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在奶牛热应激的应用

2018-02-13 09:00侯小露黄雅莉黄金华
畜禽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肛温抗热产奶量

侯小露,黄雅莉,黄金华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7)

0 引言

热应激是指奶牛对高温环境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即在高温的作用下,奶牛对自身体温的调节能力降低,身体内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免疫力降低、乳汁的成分发生变化。在高温刺激的作用下,奶牛体内的温度提升,食欲降低,皮肤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繁殖能力降低,生病率和死亡率提升,非常不利于奶牛的正常生产。因此,为了确保奶牛正常生产,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奶牛的热应激问题,经过实践研究证明,中草药在防控奶牛热应激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1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的影响

1.1 热应激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经过实践研究证明,外部温度在22℃~25℃的时候,奶牛的产奶量将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外界温度达到40℃的时候,耐热性较差的牛奶会停止采食。处于热应激状态的奶牛,当体内温度超过39.2℃,呼吸达到80次/min时,奶牛的出汗量和饮水量将会降低,相应的产奶量也会减少。有学者研究证明,当温度达到很高时,酒精阳性乳发生率也会相应的提升。高度湿润的环境也会对奶牛产生严重的影响,因而,奶牛养殖的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

1.2 热应激对奶牛繁殖力的影响

有学者研究证明,高温环境对奶牛的怀孕率有着显著影响,温度为33℃~41.3℃时,奶牛的受胎率从61.5%降低到31%。另外,在出现热应激时,母奶牛的内分泌因素会发生失衡,甚至部分母奶牛出现内分泌紊乱的现象。

1.3 对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

奶牛在受到热应激源的刺激之后,奶牛的糖皮质激素会在一定时间内大范围的分泌,造成奶牛胸乳腺、淋巴组织等出现萎缩,导致奶牛体内抗体水平降低,使得奶牛的免疫能力大幅度降低。

1.4 热应激对奶牛消化率的影响

在生产实际中,影响奶牛饲料消化的因素很多,包含采食品类、饲料的质量、养分的组成、消化道的容积等。而这些因素也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大量研究表明,在热应激影响下,奶牛消化道的蠕动、食物的消化速度等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热应激期奶牛的采食量和消化率显著降低。

2 中草药剂对奶牛热应激的作用

2.1 中草药剂对奶牛热应激生产性能的作用

在温度的影响下,奶牛的直肠温度、呼吸频率、脉搏等3个生理指标因素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由此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经过试验研究证明,证明奶牛处于热应激时,奶牛的牛奶产量也会出现不同水平的降低。针对这个问题,在使用了中草药剂之后,奶牛的产量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奶牛的生产性能也得到了改善[2]。

2.2 中草药剂在热应激奶牛血液抗氧化酶基表达水平的作用

基于抗氧化酶和CAT对机体的抗氧化应激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CAT、GSH-pX、SOD共同形成了生物体内活性氧防御系统,在提升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增强身体机能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草药剂的使用能够提升热应激奶牛血液CAT和SOD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而提升奶牛的抗氧化能力。

3 中草药在缓解奶牛热应激中的应用

中草药制剂对高温或者热应激条件下的奶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研究证明,中草药添加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奶牛热应激作用,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有学者在高温环境下对奶牛使用不同剂量的抗热应激中草药剂,成分包含黄芪、金银花、仓术、甘草、石膏等。从实验结果情况来看,每头奶牛平均日产奶量比对照组增加1.88 kg,2.61 kg,2.83 kg,可见,中草药剂在提升奶牛产量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1 中草药剂对热应激奶牛肛温及其呼吸频率产生的影响

肛温是影响奶牛生理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感受热的重要指标,能够用来评估热应激影响程度。有研究表明给处在热应激状态的奶牛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奶牛的肛温虽然没有大幅度降低,但是在肛温达到39℃之后,奶牛的肛温不再提升。同时,在使用了中草药剂之后奶牛呼吸频率比之前的奶牛的呼吸频率低。

3.2 中草药剂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有学者在对奶牛使用了抗热应激中草药剂之后,奶牛的产奶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在对这类现象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中草药剂对奶牛起到了益气养阴、活血的作用,由此提升了奶牛的产奶量。

3.3 中草药剂对热应激奶牛血液指标的影响

有学者研究证明,给生产之后的奶牛喂食黄芪、甘草等抗热应激中草药剂之后,被喂养的奶牛血清达到了49.25 ng/mL,牛奶产量达到了13.33 kg/d,和之前的数据相比都有一定程度提升。而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在给热应激奶牛使用了中草药剂之后,奶牛的血清皮质醇和之前相比有很大程度的降低。

中草药剂的成分比较复杂,在使用的过程中难以有效确定其中的物质含量。因此,目前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奶牛血液抗氧化指标。抗热应激中草药剂主要是通过提升机体的抗氧化水平来提升奶牛对热应激的抗性[3]。

4 结语

动物机体一般通过传导、对流、辐射、蒸发等方式来进行散热,但是在高温的环境下,机体的主要散热方式是蒸发散热。在较高的环境下会出现外源性热应激。奶牛主要是依赖外周血液的循环来达到散热的目的,从而有效阻止体内温度过高现象的发生。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热应激综合征以实热证为主,在发展过程中热应激源的强度不断增强,进而导致功能衰竭出现死亡。因而,需要借助中药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来增强奶牛对高温的适应能力,从而增强奶牛的免疫功能,缓解奶牛的热应激反应。

猜你喜欢
肛温抗热产奶量
“退热六法”对不同月龄幼兔退热效果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SiCf/SiC复合材料涡轮导向叶片的抗热冲击性能研究
荷斯坦牛产后前7 天日产奶量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地区牧场案例分析
Al2O3抗热震陶瓷的研究进展*
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抗热裂性研究
冬季奶牛多产奶有啥法儿
荷斯坦牛各胎次产奶量规律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一例成年澳洲种用母羊驼空运途中严重受伤后的救治
等春天
平腕立指手法对热证家兔模型肛温及血液白细胞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