗有云 :“白云满江天,高士今何处。”遂题曰高士王晓庵先生之墓,更书以纳诸幽,俾后之人知为先生墓,禁樵采焉。

康熙二十四年(1685)修《吴江县志》卷十三“隐逸” :“初得西人历书,人皆莫解,锡阐昼夜研穷,遂通其说。自是历学洞彻,以中历西历互有短长,作《历说》五篇、《历学启蒙》二卷;又自出新意,作《历法》一书,以其法测日月交食,颇精于旧;又作《三辰仪晷》、《圜形解》、《左旋问答》诸书,论天体星度及勾股割圆之术,多前人所未发。每自叹为绝学,有从受其书,未几厌倦罢去,竟不能传也。性孤介,与俗龃龉,危冠阔步,不顾讪笑。然外刚内和,大节皎然,守道固穷,之死不悔,诗文沈古峭厉,如其为人。年五十(五)卒,无子。”

王锡阐又字昭冥,见潘柽章(1626~1663)《观物草庐焚余稿》。

按王济,即王锡阐妹夫,见纪磊、沈眉寿《震泽镇志》云 :“王济字日鳞,本姓庄,陆溪人,年十三为诸生,聘王锡阐女弟锡蕙,未婚,以家祸戍沈阳,及归,隐洞庭翠峰寺。后赘锡阐家,遂从其姓。旋徙烂溪,潜心正学,于身心性命颇有所得,卒年五十二。著《半砚斋诗文集》。锡蕙字树百,性淑敏,得兄锡阐指授,通历算勾股法。庄氏祸作,屡求死,母吴护之得免,后归于济。有《唱随集》五卷。”

清顺治元年甲申(1644),十七岁。

王济撰墓志 :“甲申之变,发愤欲死者再。”

自称 :天同一生传 :“天同一生者,帝休氏之民也。治《诗》《易》《春秋》,明律历象数,学无师授,自通大义,与人相见,终日缄默,若与论今古,则纵横不穷,家贫不能多得书,得亦不尽读,读亦不尽忆,间有会意,即大喜雀跃,往往尔汝古人。所为诗文,不必求工,率意而出,意尽而止。或疑其有所讽刺,然生置身物外,与人无迕,吾亦何容深求。帝休氏衰,乃隐处海曲,冬絺夏褐,日中未爨,意泊如也。惟好适野,恨然南望,辄至悲欷,人咸目为狂生,生曰我所病者未能狂耳。因自命希狂,号天同一生,天同一生云者不知所指,或曰即庄周齐物之意,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按此为自传,盖有所指也。其中“帝休氏衰”一段实指甲申之变。

清顺治二年乙酉(1645),十八岁。

自称 :“仆吴越之鄙人也,自乙酉以后,闭户绝人事者二十年。”(贻青州薛仪父凤祚书。)

清顺治六年己丑(1649),二十二岁。

《诗集》卷二有“己丑除夕”诗。

清顺治十五年戊戌(1658),三十一岁。

《历说》五篇,成。按《历说》第五篇论金星高有云 :“距今戊戌七十三年,……”云云,知于是年或次年完成《历说》五篇。

清康熙二年癸卯(1663),三十六岁。

自序《历法》六篇 :“余故兼采中西,去其疵类,参以己意,著《历法》六篇[注]按此书现存,即刊于《木犀轩丛书》之《晓庵历法》也。,会通若干事,考正若干事,表明若干事,增葺若干事,立法若干事,旧法虽舛而未可遽废者两存之,理虽可知而非上下千年不得其数者阙之,虽得其数而远引古测未经目信者别见补遗,而正文仍袭其故,为目百几十有几,为文万有千言,非敢妄云窥其堂奥,庶几初学之津梁也。……昭阳单阏菊花开日晓庵王锡阐寅旭父序。”

又撰《历策》一篇,《历策》内称 :“是以辛丑腊月晦辰新法非朔而谓朔,癸卯七月望食新法当既而不既。其为讹谬,昭然共见,不可掩也。”知在癸卯年或此年之后。

是年王锡阐挚友潘柽章(1626~1663)、吴炎(1624~1663)俱以庄廷鑨文字狱牵连,弃世。

吴炎、潘柽章《今乐府》,吴炎序 :“其和余两人者,家叔父南村先生,王子寅旭也。寅旭又助余两人为史,所作《十表》,皆出其手。家叔父及寅旭,尤恶名。”为史的史即《明史记》也。

