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思考

2018-02-26 07:49广西南宁市奥园小学530000张秀汇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0期
关键词:屎壳郎教师应笔者

广西南宁市奥园小学(530000)张秀汇

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地意识到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可以说,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相辅相成、彼此融合,共同构成了语文教育的内蕴。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怎样将生命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呢?

一、将生命教育融入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主要包括对课文提出质疑和搜集相关的资料两个方面内容。

(一)在质疑中彰显生命教育

“疑”是学业进步的动力。换而言之,提问是创造性思维的源头。只有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学生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引导他们在文本的关键处、无疑处、易错处、重点处、难点处进行提问。在解惑答疑时,教师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渗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样,在解决学生疑难问题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使他们获得对生命的深刻认识。

比如,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时,一个学生向笔者提出问题:“什么是跨越海峡的生命?生命是怎样跨越海峡的呢?”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考,笔者并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读、细读。同时,引导他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交流和碰撞中,体悟到课文主人翁无私奉献、甘于牺牲的精神,体会到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

(二)将生命教育融入信息收集的过程

当前,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作为一个综合性学科,语文兼具社会、自然、哲学等学科的特性。作为社会中的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并对此做出理性的判断。因此,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前,让学生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能够达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

比如,在教学《生命的药方》时,笔者通过预留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利用各种渠道了解并整理关于艾滋病及其传播途径的信息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对艾滋病患者的生活和痛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获得对生命的深刻认识,而且学习能力、动手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二、将生命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道”是灵魂,是精髓。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寻“道”、悟“道”,学会为人处世之道。

(一)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作为一篇记叙性的文章,《妈妈,我们要活下去》表达了母子之间的深情。文中刻画了一个勇敢坚强、富有责任心的小男子汉的形象,向读者传达了一种生命的张力。在教学这篇文章时,笔者以“‘妈妈,我们要活下去’这句话是谁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一问题,作为本课教学的开始,并让学生带着这一问题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虽然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但受认知水平、思维能力的限制,他们并没有将事情的发展过程考虑在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做好指导工作。因此,笔者引导学生按照主次顺序对关键句子进行提炼,并适时引入了事物发展过程和规律的相关知识。这样,在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句——“妈妈,我们要活下去”的同时,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念。

(二)加深对段的理解

对文章段落的理解,是领会文本思想情感的重要途径。比如,在教学《小鸟,请原谅我》这篇课文时,笔者首先通过对第一节的领读,向学生抛出了问题:“小鸟这么可爱,却因为‘我’的过错失去了生命。‘我’心里的感受如何呢?”随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自读,想象小鸟给人带来的乐趣,感受作者的心理变化,从而渗透善待生命的理念。

(三)品味课文,领会道理

文章的遣词造句都是为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要想对文章的思想、主旨形成明确认知,就要品味课文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始终十分重视对教材的挖掘,力求以重点内容为切入点,以“文眼”为着眼点,引导学生逐层剖析课文、理解课文,从课文中学“道”。

比如,在教学《慈母情深》的过程中,笔者紧紧围绕文中的四个“立刻”,让学生感受一个虽然被生活、家庭的重担压迫,但还是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愿望的母亲形象,让学生体会到亲情的无价和母爱的伟大。

三、将生命教育融入课外拓展

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利用课外阅读、读后感、社会调查等课堂延伸活动,深化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比如,在学习《开国大典》一文后,因为学生对党史知之甚少,因此笔者组织学生观看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史的相关视频,让他们了解我党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使他们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进行思考,意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更加热爱今天的生活,对生命的认识更加深刻。

四、将生命意识融入写作教学

余秋雨先生曾经指出,从本质上看,作文是生命间的沟通和表达。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对传统的写作教学进行反思,将生命教育融入写作教学中。写作是作者用他们最鲜活、最富于激情和个性的生命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情感、观念等的一种活动。因此,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写作抒发情感、记叙生活、传达生命意识是写作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跳出原有的教学思维,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生内在情感、看法的真实表达上来,并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关注生命、思考生活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能力

从教师层面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基础,因为这样能使学生张扬个性,让他们更乐于展示自己,从而认识自己。在面对学生时,教师不应扮演“指挥官”的角色,而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对学生自我管理、发展、选择、决断的权力给予充分的尊重,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

(二)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

笔者曾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组织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看电影,谈启发”的活动。首先,让学生观看了一部名字叫作《微观世界》的法国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是屎壳郎。在生活中,屎壳郎遭遇了许多困难。它要滚动的粪球体积几乎相当于它的身体,而前进的道路十分坎坷,有各种各样的障碍物。如果天公不作美,它还要面临大暴雨的威胁。随后,笔者要求学生从“热爱生命”的角度,将自己观看这部纪录片后的感受写成作文。有一个学生这样写:“和屎壳郎先生一样,我也遇到了对别人来说微不足道,但对我来说却难以逾越的困难。屎壳郎先生前行的障碍是一根细小的树枝,我前行的障碍却是一道数学题。屎壳郎先生最后取得了胜利,我发自内心地为它感到高兴。我相信,我也将和它一样,打败学习上的拦路虎,成功地达到目的……”

如何将生命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考生命、探索自然的能力,指引他们走上实现生命价值的道路,对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不可否认,将生命教育融入语文教学的路径并不是单一的。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机渗透生命教育,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让他们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从而达到“传道”和“授业”相统一的目的。

猜你喜欢
屎壳郎教师应笔者
老师,别走……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屎壳郎推粪大作战
屎壳郎为什么倒着滚粪球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两只屎壳郎
虫虫攻略之“屎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