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在大学生个性化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及其实践研究
——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

2018-02-25 01:11王晶晶吴汉东于小磊白丽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9期
关键词:创新力食品质量导师制

王晶晶 吴汉东 张 振 于小磊 刘 崑 白丽娟

(锦州医科大学 辽宁锦州 12100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加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以提高教育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力是高等教育培养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大学生人群个性化差异显著,思维模式趋于成熟。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阻滞学生个性发挥和创新力形成的主要障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提出,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并确定了逐渐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广度和深度来扩展教育资源的多样化和学习途径多样化。在此背景下,我院近三年来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三个专业尝试了导师制的教育管理制度,实践表明食品专业实施导师制对学生个性化和创新能力培养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一、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创新力培养的辩证统一关系

创新力是个人以及国家民族的核心竞争力。著名企业家亨利·福特在上世纪就意识到“不创新,就灭亡。”所谓“创新力”指在人的主观作用推动下所产生的以前没有的设想、技术、文化、商业或者社会方面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确创新力萌芽于创新意识,形成于创新思维,付诸于创新实践。创新力的这一客观形成发展规律决定了在高等教育阶段,创新力培养应着重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著名的数学家周海中认为“没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有学术创新。”创新性是个性化的表现形式。个体只有保留其个体特征,才能在外界干预下,激发其个性化思维的产生,如果这种思维是“以前没有的设想、技术、文化……”,创新力便产生了。因此,尊重、保留和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是创新性思维养成的前提,也是创新力形成的必要条件。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中要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将个性化培养与创新力培养相结合,捋顺个体教育与整体教学体系之间的关系,在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模式、师资资源和教学资源等几方面进行统筹,以达到预期成效。

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分析

食品专业是一门极具创造力的应用型学科。2014年教育部下发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规范”指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食品企业生产经营相关活动,能够在食品安全监督检测机构从事检测和管理工作,能够在科研院所从事技术研发工作。因此本专业培养的是集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于一体的应用型人才。从课程体系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是横跨化学、生物学、医学、工程学的一个学科。这种学科跨度可以促进学科间的融合,衍生出新的差异性思维。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差异性是个体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差异性越大,企业和个人的竞争力就越强。从另一个角度,个性的培养利于拓宽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可以根据自己的优点和喜好选择未来就业。因此,从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上,保持学生个性化特点不仅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也利于学生未来就业,拓宽本专业的就业维度,利于本专业和学生的发展。

三、导师制实施的重要意义

高校的教育体制、教学模式决定了创新性思维培养和形成的质量。虽然近几年来,高校管理体制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高校管理行政化等问题。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是限制学生创造力形成的主要原因。这种教学模式弊端如下:忽略学生个性化述求,师生缺乏信任和了解;创新力培养没有与教学结合起来,创新力培养相关机制尚未形成,学生缺乏个性化发展的土壤,教师未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对学生指导有限,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制应运而生。导师制是一种教育管理制度也是一种培养模式。通过师生互选,导师对学生的大学教育阶段给予思想道德、学业、实践、思想等个性化指导。导师制构建了大学生个性化成才的空间,赋予了学生创新思维形成和创新性活动开展的土壤。

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施导师制的措施与效果

1.建立师生共同成长双向考核激励机制

从入学开始学生“打包”到教师名下,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毕业实习、论文指导均有导师全程参与指导。在学校和学院层面,积极探索导师制实施配套机制。在教师职称评比、年底考核政策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到导师这个新的角色中。同时,在学生层面,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与奖学金相挂钩。

2.多元化“导师”队伍

为了提高教师实践力,了解企业生产现状,学院实施全员分阶段进行企业实习,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体系以及人才的需求。同时引入企业优秀人才为学生实践导师,共同指导学生,促进学生实践力的提升。

3.产学研结合提升学生就业率

学院秉承“科研教学互相促进”为宗旨。积极提供创新创业类活动平台和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创新性实践活动中。不断拓宽实习领域,我院的实习生在用人单位得到了广泛认可,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留在这些单位和企业工作,有力提升了我院的就业率。

结语

虽然高校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摇篮,然而社会也需要提高大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的大环境。企事业单位要为大学生提高成长的空间和机会,注重用人单位本身对人才入职后的培养,而不是将体现创新力的岗位全留给研究生去担任。这样不仅是对人才的浪费,也会把高校大学生引入注重高学历、低能力的误区。

猜你喜欢
创新力食品质量导师制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
标准化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国家创新力
食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及对策
基于产业链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创新力不足导致国产手机再遇寒冬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