《震泽县志》卷三十八,旧事,惊隐诗社 :“王锡阐兆敏,潘柽章力田,以上并见‘中秋对月寄怀同社’诗。”《诗集》卷二有“挽潘、吴二节士”诗,潘指力田,吴指赤溟。又有“弼教坊二首”潘、吴二节士绝命处,当亦指此。

《诗集》卷二又有《赠翁季霖索观〈震泽新编〉》,原诗不系年月,姑系是年。(同卷有《挽潘、吴二节士》之故。)又《同梅隐、力田访桓奏途中联句》诗中有梅隐、力田、寅旭等人诗句,梅隐即范梅隐,力田为潘柽章,寅旭为王锡阐本人,桓奏名继武,姓叶,各人皆惊隐社中人氏。潘柽章有《观物草庐焚余稿》二册,有纫芳宧写本,其中引有王锡阐的有 :

春江行和昭冥。

寒夜同雪樵、东篱、南村、桓奏、不远、寅旭集机高蓬莱阁各赋长句为乐。

春郊村居二首,第一首注“今岁昭冥馆于予家,故云。”

同赤溟、昭溟访南村,舟中分韵得家字。

对雨同耘野、寅旭赋。

雨中牡丹同匡庐、晓庵作。

怀友诗十九首。范梅隐、沈雪樵、周其凝(悼亡)、吴东篱、叶桓奏、吴匡庐、金宁武、徐介白、周闇昭、颜雪臞、吴南村、□□□、周机高、戴则之、朱载阳、顾樵水、朱长孺、王寅旭、吴南山。“王生早岁气森森,已向吟余倣易林。特书尔自编年月,差法谁当冠古今。南陆天犹缠故道,北辰□不背初心。算来《大统》原无忒,共拟金台看岁祲。(□□□□历)”

花朝社集,同长孺、南村、闇昭、茂伦、赤溟、昭冥、机高、樵水、其凝分得潜字。(此云社集当即惊隐社诗集也。)

吴炎字赤溟,吴江人。

《吴赤溟先生文集》内有祭秦孺人文,有称 :“予甫髫而得交力田,力田少予二龄。”故知吴炎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

《吴赤溟先生文集》附卷有王锡阐广宁城,潘柽章妻绝命处诗一首,中有“遗腹有儿转自殇”句。又清汪曰桢(1812~1881)修《南浔镇志》卷三十八志余引《蝇须馆诗话》云 :“庄氏史案之波及潘、吴二子者,实非应得之罪,百余年来其著述遗闻,半归湮没,唯王晓庵先生诗文集中尚龂龂不置,真可谓历岁寒而不渝者也。古诗中齐化门一首,注赤民夫人绝命处……。据二诗则吴妻先处极刑,而潘妇以有遗腹遣戍辽左。”

又《文集》卷二与“吕仁左书” :“不佞自版荡以来,三十年所惟癸卯一至,与彼中人眉目蹔向,语言乍接,震骇惶怖,唯恐去之不速。”此云版荡指顺治元年(1644)甲申之变,癸卯指康熙二年(1663)。

清康熙六年丁未(1667),四十岁。

是年“疆梧协洽,费布衣佩三为其母丁太君七袠,征余言为寿,……越十年,太君行年八十,又以为请,余适有沈痼之疾,未之答。明年春稍能握管,钦贤母之风与吾友之诚,勉应其所求。”

清康熙七年戊申(1668),四十一岁。

是年八月上弦有贻青州薛仪父凤祚(1600~1680)书,称“去春(1667)敝友顾宁人(1613~1682)盛陈先生东州宿望,学无不窥,尤邃天官家言。……先生所有占候、推步、制器之书,肯从便鸿附宁翁处,惠教百一,俾远方之人得以私淑高贤,当感铭于无穷矣”。

清康熙八年己酉(1669),四十二岁。

吕留良(1629~1683)《真腊凝寒集》有“同商隐、寅旭自邵湾步至万苍山楼”诗,后吕留良自题称 :“是年置闰,新旧二历不同,一在己酉之终,一在庚戌之始。子因偕诸老入山自行岁事,故以是名其集云。”(大统历是年闰十二月。)[注]王学成按 :此乃吕留良弟子严鸿逵《释略》之文,非吕留良自题。

