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下阿细跳月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2018-03-04 23:45刘武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18期
关键词:传播方式人际舞蹈

□ 刘武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1、“阿细跳月”的定义和起源

“阿细跳月”是彝族人中的一个分支——阿细人的一种民族特色舞蹈。这种舞蹈存在很久了,从各种有关文献和阿细人的传说可知,“阿细跳月”起源于古人类时代。关于这种民族舞蹈的起源传说有很多,但是说法不尽相同,不过有一点是不变的,所有的关于“阿细跳月”的传说都与“火”有关。“阿细跳月”也叫“阿细跳乐”,阿细人称其“高斯比”,意思是“高兴地跳”。

2、“阿细跳月”的传播过程经历的时期

“阿细跳月”的传播过程中大概历经了三个时期:

(1)第一个时期:

跳乐,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场地一起舞蹈,动作非常简单,迈步击掌时都适当程度地蹲一下,迈一步击一次掌,这动作穿插在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的模式中。

(2)第二时期:

刚开始只单脚小跳,一圈跳完,换另外一只脚来跳,表现了阿细人音乐独特的关键音律;然后开始排跳和圈跳共存的模式,一边跳舞一边演奏乐器,女性舞者两只手在腹部前每个节拍跳一次,同时拍一次掌,每二十拍的最后四拍用手抱住腿同时转身,男性舞者可以转身也可以不转身,这就是现在的阿细老人舞。

(3)第三时期:

也就是阿细青年舞。大约在解放战争时期,阿细青年对阿细跳月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他们由原本的单只脚跳换成了双脚跳,而且加快了舞蹈的节奏。男性舞者中有一个人带领队伍吹口哨,剩下的演奏乐器,女性舞者则面对面击掌。这一时期的舞蹈风格粗犷大胆、豪爽欢乐,很有感染力。

3、“阿细跳月”的传播方式及方式的特点

(1)人际传播。

特点:更加主动

“人际传播”,也叫作人际沟通,是传播学中的专业术语。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人际传播的广义是人们之间信息传播的共同分享与沟通交流,比如人内传播和组织传播等公众媒体传播以外的传播方式。“阿细跳月”属于狭义的人际传播,意思是指传播者与被传播者在面对面的方式下,采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的形式进行讯息交流。

四十年代之前,“阿细跳月”本身的传统意义就是在阿细青年之间恋爱时求爱和表达爱意的一种方式。在人们之间的互相相处交流中,这种人际传播方式的传播作用十分明显。四十年代之后,“阿细跳月”的人际传播的目的就变为了传播阿细人的文化。

现在,跳“阿细跳月”的人中除了阿细人以外,也有很多游客在跳。由于阿细人之外的人和本族人交流的相互融合,如今通过“阿细跳月”来寻求恋爱伴侣的阿细青年已经很少见到了。

(2)组织传播。

特点:更加规范

如今,“阿细跳月”的传播方式已经不再是从前的人际传播,而是被组织传播所替代,组织传播现在成为了“阿细跳月”的主要传播方式。这里的组织传播为狭义,意思是所有人分工做不同的工作,来实现大家共有的目标。

四十年代后,“阿细跳月”开始在云南省内外参加演出。八十年代初,阿细的村民自己分别组成了儿童舞蹈队、青年舞蹈队、老年舞蹈队,不过村民并没有仔细地去分工,也没有建立一个清晰的目标,也没有一个共同的领导来有体系的带领和管理村民们。

改革开放实行以后,第一家云南的音乐餐厅是第一个为了继承、传播、发展“阿细跳月”这种中国民族传统舞蹈的独立单位(这个单位也是一个社会群体)。2000年,阿细跳月协会和阿细跳月艺术团正式成立,目的是为了传播和发扬“阿细跳月”。之后,阿细跳月艺术院成立了一个公司,是一个盈利性机构,名称叫做“弥勒福地跳月有限责任公司”,这个公司只有二十人,有公司关于管理方面的章程,也有明确分配的各种职务,前台、工作办公区、后勤、财务以及其他部门和方面的管理人员都很齐全。进行表演的场地就在弥勒县文化馆,这个公司还与弥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起合作。除了这个公司,其他的一些民间团体也渐渐正规起来了,这些团体在它们自己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规定和管理。

(3)大众传播。

特点:成为主流

随着近几年举办关于“阿细跳月”舞蹈的文化节、祭祀节日时以及在一些当地小镇上,公众视线对“阿细跳月”的关注力度已经逐日加深。除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以外,在举办“阿细跳月”主题传统节日的现场,还专门设有让媒体签到的签到处。