清康熙九年庚戌(1670),四十三岁。

吕留良《真腊凝寒集》有次韵酬寅旭诗。(庚戌二月。)“亮节传经大十空,《太玄》奇字笑扬雄。牙筹入手星还聚,铜表随身日再中。两月湖山青眼客,廿年兵革白头翁。登台论《易》吾何敢,避席听君说大风。”注 :“寅旭苦节,似郑所南。《心史》中有‘大空无工’之语,‘宋’字櫽括也。传经师其志也。又好作奇字,寻常书尺往返必为虫鸟形,故有‘奇字笑扬雄’之句。又精历算,故三四句及之。末二句见推尊之意。‘论《易》’,伊川、横渠事;‘说大风’,濂溪、王拱辰事。原诗必有用说《易》事相推者,故答之如此。”[注]王学成按 :此注亦严鸿逵《释略》之文。按“两月湖山青眼客”,指王锡阐与吕留良相叙有两月之久。

张履祥(1611~1674)《杨园先生全集》卷一有“同赵二入山访何商隐、王寅旭、吕用晦(庚戌)”诗。

清康熙十年辛亥(1671),四十四岁。

是年王锡阐有书致顾炎武,顾有《太原寄王高士锡阐》诗。(见《亭林诗集》卷四。)诗云 :“游子一去家,十年愁不见。愁如汾水东,不到吴江岸。异地各荣衰,何繇共言宴。忽睹子纲书,欣然一称善。(王君尺牍,多作篆书。)知交尽四海,岂必无英彦。贵此金石情,出处同一贯。太行冰雪积,沙塞飞蓬转。何能久不老,坐看人间换。惟有方寸心,不与元鬒变。”

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四十五岁。

是年有答四明万充宗斯大(1633~1683)书中有云 :“法有法中之理,数有数中之理。法中之理,《大统》所失甚微……数中之理,西人所得优于《大统》。”(末题玄黓困敦中秋戊子日锡阐再拜。)又云 :“足下亲炙梨洲(1610~1695),嗜古多闻,必能推阐法数,以为将来治历明时之助。仆亦略有撰述,倘得执觚从事,窃附唐邓之末,亦云幸矣。”按 :据此书又知王锡阐从万斯大得《崇祯历书》各历表。又云 :“荧惑填星二表缴上,荧惑无次均表,岂偶未之录耶,抑本无其书耶?纬度、升度、伏见、凌犯诸表,不知何日可得此书,虽有牴牾,然佳处不少,况欲备此一种正复不可阙耳。五纬表查法,仆手自简封,不知何由致误,谨以所钞奉览,万一尚有所失,乞以篇目示下,仆或能以意见补入也。”知王锡阐又撰有五纬表查法。《五星行度解》当撰于癸丑年之前,兹系此年。

清康熙十二年癸丑(1673),四十六岁。

是年七月先生及门沈瞻伯令望,从弟王锡纶言如,问日月左右旋,为问答一卷。题昭阳赤奋若七月令望记。

是年八月戊戌朔(公历1673年9月11日)有答朱长孺鹤龄(1606~1683)书,亦论古经解中日月左右旋事。书云 :“七月二十日(公历1673年8月31日)接手书,欲以诸经疑义相质。兄翁所疑,必非寻常文理,恨以一水之隔,不获往复商榷,以尽高深。幸蒙垂教,敢不竭其愚见。窃思六经微义,程朱胡蔡已集大成,然而辞平旨奥,学者无能笃信深思,往往摭其弃余,藏其什袭,甚或建旗鸣鼓争为雄长,兄翁万一遇其人,闻其语,见其书,得无笑其蚍蜉撼大树不自量耶!弟故尝愿同志求经于传注之内,毋疑经于传注之外也。日月左右旋一条,《诗传》与《书传》不同,而紫阳平日常右蔡说,圣人无我于此益见。《语类》又记有言蔡氏历学之非者,朱子答以必能步历如蔡氏而后可以论蔡氏之是非,此语至公。可知朱子于术有未习而无所偏执也。许说颇当,但虚理胜而实数少,不能铢分缕析以破诸家之惑耳。夫历书之学,最繁最颐(赜),其理隐深,其数纠结,卤莽争投,益滋纷乱,欲求画一,正须如剥葱笋,层层剥去,勘究到底,必有真是真非,可以共见共闻。弟于此学,学之二十余年,甫得望见藩篱,尚未识其门墙,何况堂陛,何况阃奥。然而习之既久,甘苦自知。问答一章乃门人沈瞻伯及从弟言如所记,未及删润为文,草本奉览,唯兄翁教之。茂伦久不见,乞道相念之意不尽。”茂伦指顾茂伦,字有孝,亦为惊隐社社友,有《闲情集》。

是年(癸丑)冬张履祥有与王寅旭书。(《杨园先生全集》卷六。)

是年还撰有《耕者毕肇英字序》。见《文集》卷一。

清康熙十六年丁巳(1677),五十岁。

《诗集》卷二 :“怀次耕(1646~1708)二首”第二首 :“丁巳病中,时蒙周急,然次耕亦有困乏,故云。”(原文系“拾橡无忘饷故人”的注文。)

是年还有《先叔母张氏孺人行述》一文见《文集》卷三,云 :“疆梧大荒落,律中黄钟己亥,再从子锡阐谨述。”又同集有《祭叔母张孺人》一文,亦云 :“维疆梧大荒落,孟冬甲辰朔,二十一日甲子从祖叔母张孺人卒于内寝,再从子锡阐以痼病不得亲襚敛之事。”

清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五十一岁。

《文集》卷一是年有《费母丁孺人八十寿序》一文。(参见康熙六年丁未条。)

是年冬,父病卒,于屠维协洽致顾亭林信中云 :“仆自去冬失怙,侮辱荐加,几不自存,然立志之初已早虑及,此沟壑鼎镬皆意中事,但瞻乌未止,意似悬旌,犹喜天人可鉴,必不终于梦梦也。”

清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五十二岁。

是年除夕,有诗记之,见《诗集》卷二。

清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五十三岁。

顾炎武《亭林诗集》卷五,“送李生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上章涒滩” :“华山五粒松,寄向江东去,白云满江天,高士今何处。忆昔过湖滨,行吟两故人,潜龙犹在水,别鹤已来秦。”李生指李云霑。

《诗集》卷二有《庚申元旦》诗一首。

是年又有《题〈黾勉园稿〉》一文,题作“上章涒滩菊花开日晓庵主人书”。

是年又有《答潘次耕书上章涒滩》一通,云 :“《十表》向系弟手笔,病中同诸钞本尽为妄人窃去,觉而赎之,仅得《皇极祝氏钤》六册,余皆不可复问矣。……弟与观物各著一卷,已没于观物草堂,兄故知之。拙作《历法》六篇,为门人宋德交携之闽中,不知知交中或尚录得否?《历说》每写一通,辄为人持去,云高处有之,兄自索之可也。弟于此学尚未窥其籓篱,吴志老(志伊名任臣),精深博洽,历志可谓得人,次耕舍庭燎而问萤光,何其倒置若是邪。”观物与观物草堂皆指潘柽章力田(1626~1663),系次耕昆仲辈,早卒,见上康熙二年条,有《观物草庐焚余稿》二册行于世。

采芳使君当卒于是年秋(见下年《答顾炎武书》),采芳使君盖王锡阐之内子也。见《文集》卷一,《采芳使君传》。

清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五十四岁。

是年有《推步交朔》序,称 :“年齿渐迈,血气早衰,聪明不及于前时,而黾黾孳孳几有一得,不自知其智力之不逮也。……重光作噩七月既望书于困亨斋。”

又撰《测日小记》序,亦记“重光作噩仲秋辛巳朔,食法具五种,算宗三家。……而求其纤微无爽者卒未之睹也。”

是年又有《烂溪陆氏族谱》序,题重光作噩荷花开日困亨斋王某序。

又同日序《曹村沈氏族谱》。

又致潘次耕小简(重光作噩) :“祸及先慈,病终皋庑上,累知己跼天蹐地,无有涯涘,复蒙不弃,手书惠慰。”

是年又有《答徐圃臣书》,圃臣名发,乃敬可(徐善)之昆仲辈也。书云 :“昨蒙不弃,以《天元历理》督其卒业,幸甚幸甚。窃思古来立言之家,异派殊流,此是彼非,莫可强合,然而一书之内必期脉络联贯,理数符合,不可自相违异,以启后人指摘之端,与其行世而为识者所讥,不若知交之中详悉讨论先求画一,请直言无隐,望圃兄勿以为责也。……按 :今重光作噩天正冬至日躔赤道箕四度初,……自今上溯秦始二十六年上章执徐(庚辰)一千九百一年,岁差三十度六十四分强。……弟孳孳相勖者非能教吾兄左支右屈,但愿吾兄百发不止耳。”此盖批评《天元历理》写法不当。