(4)人内传播。

特点:开展方式组织化

当地的各个村落的村委会会定期举办与阿细民族文化有关的讲解活动,对当地村民讲解阿细文化,目的是为了让阿细村民对于一些民族文化的定义之类的概念再头脑中得以清晰化。除了讲解部分之外,还在墙上粘贴与阿细文化有关的海报之类的宣传物,让村民们来好好学习。伴随中国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的实行和推进,阿细民族的村民已经在社会的带领下熟悉了怎么面对外界的游客和大众媒体,渐渐地,几乎每个阿细民族的村民都对他们自己民族本身的传统文化了解得十分透彻。但是现在的阿细村民之所以如此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不再只是因为其传统的人内传播方式,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演变成了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这种传播方式。人们开始用手机搜索有关阿细文化的信息,以此来加深、加固村民对自己民族本身文化的理解和观念。在这个信息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信息的媒介个体。

(5)网络传播。

特点:更加便捷

近些年我国人们最常用的社交通讯软件工具,即微信,在上面已经有两个关于阿细文化的公众号,一个叫“快乐阿细”,另一个叫“多彩西一”。除了上面所提到的两个公众号以外,可以搜到的类似公众号还有弥勒可邑小镇、弥勒可邑小镇景区、云南微生活等。

网络传播的方式有着十分便捷、全面、开放、广泛等等特点。在现人的生活中,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资讯。现在,网络传播已经打破了以往传统传播方式的格局,人们想要了解什么就可以去网上自主搜索,得到需要的信息。

4、“阿细跳月”传承和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问题

在对一个非常有名的阿细民族文化村落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年轻一代的人对“阿细跳月”这种舞蹈的学习少之又少,于是会“阿细跳月”的人越来越少。虽然如此,阿细村落的村民对此毫不在意,村民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极有可能失传的后果并未感到丝毫担忧,也没有传承自己民族文化的责任意识。

4.2、原因分析

(1)由于求偶的途径增多弱化了“阿细跳月”在婚恋方面的传统优势。

阿细人的婚姻和恋爱一直追求的是自由化。他们的一种民族特有的婚姻习俗就是通过“阿细跳月”来寻求伴侣,然后如果恋爱之后,到了一定程度,双方对彼此的关系和感情稳定或满意了,就告诉双方的父母,最后结婚。但是现在时代变了,年轻人都与以往不同了,阿细民族的年轻人亦然如此,他们结识另一伴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认识的人介绍,也可以通过工作过程中来认识配偶。由以上这些方式寻求来的伴侣大多不是阿细人,甚至还有其他国家的人,所以现在的阿细年轻人没有以前那么多充足的缘由来学习“阿细跳月”。

(2)“阿细跳月”的难度太大,跟多阿细小伙儿很难学会。

“阿细跳月”本身难度就较大,不过对于女性来说还算简单一些,只是协调好步子和击掌就好了,但是对于男性来说就难度很大了,他们要抱着几十斤的乐器,要演奏,还要节奏与其他人一致,这两个动作很难同时进行,学习这个,没有个一年半载是学不会的,所以没有抱着很大一份热情与决心是很难学下来的。

(3)现代年轻人精神享受日益丰富,“阿细跳月”不再是一种娱乐性很强的活动。

以前的年代信息很闭塞,没有很发达的资讯传播工具,阿细村落与外界的信息几乎没什么交流,阿细人的娱乐活动非常少,所以“阿细跳月”是阿细人最主要的一种娱乐方式。但是,随着时代的演变,人们的娱乐方式渐渐增多,“阿细跳月”就不再是阿细人主要的娱乐活动了。

(4)人们接受教育的时间增多,减少了学习“阿细跳月”的时间。

如今,很多年轻人在外地甚至外国上学,也有人在外面常年工作,有的人上完学之后会选择入伍,如果有人退学了也是去外面打工,所以阿细村落里的年轻人很少。另外,人们现在上学的时间都很长,而且学校也没有设置学习民族文化的课程。

5、应对“阿细跳月”传承和发展中的困难的解决对策

5.1、政府采取的解决对策

八十年代,就举行过一些运动会,其中就有举行“阿细跳月”的比赛。九十年代,为了建立“民族文化大省”,政府既想宣传“阿细跳月”,又想把“阿细跳月”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从而发展旅游行业。考虑到大家对“阿细跳月”的传统情怀和热爱,所以就举办了当地小镇第一届“阿细跳月”的比赛。另外,政府把1998年4月8日定为了一年一度的“阿细跳月”节。之后,还在“阿细跳月”的比赛中设立了名次的奖金,所以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5.2、阿细村落采取的解决对策

阿西村落建立了阿细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村,并开始接待旅客,包括带旅客参观村里的景色,欣赏特有的民俗歌曲和舞蹈,品尝村里的有地域特色的饭菜。让旅客欣赏的歌舞就是“阿细跳月”。他们也经常外出进行“阿细跳月”的表演。而且表演者会有一定的表演补助,而且对于表演者来说还能接着表演机会多见见世面,这些优势非常能吸引年轻人,给他们带来很大的跳月的动力。

6、结语

总而言之,“阿细跳月”一直不断地继承、传播与发展,它属于中国的一种重要的、特色的传统文化,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在如今的时代利用我们这个时代的特有方式继续发扬 “阿细跳月”的文化。

猜你喜欢
传播方式人际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舞蹈课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自媒体”与“把关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法律问题
民生新闻采访中的人际互动心理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方式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