又王锡阐著《圜解》一书,故亦系是年。

梅文鼎《勿庵历算书目》(1702) :“《王寅旭书补注》,吴江王寅旭先生锡阐,深明历术,著撰极富。初太史潘稼堂先生为鼎称述之,己巳(1689)入都,始从嘉禾徐敬可善钞得其《圜解》一册,为之订其缺误。”

王锡阐《圜解》的发现[注]见拙撰《明清数学史》稿本。:

王锡阐字寅旭,号晓庵,又号昭冥、肇敏,江苏吴江人,为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天文学家及数学家。他的著作已刻的有《晓庵遗书》(木犀轩丛书)和《晓庵先生诗文集》(张生洲少渊编辑,俞钟岳觉斋校刊本)。其他著述,散佚很多,本文讨论的就是他的数学著述《圜解》一书。

现在所知,已有的王锡阐传记中,都提到他著有《圜解》,圜解一作圆解,清初梅文鼎的《绩学堂文钞》卷二有一篇《圆解》序,据这序知道王锡阐著此书是为答徐善的所问而写成的。徐善把这书给梅看,梅抄录了一份,梅序说 :“《圆解》十二章,吴江王寅旭先生锡阐作也。寅旭深于历算之学,此其一斑耳。余得此本于檇李徐善敬可,敬可与寅旭友,尝有所问,作此告之,仍有割圆图如扇面者一纸,行笥偶逸,惟存此本。……惜其书尚有未竟,而其中章次颇为钞录者所乱,因稍为更定,并订补其论之所遗及字句之讹凡十余处,以质之敬可。”梅文鼎写这篇序在康熙庚午年(1690),这年梅、徐都在北京,同年徐善南归,次年徐善去世。到康熙四十三年(1704),梅文鼎又在张雍敬处看到这书,而这书上多了徐善的一篇序。《绩学堂文钞》卷五有一篇《书徐敬可圜解序后》。徐善序的内容不知。但据梅文鼎说 :“忆庚午人日钞得王寅旭先生《圜解》中有错简,而无今序。”“按序敬可自题建子月,又言其年遇潘稼堂京邸复得此书。”是徐善的序是在北京写的,只是徐把王著给梅看时,没有给梅看他自己写的序文。

从此知道,《圜解》有两个本子,一是原稿本,由张雍敬藏,一是梅文鼎的手抄本。(此外尚有施国祁钞本,又有焦循钞本,“钞录施钞本”两种。)焦循《里堂道听录》卷三十八,《圜解》 :“王寅旭《晓庵遗书》第二册,首列句股割圜之术,施国祁云此篇即潘集所云《圜解》者,惜绘图已亡,或更疑有错简,不敢增损一字,今依施所录录之。”

梅文鼎《绩学堂文钞》卷五,《书徐敬可〈圜解〉序后》 :“忆庚午(1690)人日钞得王寅旭先生《圜解》中有错简而无今序,于是敬可方南归,拉予同行,多方劝驾,其意欲为寅旭历书补作图注,以发其深湛之思,且曰此事非先生不能为,盖即今序所称诸弧相推之故,皆举捷法,初未明言其所以然,人骤读之,不能解者也。时余入都未久,欲稍需之,属有他务,遂不果。逮明年,得黄俞邰太史书,则敬可亦溘然逝矣,伤哉!按 :序敬可自题建子月,又言其年遇潘稼堂京邸复得此书,则作序应在是时,岂敬可所藏原稿反未入此序耶?余尝谓近代知中西历法,而自有特解三家,南则王寅旭、揭子宣,北则薛仪甫,当特为之表章,而稼堂尤拳拳,欲余至吴江共雠寅旭书,以寿梨枣,驰书相要约,而余适去闽。比己卯(1699)冬,归舟相造请,则稼堂游屐远在罗浮,何相需之殷、相遇之疏也。长公文虎出其家书目,有余所未见寅旭书数种。又知王有女弟甚贤淑,颇能收藏遗帙,倘天假之便,能及稼堂酬此夙诺,即敬可亦当愉快于九原,而余老病终未知后此何如耳。虽然作者之精神不没,珠光剑气,出必有时,且安知后世遂无子云也。敬可归后,余既尝序此书,阅十有二年,乃于嘉禾友人张简庵处得今序,而今有数年矣。日月易迈,有感于友朋生死之谊,聊记其略。康熙甲申(1704)重阳后五日,勿庵老人书于天雄署斋之八柏轩,时年七十有二。”

梅文鼎《绩学堂文钞》卷一“与潘稼堂书” :“……又承惠寄晓闇历法,虽片羽不足以尽吉光,然其测食之法,诚有出于旧术之外,即此已足垂诸千古。……王书自承惠寄所钞外惟于亡友徐敬可行笈获见《圆解》一帙,及《历论》八篇而已。《圆解》似是随手写成,业已稍为订补,《历论》颇有精语。”

潘耒《遂初堂集》卷五“与梅定九书” :“寅旭《圜解》虽本《大测》,而两弦相因两弧损益等,殊多心得,理深词简,知之者希,得大文二首为之表章,兼有意补作图注,俾成完书,何幸如之。近复得其《五星行度解》一卷,谓土木火三星皆左旋,五纬皆在日天之内,说甚创辟,果如其说则历术大关键也。”又书 :“向从敬可处抄得寅旭《历说》,其第一篇云系力田先生手稿,不知遗笔中尚有及此者乎,谨以奉询,抄《历说》并得《圜解》,见其颇多脱误,比即为之详较,而附以序。近又抄得敬可原序,而书其后,今录二稿请正,文不足采,聊以见服膺之有素。”[注]王学成按 :此“又书”札见于国图藏乾隆抄本《晓菴遗书》附录部分,据其前后文,知此札实为梅文鼎致潘耒者。

是年孟春答潘云从书(见下)。

是年水月庵建毕,王锡阐有文记之(《文集》卷一)。

跋晓闇先生答潘稼堂小简手迹后 陈去病

“右简手迹,都八行,今见之同邑沈廷镛家,中所云‘云老’者,潘云从也。时将之官西蜀,特介次耕敦聘先生,以训教其子,而先生虑且偕赴任所,故辞之独坚。厥后云从留子于家,务以相托,由是先生允之。于是月之杪,就潘氏之席,观先生集中答潘云从书可证也。(书云 :春孟接手教,自暌荒陋,即以数行奉覆,嗣得次耕书谕以不必随任。又云 :已于三月之杪,抗颜师席。)又是书有月日而无年岁,考王集有上章涒滩致亭林两书,其一系云从持去,(书云 :兹因云从潘子之蜀,附候动止。)其一以既足南归,(姓李名云霑,亭林弟子。)特作报谢。(书云 :六月下旬,敝里潘翁之蜀,一缄附候。又云 :七月景午既足兄南来,颁手教。)案 :所谓上章涒滩者,庚申岁也。是岁亭林年六十八,在关中,因送马右实丧出关,由是既足遂附之还。(在是年五月,见亭林年谱。)亭林集有送李生云霑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诗正是时也。然则准是以推,先生此简所谓三月丁酉清明日者,其为庚申之岁,勿庸疑矣。”

是岁答顾炎武书中有云 :“仆去年春丧家侄,秋丁内艰,冬复丧弟,骨肉略尽。今岁三月以来,喘疾日作,不复能作劳心事,恐一旦不讳,继嗣未立,学术无传,未免遗恨耳。”

又答潘次耕书云 :“某顿首,次耕足下,别三十余月其间变故一何多也。丧偶之戚与仆虽同,而失路之悲在足下特甚矣。去年夏间,得酉岁腊杪手教,知道谊日深,旅邸无恙,喜甚慰甚。然私有所疑,不能缄口不以复诸左右。发书之日闰月望日也,而除夕雅吟,已在简端,日月参错,所未喻者一也。次耕嗜古好奇,壮游之后,虑必更进,三复来书,清新骈丽之音胜,纵横博大之气衰,所未喻者二也。执经石翁之门,可谓能自得师,玉峰史学,赖有传人,窃为两君庆之。若夫子云伯喈不足当尊师之一吷,侯芭王粲亦非贤者所自安,引喻及此,期至于此而已邪,或第求工于词而不暇问其人乎,所未喻者三也。”又云 :“石翁尊师,不及别启,乞以近履示我,薛仪父书想寄到,不知作何答语,肯以秘书奇器赐教一二耶!《天文实用》、《五纬表》二种,燕市或尚可觅,伏惟留意,南氏辛亥七政乞买一本寄来,恐与汤氏所推,微有异同,亦考验是非之一端也。”

清康熙二十一年壬戌(1682),五十五岁。

是年九月十八日(公历1682年10月18日)王锡阐卒。

是年仲春既望三日有《黄贞妇四十序》一文见《文集》卷一。

又跋晓庵先生致潘稼堂手简真迹后 陈去病

予既考定晓庵先生致次耕小简,越日复得一简,都四纸,遂核之文集,竟未之见,(案 :集中致次耕札大小凡五通。)而书且言孟夏两启未报,乃知先生手简之遗佚者夥矣。集故有榷言十三则寄次耕,而是书有“兀坐困亨斋,了无一得,偶有疑事十余,无可商榷,录呈知己”之语,然则彼所记十三则者,其为此书之媵无疑矣。至谓欲杀之心,至今未息,而欲以救援望之次耕者,盖先生自国亡后,复遭家变,外侮内难,相逼而来(案 :集有辛亥与次耕书,已言家庭之间,不能和辑,外侮内难,相视而起。[注]此原集未题“辛亥”字样。),先生身处臬兀之中,几不自保(案 :集屠维协洽答亭林书云 :仆自去冬失怙,侮辱荐交,几不自存,然立志之初已早虑及,此沟壑鼎镬皆意中事。),其致亭林书所谓“沟壑鼎镬,皆意中事”,正此事耳。若夫次耕当日,则方以布衣举鸿博,授检讨,入词林,修《明史》,诩诩然鸣其得意,而先生独与亭林顾氏以遗民逸老,耿念其兄力思之冤,心焉非之,谓如次耕者即不腐心切齿(案 :集中上章涒滩与亭林书有云 :两君之遗憾虑亦先生所切齿腐心者也。),亦当隐居终身,何图一旦靦颜失节,屈身雠仇,背友于而悖大道,唾忠告而慕浮崇荣,其违于中行,不亦远乎。以故每致书,两先生必极意规讽,罕譬曲谕,务达其本衷而后已。审于简末观物草堂交情恻恻数语,而贤者之所以惓惓友朋者,略可知矣(亭林集有寄次耕书及诗,《困亨斋集》亦然,皆极规讽。)。惜也飞蛾投炬,非剔拨而不回;象齿焚身,必奏刀而始悟。次耕亦然,以平生肺腑骨肉之爱,极针砭药石之语,而不遽返,卒致垂翅铩羽,投老荒江,然后栖息遂初之堂。回思良朋往训,而先生逝矣。乌虖,不几晚乎!雷雨既过,清风大来,展卷诵此,不觉悽怆,爰伸高谊,跋之左方[注]见《国学季刊》一卷三期,120~121页,一九二三年九月。王学成按 :《国粹学报》1905年第一卷第七期亦载此文。“耿念其兄力思之冤”句,“思”,《国粹学报》本作“田”。。

王锡阐著述目

《历法》三卷,《赤道次舍》一卷,《历策》一卷,《历说》一卷,《日月左右旋问答》,《五星行度解》一卷,《推步交朔》一卷,附《辛丑历辨》一卷。清王锡阐撰,附卷清潘柽章撰,清抄本二册。

《历法》二十四种,清王锡阐撰,清抄本三册。

子目 :

《太阳盈缩立成》一卷。

《太阳迟疾立成》一卷。

《黄赤道率附月离》一卷。

《冬夏二至太阳行度》一卷。

《月离转定度立成》一卷。

《月离转积度立成》一卷。

《月离闰日转积度立成》一卷。

《五星立成》一卷。

《五星段目立成》一卷。

《五星伏见差度立成》一卷。

《五星细行捷法》一卷。

《七政捷法立成》一卷。

《四余立成》一卷。

《四余交宫》一卷。

《四余捷法立成》一卷。

《赤道积度宿次钤》一卷。

《赤道交宿度分》一卷。

《赤道十二宫次宿度钤》一卷。

《黄道度积度宿次钤》一卷。

《黄道各宿度分》一卷。

《算黄道十二宫次宿度钤》一卷。

《定日钤》一卷。

《定时刻钤》一卷。

《日食南北里差立成》一卷。

《大统历法启蒙》。清王锡阐撰,清抄本一册。

《大统历法启蒙》五卷及补遗。清王锡阐撰,清抄本(有朱校),四册。

《王晓闇先生遗书补编》一卷。清王锡阐撰,清光绪十九年(1893)德化李氏木犀轩抄本一册。

以上见北京大学藏李氏书目。

《晓庵先生遗书》。有“荭谷”印,吴江王锡阐寅旭著(一字昭冥),秀水后学盛百二秦川辑。

《历说》一卷;《历策》;《五星行度解》一卷;《日月左右旋问答》;贻薛仪父书;答万充宗书;答徐圃臣书;答朱长孺书;《历法》六卷;《推步交会》;《测日小记》一卷;《三辰晷志》一卷;《(丁未)历稿》;《圜解》一卷;《大统历法启蒙》;《西域历法启蒙》;《困亨斋集》;《声音原始》。

岁辛未予从先生弥甥楚望求先生遗书,大半亡失。谨记其目录如右。

乾隆丁酉秋九月,在京师借周林汲编修本,携归录褔。戊戌正月十三日雨后记,补孟。二月壬辰朔校完。

又北京大学藏李木斋藏书 :

《王晓庵历法》有“扬州阮氏琅环仙馆藏书印”、“文选楼”、“木犀轩藏书”、“明墀之印”、“张鉴过眼”诸印。

《静嘉堂秘籍志》 :

《晓庵遗书》,题施国祁录抄三本。《大统律法启蒙》五卷,《律法》三卷,杂著《律策》一篇,《律说》五篇,《日月左旋问答》,《五星行度解》,《推步交朔》并序,附陈献可《戊子算法》。

《大统历法启蒙补遗》。吴江王锡阐寅旭氏著(抄本)。

《步气朔》

《步日躔》

《步月离》

《步五星》

《步交会》

《步四余》

《大统历法启蒙》。吴江王锡阐寅旭氏著。

此王晓庵先生所著遗书,计五册,先生算学冠当代。久为诸名宿推重,按《续畴人传》张秋水鉴跋先生书,乃震泽沈氏退甫举以相示,谓此书出而先生之遗书益显。又甘泉罗氏士琳以不得先生书为憾,姑附记以俟搜求。然则世所传者仅有先生《新法》六卷,金山钱氏曾刻入《守山阁丛书》内,此书当时已不多见,况经兵燹后流传益鲜。余得于城南方氏,吉光片羽,诚为至宝,他日倘得有识者,详加校阅,付诸剞劂,岂第从事于先生之学者得窥全豹,而先生之遗书不大显于海内哉。故急书之简端云。光绪十九年四月望日甬上董恩绶磬雨氏识。

惊隐社姓氏录

沈雪樵祖孝,苕上人。

朱不远明德。

祁金始子京。

金完城。

钮晦复明儒。

祁觐钟垣公。

颜雪臞俊彦,嘉兴人。

钮荪如綮。

祁宾王钦立。

朱载阳临,嘉兴人。

王肇敏锡阐。

叶桓奏去病案 :桓奏名继武,隐居唐家湖上。

钟琴侠俞,嘉兴人。

潘圣木柽章。

范梅隐去病案 :梅隐名风仁,苕溪人。

戴曼公笠,武林人。

金耳韶成。

陈雁宕去病案 :雁宕名忱,苕溪人。

戴耘野笠,吴江人。

吴曜庚在瑜。

归玄恭去病案 :玄恭名庄,国变后更名祚明,别字悬弓,号恒轩,又号普明头陀,昆山人。

钱础石肃润,无锡人。

吴融司南杓。

顾石户去病案 :石户即亭林先生,初名绛,后名炎武,字宁人,别号蒋山傭,昆山人。

程杓石棅,吴门人。

吴宁武金瓯。

陈皇士去病案 :皇士名济生,长洲人,为文庄公仁锡之子,亭林先生之妹婿也。

施又王諲,吴门人。

叶开期世侗。

吴东篱名宗潜,字方轮,卒后门人私谥贞毅先生。

吴匡庐珂,同邑人。

叶康哉敷夏。

吴南村名宗汉,字子仪,一字九畹,私谥贞孝先生。

周闇昭灿。

李北山受恒。

吴西山名宗泌,字邺仙,私谥贞确先生。

周机高尔兴。

王云顽礽。

吴北窗名寀,字京蕃,私谥醇节先生。

周其凝抚辰。

沈建芳永馨。

吴仲远名振奇,私谥贞简先生。

周安节安。

沈彦博泌。

吴日千名振远,号武夷,谥忠烈先生。

顾茂伦有孝。

沈石城嘉楠。

吴选闲名端震,谥潜介先生。

顾樵水樵。

钱铭颜重钟。

(此外吴炎文集中有惊隐社社启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